寄生者 第6期

时间:2022-07-23 07:41:26

顾冬生开的这类小公司。只能依附大公司才能生存,一早就被注定了命运――寄人篱下,逆来顺受,还得看对方愿不愿意跟你玩下去,因为人家才是制定游戏规则的人。

第一回合

顾冬生收到华艺光学的律师信时,脑海一片空白。

自己一介良民,胆儿小着呢,上大学逃课都要经过思想斗争,开个维尔光学仪器公司从不敢偷税漏税,现在要被告上法庭。上法庭啊,可不同吵吵嘴、抡抡胳膊,那可是大事件啊。

空白过后,顾冬生才想起了,我这也是久走夜路必撞鬼啊。话说顾冬生的维尔光学开始只做普通光学仪器。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只能低价销售,加上公司小,营销网络也铺不开。

转机来自顾冬生在网上注意到有人发帖。说一家小公司一一华艺光学生产的一种特殊光学仪器附带特别的小软件A怎么怎么好。顾冬生立刻去试用了一次,感觉不错。

顾冬生又是科班出身,手痒之下竟然在对方软件A的基础上捣鼓更新更方便的小软件A+。他把A+放到网络上供网友下载使用。在众网友的一致认可下狠狠得意了一把,一扫自家公司半死不活的窝囊气。

灵感也在这时降临了。靠这个升级版软件,顾冬生公司便能吸引更多的人订购与之配套的光学仪器,这些光学仪器可就价值不菲了!由于下载人数多,一家知名的绘图软件公司前来要求合作,准备在A+里附上一个可以选择安装的广告插件,每有人下载一次A+,软件公司就付给顾冬生一毛钱。

顾冬生就这样时来运转了。他也不是没担心过盗版啊侵权啊的问题。可没到眼前的事情,发什么愁呢?源源不断的进账才是真实的。而且半年不到,又有6家公司在A软件基础上修改出来了4、5个升级版本,顾冬生长舒了一口气,大有法不责众的侥幸。

就是在这个时候,华艺的律师信如当头一喝棒,把顾冬生打醒了。

顾冬生硬气不起来,他一脸和善地接待了前来交涉的华艺的法律部部长,敬烟、上茶、找话题活跃气氛、陪酒陪饭赔笑……人家却冷着张脸,就是一个宗旨:要么签下保证书。保证今后绝不在A软件的基础上进行盗版研发并传播盗版软件。要么就对簿公堂。

早输了气势的顾冬生老老实实签了保证书,原因很简单,自己的公司还禁不起上法庭的折腾,而且自己还真拿不出什么证据证实自己没有侵权,没有牟利。

事后一个业内的哥们儿告诉他:“你傻吧。华艺自己就一个破小公司,告谁啊,它自己就拖不起。现在还有两家软件没撤的,你看看有事儿没?就是看到你们的广告收入眼红了,吓住了,华艺就赢了。为什么不真上庭?华艺一方面借这次的事炒作,一方面还留着地步以后跟你们打交道。鬼着呢!”

顾冬生不想多谈,自认倒霉吧。反正A+从网络上消失了,公司又回到了冷冷清清的状态。不过顾冬生仍然没有放弃软件的研发,一方面是希望自己能研发出一种全新的软件打败华艺,另一方面心里还有一点华艺“开禁”的希望。

座上嘉宾

那位哥们儿还真说对了。差点闹上法庭的冤家不但握手言和,顾冬生还成了华艺的座上嘉宾。

顾冬生收到第一份律师信的半年后一一当时市里开了一个中小企业座谈会,顾冬生刚好和华艺光学的市场部部长邓力坐了邻桌,邓力三十来岁,中等个子圆脸细眼睛,说话非常和气。看到顾冬生的名牌,笑呵呵过来握手:“呀,亦友亦敌啊,不对,是竞争关系才是。”

又说:“其实我很佩服你们的研发速度,我自己就用那个A+,比我们的好用多了。其实没必要赶尽杀绝,大家联手发展多好,现在竞争这么激烈,我们自己先抱成团做大嘛。但是法律部那群死脑筋,就死盯着维权维权,公司都死了,还维什么权啊?”

此时市经委主任在上头念稿子――《关于重点扶持本市高科技行业中小企业路线图》,念到“鼓励中小企业联合、合作,抱团发展”时,邓力冲顾冬生眨了眨眼睛,笑了。

顾冬生觉得有点意思。

果然,不到半个月,邓力打来电话:“我们老大同意了我的观点,先做大蛋糕,再谈分钱的事情。现在正好有个很好的合作机会……”

顾冬生等了那么久终于等到这天,当即就答应:“行,来细谈签约吧!”

网站琐事全盘搞定那天,两家公司的相关工作人员一起开了个小小的庆功会,华艺的大老板袁和亲自到场。同是工科出身的袁和拍着顾冬生的肩膀:“后生可畏啊,后生可畏!”

