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培一体助教师队伍特色发展

时间:2022-07-23 05:05:51

研培一体助教师队伍特色发展

林甸县幅员面积3503平方公里,下辖4乡4镇3个林牧苇场,83个行政村,总人口27万人。林甸县有各级各类学校74所,教职工2336人;在校生21551人。近年来,全县教育业务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省教育学院、市教师进修学院的指导下,充分整合资源、实现研培一体,开辟了一条全县教师的特色发展发展之路。下面,就林甸县教师进修学校研培一体化工作的整体过程进行简要汇报。

一、冷静分析所引发的教育思考

2008年,学校新班子上任以后,首要的任务是开展调研。通过对教师进修学校内部与外部的走访、座谈和查阅档案资料,我们发现了很多问题。经过认真梳理我们认为,给我们工作带来困惑、制约学校发展的大问题不外乎是以下三个问题。

问题一:教师进修学校的内部问题。长期以来,教师进修学校的教研、科研和培训部门几乎都是相对独立的,总体上说是各行其是。长此以往,产生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教研跟着感觉走,科研高高在上头,培训就像大帮哄,实效不强缺真功”。基层学校不欢迎、学校老师不满意。随着这些问题的产生,教师进修学校的作用就会逐渐减弱,以至于有些时候出现了教师进修学校可有可无的局面。

问题二:城乡教育的反差问题。林甸是一个半农半牧的县份,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只争朝夕、奋发图强,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教育也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可是由于经济还比较脆弱,发展不可能齐头并进,城乡差距逐渐凸显。城乡教育的差别、城乡教师的差别随之显现,如何缩小城乡差别,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是我们必须面临的一个问题。

问题三:全县教育的整体问题。长期以来,林甸县一直是国贫县,林甸县的“普六”工作、“普九”工作都是全省最后一个通过验收的县份。这无疑是教育基础薄弱,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教学水平与教育质量相对较低的原因所致。如何使林甸教育摆脱这个困境,走出低谷,缩小与周边县份的差别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大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如何采取对策,是我们必须认真冷静思考的重要课题。

二、科学应对所产生的积极变化

针对问题一,我们认真研究了问题出现的原因。从教科研工作来看,教研活动因学科间、领域间知识、思维、方法存在的差异较大,上级业务部门很难做出整齐划一的硬性规定,因此教研工作各自为政的现象比较严重。科研工作往往是上面常提、领导常说、下面很少做;从培训工作来看,上级培训部门要求的硬性任务较多,按照国家规定动作三五年来一遍,由于培训部门人力较少,对学科的针对性照顾不够,导致表面文章多、实际效果差。正基于此,我们通过整合学校内部资源,提出了“研(教研、科研)训(师训、干训)一体化,开展教师专业化培训系列活动”的主张。我们以基层学校为载体,在县第二小学、县第二中学、黎明小学和红旗中学相继开展了“科学利用每一天”、“关注成长 关注成才”、“用心经营,和谐高效”和“强化管理,争先创优”为活动主题的系列活动。每次活动我们都让培训部门牵头,中教、初教、艺体、信息、电教、科研和学会等多个部门科学分工,密切配合。做到活动之初有周密计划,活动之前有科学指导,活动之中有精彩互动,活动之后有认真总结。上述活动内容丰富、参与广泛、交流踊跃,注重以人为本、全面发展,诠释了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大庆市教师进修学院、林甸县教育局的领导参加了活动,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这些活动是教师专业化培训的成功范例。

研培一体应该有两个内涵:一是研培队伍的一体化,二是研培内容的一体化。上面的活动属于前者。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研究是教师培训工作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教师培训也能更好地促进教师参加教学研究。因此可以说教研既培训,培训为了更好的教研。我们的培训工作还有许多值得一提的内容,但是每项培训内容,我们都不是因培训而培训,而是融入了深化教学研究的内容,可以说达到了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可谓既风风火火、又扎扎实实,既有上级的规定动作,又有我们自身的自选动作。

几年来,全县的教师培训工作每年一个重点,一步一个台阶。相继进行了教师通识培训、教师专业培训和教师提高培训,东北师大教师教育创新林甸实验区校长高级研修班在东北师大隆重开班,创立了小学语文“慧智名师工作室”和初中语文“阳光名师工作室”,实施了“名师打造”工程,举办了“校长论坛”、“名师论坛”和“教师教育创新论坛”。除此之外,我们还上下总动员,实施了“国培”“计划”;稳扎稳打,完成了校本培训;把握入口,进行了新教师岗前培训;针对形势,开展了特岗教师培训;把握机遇,迎来了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提高水平,进行了学历提高培训等等。研培一体的培训开阔了校长、教师们的眼界,丰富了专业知识,增强了自身素质,提高了实践能力。

