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涟水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时间:2022-07-23 06:54:54

浅析涟水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国家、江苏省先后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纳入了法制化管理的轨道。近年来,涟水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得到了全面加强,一些质量安全突出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全县没有发生一起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农产品质量安全整体水平呈现不断向好的趋势,2013年全县蔬菜等主要农产品监测合格率达98.8%,比2012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获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考核二等奖。同时,由于一些客观方面原因,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情况与现代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要求相比,还有差距。现就涟水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与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有效开展

1、加强组织领导。县农委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各乡镇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均调配了2-3名专业技干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重点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培训、农业投入品监管、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生产环节质量安全的日常巡查等工作,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落到实处。

2、落实专项工作经费。向县财政争取每年安排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工作经费9万元,有力促进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有效开展。

3、开展普法宣传。以“走进直播间”(896政风行风热线)、“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农业实用(专项)技术”培训工程、“科技入户”等活动为载体,采用普法宣传车、悬挂横幅、举办培训班、张贴挂图、发放资料等形式,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与《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宣传力度,向广大群众宣传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用药施肥、农业标准化种植、放心农资选购等知识。向生产者和经营者宣讲相关法律法规,增强学法、知法、守法自觉性。对规模种植基地(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食用农产品企业印发《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60问》等宣传手册5800余册,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明白纸4万余份,增强他们自觉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法律意识。

二、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培训,建立健全制度,从源头上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1、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培训。全县共举办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培训班19期,对500余个农资经营户(店)和蔬菜专业合作社、规模种植大户(基地)的负责人进行轮训。同时深入农村宣传。组织县农民讲师团百余名技术人员到乡镇进村入户进行宣讲,覆盖到全县所有乡镇、行政村。大力引导农民科学选购使用农业投入品,从源头上把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关。

2、建立各项制度。县农委制定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考核办法》、《涟水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十项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举报投诉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制度》、《涟水县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制度》以及《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规范性文件,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在该县的有效贯彻实施。

3、采取责任追究制。县农委与各监管成员单位和各乡镇农产品监管站签订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责任书,全县农资经营店(户)都与县农业行政执法大队签订了“种子守法经营承诺书”和“全面禁止销售高毒禁限用农药目标责任状”;蔬菜等食用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向农委递交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形成了完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体系。

三、开展专项整治,强化检验检测,从监管网络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1、开展专项治理行动。以排查禁用农药为重点,依法打击各类非法经营假劣农业投入品的行为。全年县农业行政执法大队共出动执法人员近680人次,对全县32个集镇500多个经营户(店)进行了拉网式专项检查,对违法经营单位责令整改或立案查处,共立案查处案件8起,其中种子案件5起,农药案件2起,肥料案件1起,涉及金额2.26万元。抽检送检种子样品7个批次,抽检送检农药样品10个批次,抽检肥料样品4个批次。今年“全省蔬菜农药残留例行监测”共抽检我县6个批次180个蔬菜样品,检测合格率为98.9%。县农检中心全年开展蔬菜农残速测样品300余个,检测合格率达99.5%。截止目前,全县未发生一起因食用农残超标蔬菜而导致的中毒事件。

2、加快县级农产品质检站建设。已新建化验室280平米,投资100万元添置恒温箱、离心机等化验、监测设备也正在采购。各乡镇农产品监管站也都将结合“五有”乡镇农技站建设设立化验室,开展蔬菜农残的速测工作。加大对检测人员检测技能的培训与考核,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有效开展。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涟水县虽然在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与《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上取得了一定实效,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不完善。农产品质量监管人员管理体制不顺、人员老化、人员配置不合理,且现有设备不足和落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难到位。

2、县农产品质检站建设进度缓慢。地方财政配套资金不到位,建设地点迟迟得不到落实,质检站建设一直还滞留在纸面上。目前检测中心只能开展果蔬的定性检测,不具备开展定量检测的能力和条件。包括设备、人员、经费、实验室条件等等。

3、财政投入不足。目前质检站建设的硬件投入尚缺口100多万元,每年购买检测试剂,开展检测、例行监测和监测监管等运转经费还要20万元。乡镇一级基本没有建立农产品农残快速检测室,没有检测人员和设备。

五、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的建议与对策

1、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采取以案说法等灵活生动的形式,大力宣传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健康消费知识,不断增强全社会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认识,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

2、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把法律精神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技术要领统一起来,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队伍的综合素质,提高执法水平,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3、进一步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打联动。开展打击违法经营甲胺磷等5种禁用高毒农药、普通农药中非法添加高毒农药和违法违规使用禁用限用农药的行为;加大对蔬菜中农药残留的例行抽检力度,确保蔬菜农残检测合格率96%以上;建立农资购销货记录档案和农产品生产记录档案,实施全程监督和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加大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确保广大消费者吃的“放心”、吃的“安全”。

4、建立健全县乡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体系。主要是建立和完善县、乡两级监测机构,充实力量,增加人员,配套设备。争取地方财政和国家对县农产品质检站的建设投入,将县农产品质检站早日建成综合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同时利用“五有”乡镇农技站建设的契机,抓好乡镇农残速检室的建立。并督促食用农产品生产企业、蔬菜专业合作社、规模种植基地(大户)和农贸市场建立农残速测点,积极开展自检,实施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推进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上新台阶。

5、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和“三品”认证工作步伐。重点抓好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强化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今年底确保全县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总数达120个以上,绿色食品2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面积达到142.9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154.53万亩的92.5%,为全面提升涟水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打下坚实基础。

上一篇:信阳市平桥区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及对策 下一篇:不同时期的玉米倒伏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