顾冬生看着这差点把自己掐死的对手,心里明白,由于某国外巨头加入战团,华艺的利润已经大幅度缩水了。只有更多国内的用户先用惯了A软件,华艺的光学仪器才能有销路,同时习惯性地排斥国外的仪器和软件。而自己的A+在功能上更胜一筹,在某些小圈子里还拥有极高的美誉度,这样的联手,华艺不但获得了免费宣传A软件的机会,节省了大笔宣传推广费用,还能收获一笔小钱――网站上下载A+的广告收入。

似还是紧紧地握住对方的手,貌似诚恳地说:“袁大哥多提携,多提携……”

邓力又不失时机地举杯:“合作愉快!”三只酒杯碰在了一起。

第二年年底,顾冬生更是笑呵呵地接受邀请,参加了华艺光学集团的成立仪式。仪式上,袁和宣布顾冬生成为华艺集团的荣誉顾问之一。袁和亲自请顾冬生上台,把一本烫金字的聘书放到他手里,台下闪光灯闪得顾冬生睁不开眼。

事后拿到照片,顾冬生看见自己笑容灿烂。那是当然,自己的维尔,借着华艺的东风,已经攻占了本市光学仪器市场的25%左右,而且正在向全国进军。而维尔本身的宣传推广费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而且,会后袁和与顾冬生又单独谈了话。姓袁的老狐狸露了点口风,似乎有让顾客生成为华艺的合伙人的意思。技术入股嘛。顾冬生不好多问,免得显得自己得寸进尺、急功近利。可是窃喜是免不了的,背靠大树好乘凉,华艺这棵大树可比维尔这小公司可靠多了。

变脸

顾冬生“转正”的希望时隐时现,每当A+升级成功或者又有什么突破时,那希望就朝顾冬生闪烁下光辉,过了那一阵,又冷下来了。这样不知不觉就两年过去了。

不知是不是顾冬生被合伙人的梦想撩拨得坐立不安,而无暇顾及其他,他没有发现华艺已经在转型了。除了市场上流行的A软件系列光学仪器,华艺已经模仿外国的高精尖产品,生产出了更多的光学产品,并逐渐扩充了A软件的容量,将自己的仪器产品成套地与A软件的新功能接轨。现在的华艺已经不是当初的小企业,而是全国知名的大型企业了。它有了新的利益增长点,以及自身成熟的营销网络,不再需要A+的助阵,也不允许维尔这类小公司分一杯羹了。

这时顾冬生又将面临什么呢?

官司!

当然是官司。

顾冬生这次是从那位法律部部长手里接过的律师信:在华艺公司的网站上撤下

A+,不在其他地方传播,停止一切侵权活动。同时华艺还保留对其会司造成损害的诉讼权利。

顾冬生嘴角的火泡已经长了好几天了,他心里那个气啊,你华艺不是过河拆桥卸磨杀驴吗?哦,现在知道维护知识产权了,你当初干嘛去了啊?为了跟外资斗,利用我们一下,现在外资被斗跑了,就立刻翻脸,还直接捅刀子,一点儿余地都不给人留,这什么人啊?还不如当初就打直接官司呢!

打官司?打就打!签合约可是你华艺自己上赶着来的,又不是我逼你,这维护知识产权的幌子能不能打还在两可之间呢!不过,冷静下来,他又很快放弃了这样“血气之勇”。这个认定过程太长了,自己拖不起。

顾冬生想跟袁和私下聊聊,探探对方的底。可是电话打了无数,座机秘书一概挡驾,手机打通了,袁和说:“朋友归朋友,生意归生意嘛。咱们先把公事解决好了再说。”退而求其次,顾冬生想找邓力疏通一下,邓力却永远没空,最后干脆就明说:“我还是华艺的部门负责人,还要在华艺领钱养老呢,顾大哥你放过我吧。”

狗屁的朋友!一群衣冠禽兽。顾冬生更怒了,但思来想去,这就跟打仗一样拼的就是实力,自己的家底,连华艺的一半都不到,只有合作,哪怕变成华艺的打工仔,也得挺过这一关再说。

最后,在顾冬生一步步退让下,签订的新合作协议如下:不但维尔在华艺网站上的广告收入归华艺,在其他地方的下载广告收入归华艺,维尔公司的利润也要分给华艺一部分。同时,如果维尔要新的与A软件相关的光学软件,需经过华艺首肯。

顾冬生仰天长叹,整个一不平等条约啊!

柳暗未必花明

顾冬生想透彻了,华艺敢随便卡自己的脖子,就是因为自己这A+软件不管怎么升级,都没脱了A的旗号。顾冬生算了算账,虽然利润的大部分要“上贡”给华艺,但是照现在的生产量,剩下的利润仍能保证研发组的攻关经费。他用妻子的名字注册了新公司“德康”,只要新软件研发成功,顾冬生就会准备慢慢抽出资金,抽调人手,让维尔自然死亡,彻底断绝与华艺的关系,然后反戈一击!

正在新软件眼看成功的关键时候,他收到了法院传票!

“你个破华艺,反反复复,小人!”顾冬生一拍桌面,“掌风”把传票扫得飘起来,又晃晃悠悠掉地上。是哪里出了岔子?是华艺知道了自己另立山头?是最近风传某大公司看中了德康而引起了华艺的注意?

顾冬生知道,这次是没有任何回旋余地了。顾冬生不肯认输,不过一个官司缠身的小公司就算打赢了官司也等于输了一维尔群龙无首,产品问题频发,唯一下场就是宣布破产,拍卖资产抵债了。顾冬生没有资本东山再起了。

在等待终审的漫长过程中,顾冬生终于等到了一个好消息。以前风传的某大公司要和德康合作的事竟然不是谣传,对方的谈判代表已经找上门来了。

顾冬生并没有对这次合作表现出激动和向往。他茫然地看着对方那显赫的名头,齐大非偶,会不会又遇上一个华艺?又是一场身不由己的游戏?

可是,他有其他选择吗?

上一篇:电话里的神秘公司 下一篇:算出来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