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制剂在医院中的发展

时间:2022-07-23 04:01:10

中药制剂在医院中的发展

摘 要:我国药用植物资源丰富,中药药剂是医院药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中药的开发,人们对药物的要求越来越高,中药制剂也将不断发展。

关键词:医院; 中药药剂; 发展

中图分类号:R2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2-186-001

1.医院开发药剂的有利条件

1.1临床及疗效优势

近年来,随着药剂科高技术人才和高技术设备的引进,药剂科由单一保障型转变为既搞保障又搞新药开发及生产的多功能科室,加上有其独特的优势,即新药研制必须的条件。医院制剂的产品都是由临床医生经过长期临床应用确有疗效,提出处方并以临床为依托,确定剂型而生产出来或是根据疗效显著的古方经过研制而成,因此医院制剂大都有肯定的疗效。例如医院研制开发的外用制剂正骨霜[1],经过临床反复应用进行改进,不但克服了以往外用剂型的诸多不利因素,使剂型更加适宜,而且疗效显著,性质稳定,无毒无刺激。

1.2开发优势

医院新中药制剂的报批资料收集齐全后,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注册,比药厂生产的新药报批容易得多。如用于治疗子宫复旧不良,小部分胎盘胎膜残留等的“消炎生化汤”就是通过医院制剂室开发并经有关部门批准注册的中药制剂,由于其疗效好,副作用小,成为医院的特色中药制剂。临床科室药剂科逐渐成为中药新品种新剂型研制与开发的摇篮[2],而且有的制剂已经批准为国家级新药,走向市场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例如医院制剂复方丹参滴丸成为我国首次以治疗药物身份向美国FDA申请并确定为Ⅱ、Ⅲ期临床试验的药品[3]。

2.医院中药制剂进展

2.1普通内服制剂

一般传统内服制剂为汤剂、丸剂、散剂等,但此类剂型服用时味苦,煎煮麻烦,不易下咽而影响病人服用,为了克服以上缺点,现在逐渐使用袋泡剂、冲剂、口服液、片剂等一些剂型,其中袋泡剂是近年来汤剂剂型改革的优秀成果之一。它保持了汤剂原方的功效,吸收快,奏效快,可以随症加减药物,符合中医辨证施治的要求,有效成分浸出率高,保留挥发性成分多等优点。从药理因素来讲,有人对银翘散泡剂、汤剂、片剂进行了药理作用比较,结果证明银翘散在解热抗炎,抗过敏方面作用较汤剂、片剂为强[4]。

2.2外用制剂

外用制剂是通过皮肤和黏膜给药的一种制剂,它既可以治表又可以治里,治表可以去腐生肌,消肿止痛,护理肌肤,治里可以和血气,消痰痞壮筋骨,外用制剂可避免药物受胃肠生理因素的影响,可避免药物对胃肠道生理功能的干扰,同时绕过肝脏,胃肠道的首过效应,提高药物的生理利用度,给药方便,可随时终止给药,消减血药峰谷现象。例如云南白药、炎痛宁由过去仅有的一种散剂剂型发展到现在的喷雾剂,具有活血化淤清热凉血消肿止痛和一定的抑菌作用[5]。在外用中药制剂中目前较新的剂型是薄膜剂和涂膜剂,不仅临床效果好,而且病人使用方便。如:将如意金黄散改为涂膜剂治疗乳痈、疮疡、红肿热痛收效良好,与散剂组对照表现出明显优势[6]。

2.3急诊制剂

急诊病人一般都起病急,病势凶猛,病情发展较快,根据这一特点,一些吸收快,作用迅速,使用方便的新剂型如:针剂、气雾剂正在不断出现以替代传统的汤剂和散剂,这些新剂型克服了以往剂型上的缺点,药物直接进入血液或从组织快速进入血液而产生药理作用,为医院急症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药物。例如青岛中医院研制的救心气雾剂,具有速效止痛作用,它克服了西药气雾剂副作用大,有禁忌症的缺点,保持了其高效速效的优点[7]。

3.医院开发中药制剂应解决的问题

目前医院一些中药水煎剂,存在包装大,服用量多,携带不便,澄清度差等问题。随着患者对药物的要求逐渐提高,医院制剂室应不断收集临床资料,改进工艺流程,完善质量标准,将中药制剂制成外观新颖,服用方便,效果明显的口服液,并采用现代化设备,强科学管理,按国家GMP要求进行生产,确保产品质量。当然,也可以把处方、生产工艺、质量标准等资料提供给药厂,使其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4.中药制剂应从多方向发展

4.1研制新给药途径的新制剂

鼻腔给药后,可避免胃肠的刺激作用和肝-胃肠道对药物首次通过的代谢的作用、提高某些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用药方便等,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如西瓜霜含片、西瓜霜喷剂、一些新型中药气雾剂具有携带方便等优点。

4.2开发营养保健品

许多中药有效成分既可开发成治疗用药品和药用辅料,同时又可开发成保健饮料和食品和化妆品等,例如银杏叶的有效成分主要是黄酮和银杏内酯A、B、C和M。银杏叶制剂已成为欧洲老年病用药的最畅销药品。我国有丰富的银杏树资源,国内已经研制出舒血宁片。

5.结论及展望

医院中药制剂应该为临床提供大量有专科特色的品种,紧密结合临床实际开发研制具有医院特色而市场又无替代产品的特色制剂,发挥传统制剂优势,并加以筛选和改进,逐步调整品种结构,同时结合临床研究新制剂利用经验方,协定处方开发新剂型,对那些常年使用经久不衰的品种要继续保持下去,对其中的部分制剂还可以应用制剂新技术使其成为疗效更高,使用更方便,不良反应更小的新制剂,在保持传统剂型供应的基础上,提高科技含量,同时申请专利加强保护,推动医院新药开发可持续性发展[8]。我相信随着中医药的不断发展,将有更多的中药等待人们去开发利用,发扬我国中医药事业。

参考文献:

[1]马罡.医院中药制剂在中药现代化中的地位及趋势[J]医药导报,2002,5(21):179

[2]刘玉兰,谢冰玲.1995~1995年我国医院制剂发展概况及分析[J]中国药房,2000,11(6):259

[3]赵汉臣,张卫东,普文英.浅议医院制剂与中药现代化[J]中国药房,2000,11(4):188

[4]邓文龙等.银翘散药理作用[J]中医杂志,1986,(3):59

[5]方水奇等.炎痛宁喷雾剂抗炎镇痛作用研究[J]中药新药与临床,1996,(1):29

[6]魏雪纹.如意金黄散的剂型改革和临床研究[J]中药通报,1987,(10):30

上一篇:国家开发银行支持林业产业发展存在问题与建议 下一篇:巧设情境 优化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