针对问题二,我们分析到,农村学校规模小、师资少,许多地方同一所学校同学科只有一个人,甚至几个学科只有一个人教,缺少研究场所、没有研究氛围。因此,教师的水平提高慢、学生的成绩比较低,城乡的教育质量差距逐渐拉大。怎么办?建立一种机制,把他们绑在一起。于是我们采取了“城乡中小学划片 开展联片教研”的活动方式。我们把城内4所小学分别穿插到农村8个乡镇,分成4个区域进行联片教研活动。全县9所初中,分成3个区域进行联片教研活动。为了能够及时分享优质资源,产生更好的效果,中小学的划片并不固定,隔几个学期就进行一次重新组合。联片教研活动以校际合作、区域联动、优势互补为行动策略,以教师发展为根本,以有效教学为主题,以高效课堂为突破口,深受基层学校的欢迎和好评。截至目前,中小学共展示教研课402节。联片教研活动的开展,拓展了教研领域,优化了教研力量,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这种“城乡联动――示范引领――整体推进”的联片教研方法,促进了学科交流,提高了教学质量,推动了教育的均衡发展。

有效开展教育科研工作也是缩小城乡差别的重要手段。几年来,由于我们重视科研工作,并为科研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因此我们县的科研工作势头一直很好。我们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课题的全部研究工作,没有一个课题因故中断,流失率为0。52个各级各类课题均通过审查验收达到百分之百结题。“十二五”开局,我们教科所、教育学会的各级立项课题就多达80几个,我们教师进修学校提出了《提高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实践研究》课题,这是一个能够统领全局工作的重大课题,并确定了五个一级子课题与七个二级子课题。2011年该课题被确定为大庆市“十二五”期间攻关课题,2012年该课题又被批准为黑龙江省教育科学重点课题。目前,这个课题进展良好,将对我们的研培工作和教师进修学校的整体工作起到积极推进作用。

针对问题三,我们认为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既要练内功,又要借外力。练内功就要肯于专研,同行之间就要多研究、多探讨;借外力就要走出去,请进来。都走出去学习培训不现实,人力不足、时间不够、经济不允许。有没有人在家中不走也能达到与走出去同样效果的办法呢?经过研究,我们选定了突破口――开展网络教研。我们的中小学网络教研工作经历了探索、尝试、实践到逐步完善的过程。总体上突出了六个字:一是高度重视、强化意识,在网络教研认识上突出一个“高”字;二是指导培训、健全制度,在网络教研管理上突出一个“严”字;三是面向实践、学以致用,在网络教研平台上突出一个“宽”字;四是细心研究、不断深化,在网络教研探索上突出一个“钻”字;五是全力组建、发挥作用,在网络教研团队上突出一个“优”字;六是促进提升、推动发展,在网络教研效果上突出一个“好”字。如今网络教研在林甸教学这片沃土上已遍地开花,全县已有6名教师被评为省级网络教研先进人个, 2所学校被评为省级网络教研先进学校。

对于借外力,我们县还有一个偏得的天赐良机。2008年,林甸县有幸成为东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东北师大的宝贵资源可以为我所用,使得我们充分借助外力的思考变成可能。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就会对前面我们产生困惑的三个问题获得不同程度的破解。我们通过“雁过拔毛”即:东北师大来的领导和教师必须留下讲座、“追雁拔毛”即:派领导和教师去东北师大学习和“引雁拔毛”即:请东北师大专家到林甸讲学的方式,不断挖掘东北师大的宝贵资源。《教育的本质就是为了生活》、《生命教育与教师的专业发展》、《像教育家一样思考和实践》、《有效教学与高效课堂》等一大批精品讲座为林甸教师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各位专家站在教育的前沿,用一个个浅显易懂的生动实例,阐述了一个个经典深奥的道理;用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诠释了有效教学与高效课堂、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五年的时间,东北师大为林甸县培训教师近万人次,这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力度,专题片《直挂云帆济沧海》就是教师教育创新工作的全面展示。

三、持续发展所带来的可喜收获

重温我们的研培一体、教师发展轨迹,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迷茫困惑、探索出路为第一阶段;振奋精神、积极行动为第二阶段;初具特色、创新发展为第三阶段。

