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之惑与解

时间:2022-07-23 01:34:48

经济转型之惑与解

转型说了多年,为何实施起来却总是不见效果呢?

近日上至新闻联播,下至网络媒体,无论是官员还是经济学家,无不在大谈特谈经济转型,仿佛此事近日才有,视为时髦。笔者对此抱之一笑,殊不知转型由来已久,政府至少在十五年前就已经下发了红头文件,那时候就已经一再强调转型,只是分轻重缓急,每当经济变好,就暂且缓谈,而当经济变差或者变差,便急如热锅上的蚂蚁,日日说周周谈,但只有一点没有变,那就是经济从来都未真正的实现转型。

所谓转型,概之主要是指两个方面,一是将以依靠投资和出口的经济增长转变为依靠消费拉动的良性增长循环上来,二是提高产业和科技竞争力,提高创新能力,让企业由大变强。

从下拨科技扶持基金和实行企业所得税优惠,到地方政府大搞高新科技开发区建设,上上下下对于转型不可谓不努力,但为何实施起来却总是不见效果呢?

转型的方向毫无疑问是对的,过去依靠投资,但投资效益越来越低下,依靠出口,欧洲和美国的经济看起来越发不能指望。小平同志早就说过,科技永远是第一生产力,但一件事情如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都无法扭转乾坤,里面必然出现了很大的问题,那么问题出在哪里?答案有三,一是僵化的体制,二是法治不健全,三是金融体系不发达。这里对此一一分析。

首先,中国体制仍然为国有经济为主,民营经济为辅,国有资本占大头。而正是因为大部分资产由政府掌握,消费的任务自然落到了政府头上,政府的消费表现为投资力度,所以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投资占GDP的增长一直在30%以上,个别激进的年份甚至达到50%,在全世界可谓独此一家。如此高的投资比率需要巨额银行信贷的支持,由于政府对于银行实行垄断和控制,听话的国有银行们不得不对巨额的投资买单,比如2008年底推出的四万亿投资中政府的出资比例才一万亿,其他大部分从银行贷款,这实际上给银行埋下了极大的坏账风险,时至今日,政府不得不对这种风险小心翼翼地处理,之前不久银监会宣布今年即将到期的地方政府贷款可以缓期就是这种风险的压力之下的不得已办法。在这种体制下,地方政府负债比率越来越高,中央财政压力也逐渐增大,为了缓解压力,政府制定了较高的税率。有人统计,如果算上地方政府的土地收入和预算外收入以及非税收入,中国目前的税负已经达到30%左右,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但福利待遇和发达国家远远不能匹配)。一组数据可直观的说明问题,从1994年到2003年,GDP只增长了280%,而税收收入增长了461%,财政收入增长了507%。2011年财政收入再次增长24.8%,超出GDP增长一倍以上,这么高的税摊到民众头上,民众如何消费?

要想彻底摆脱风险,必须进行彻底的改革,方法就是大力调整分配制度,使国企收益国民化。民众消费能力提高了,消费就不需要政府买单,而是民间自发行为。民间消费多了,GDP增长自然不需要政府消费了,中小企业也自然活得很好,税收也自然增多,经济变得健康,银行和地方政府都会轻松很多。

其次,我国一直强调发展科技和创新,但是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却谈之甚少,而且地方政府及当地法院对于本地企业实行保护主义,偏袒及寻租屡见不鲜,导致科技型企业开发出的产品和技术一旦被盗用,企业控诉无门,打官司难度极大,这些企业只好吃着哑巴亏继续过日子。设想一下,如果中国某一家企业耗巨资开发出了苹果手机,这种技术一旦被公司内部人员掌握,他再拿该技术出来单干,如果法律体系对这种现象不加以制止,该公司将遭受巨大的损失。试想在这种环境下,谁会去花几年时间耗资几十亿元开发某一种新产品?其结果必然是,谁都只愿意复制别人的,而不愿意去吃第一只螃蟹。这样的环境下如何创新?这也是在中国以山寨出名的原因所在。早年开发出U盘的朗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U盘上市伊始,利润极高,朗科也获得了高速的增长,但好景不长,不久一大群企业皆生产U盘,技术被滥用,U盘卖出白菜价,朗科迅速滑落。从此案例可以看出,高利润本是科技型企业保持发展后劲的唯一办法,但是如果没有足够的产权保护,一旦被复制,微薄的利润无法保障企业的发展,企业只好放弃创新。

第三,完备的金融体系是创新的助推器,拥有一个良好的金融体系对于创业企业来说非常重要。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在我国,企业主要有国营企业和民营企业两种,前者由于大都处于国家垄断的行业中,无论是机制还是压力方面来看,都显得创新动力不足。所以身处完全竞争环境中的民营企业成为必然的创新主体,而金融对于创新的重要性无论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民营企业本身就不强,如果发展都必须由自有资本积累完成,那么谈论发展速度将是奢望,但现在我国的银行体系资源绝大部分掌握在四大国有银行以及国开行手中,几大国有银行由于规模太大,基本都倾向于政策性贷款以及对国有企业贷款,贷款大都需要有固定资产作为抵押,对于中小民营企业不屑一顾,对于他们来说,广洒雨露式的贷款成本太高,所以选择规避。大多数中小企业都不是资产型企业,所以对银行来说需要更多地对企业的竞争力、订单、税收、开发能力、资产流动性、还债能力、经营历史等一系列因素进行综合考量,这些对于中国目前的银行来说,尚显得十分困难,所以中小民营企业获得贷款的机会十分之低,这就为什么去年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高利贷的原因。作为本应该支持中小企业的资本市场,即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能够上市的中小企业凤毛麟角(创业板上市的仍然只是各分行业中的前几名,而且上市成本极高),债券市场的支持基本为零,在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如何能够实现借力发展?扭转该现象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尽量使得银行体系市场化,使得资源从四大国有银行分散开来,加快民间银行的发展。近日从高层表态来看,高层正在努力推进这方面的改革,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临时抱佛脚更是难以迅速改观局面,建立健全庞大的民间银行体系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还需要面临国有大银行的反对以及博弈,所以说,此路尚远,我们只能为之期盼。

改革之事,有所失才有所得,有所贬才有所褒,其内核终究是利益的再分配,利益本只有那么多,民间资源多了政府便少了,保护了自主开发盗窃者便无生存空间,民间银行起来了,中小企业便方便了,但国有银行日子便要难过了。但如果仍旧维持目前的格局不变,或者只是隔靴搔痒式的改变,而不是彻底的进行利益重构,那么转型将永远是一句空话。

(作者:独立财经评论员)

上一篇:温商收购美国银行能否“倒逼”国内金融开放? 下一篇:北京“十二五”时期产业发展四大关注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