值得高兴的是,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同时,我们的名师群体逐渐凸显。如:小学英语教研员张迎春老师精心培养的英语名师韩伟,让第一小学成为英语特色学校,让小学英语走出了林甸,成为广西南宁“绿城之秋”的一个知名品牌;小学数学教研员王金玉老师指导的第二小学数学教师孙艳艳,被《北师大数学工作室》聘为“新世纪小学数学网络指导教师”,成为四川成都“第十二届全国新世纪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系列研讨会”的一个精品;幼教部王金玉、李娜老师的倾情打造,让旭日幼儿园的教师各个优秀,使旭日幼儿园成为林甸县乡村幼儿园的一座丰碑;师训部王芳老师的指导的第四中学教师孔令琴、实验小学教师谷丽娟,带领着“阳光名师工作室”和“慧智名师工作室”使之成为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与研究的高端阵地;五年来,全县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教师们的教育观念得到了更新,教学方法得到了改革,教学成绩得到了提高。在全省各项教学比赛、教学竞赛活动中,仅获得省级一等奖以上的获奖者就多达38人次,这是历史的突破。目前,全县教师重学术、谋发展的氛围浓厚,一个学习型、研究型教师团队正在形成,必将成为林甸教育振兴发展的中流砥柱。

研培一体化活动的开展,彰显了教师队伍建设的新特色,让培训者培训有了实践的舞台,让教师专业发展有了精品的展示。2009年3月,东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工作会议在林甸召开,教育部、东北师范大学与东北三省教育厅及实验区的领导参加了会议,林甸的教师教育创新工作经验得以大面积推广;2010年《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第10期发表林甸教育的文章“研训一体 开创教师教育工作新篇章” ;2011年,黑龙江省教师进修学校校长联谊会在林甸召开,校长代表林甸县教师进修学校做了题为“科学完善自身功能 不断实现自身价值”的经验介绍。文章被收入《中国名校成功之路》;2012年,承蒙东北师范大学推荐,江西师范大学邀请,校长在江西师范大学做了题为《合作双赢之路》的报告。报告就几年来林甸县与东北师范大学开展“教师教育创新”工作进行了回顾和展望。“积极主动、高度负责、科学规划、整体安排、整合资源、不断创新”的林甸模式得到了大家的高度评价和积极肯定。2013年,大庆市基础教育研培工作在林甸召开现场会,林甸县教师进修学校分别做了题为《创新培训工作,全面造就高素质教师队伍》和《同历网研艰辛,共享成长快乐》的研培工作汇报。校长做了《整合资源 研培一体 开辟教师特色发展之路》的经验介绍。林甸的研培工作经验得到了区域性的推广。2014年,大庆市教师进修学院举办基础教育首届研培文化周活动,九个区县六项比赛,林甸县教师进修学校取得了团体总分第二名的好成绩。

通过整合资源,科学发展,强力推进,使研培工作开创了新的篇章。同时,林甸的研培工作也得到了各级组织的认可。学校被中央电教馆评为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组织管理先进单位,被中国教师研修网评为国培计划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优秀组织团队,被评为省校长培训工作先进集体,省网络教研工作先进集体,市教育科研工作先进集体,市教师培训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可以说,几年来,以研培工作为核心的学校工作初步激活了教师进修学校的各项职能,初步盘活了教师进修学校的各种资源,初步带活了教师进修学校的师资队伍,初步走活了教师进修学校的发展道路。

林甸县的研培一体化之路,也可以说是林甸教师的特色发展之路。曾几何时,教师进修学校困难重重、步履维艰,面对国家的无暇惠顾,面对上级政策的严重失衡,我们怎样做?是等、是靠、还是干?我们没有忘记铁人王进喜的名言“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是一种责任、这是一种豪迈、这更是一种精神。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期间,县政府、教育局的专项投入给了我们莫大的鼓舞。教育培训专项经费从无到有,2009年专项投入15万元、2010年投入20万元,并且从2011年起直接列入财政预算形成常效机制。学校的发展有了强有力的经济保障。我们深知,在研培工作的进程中,我们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人员的组织结构问题我们还没有象省教育学院那样形成研培一体化的科室,所以有些工作还存在蹩脚的地方。网络教研工作学科发展还不均衡,优秀科研成果如何大面积推广,“教育家办教育”的专家如何培养等一系列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上一篇:论设计教育中的品牌管理教学 下一篇:物权法与担保法的冲突及适用范围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