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导生制”小议

时间:2022-07-23 10:37:26

班级管理“导生制”小议

又是一年9月,本人迎来了新一届的初一。从教10多年,也从事数届班主任工作,仍发现班级管理是一个长久而又细致的工作,不断有新的管理方法推陈出新,但只有在实践中,才可检验出其有效性。

一、工作亮点

在原有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加入“导生制”的元素,形成以“导生”为中心的合作学习小组、卫生劳动小组以及纪律自律小组。

二、实施过程

小组合作学习要体现合作的目的,组员如果太分散就起不到作用,所以首先从座位上安排学生分小组坐成一团。全班55名学生平均分为11个小组,每个小组5人,各小组配“导生”1人,负责整组的监管工作以及平时对同组学员的学习指导;或是指挥、协调本组进行小组讨论以配合老师教学。剩余4人针对不同学科,承担收各科作业的工作,向各科课代表负责。另外,在劳动卫生方面,每组5人各负责一天,每天组员按照各自分工承担不同的工作,每小组每次正好负责一整周的卫生值日。小组与小组之间存在竞争,每周进行一次评比,操行分落后太多的小组写反思,并提出自我提高的改进方案。

三、遇到问题

1. 这批孩子刚进校,老师对他们的了解还是很有限的。被选出担任“导生”的这11个孩子的学习能力或许说得过去,但管理能力就差强人意!有的是自身约束力不够,比如4组组长许某,自己就比较活跃,谈不上约束其他人了。有的因年龄、个头偏小,也就不敢管比自己大的孩子。有的温文尔雅,不太理事……这些造成“导生制”的初步施行有些困难。

2. 最初的座位安排是5人一组,面对面而坐。开始的想法:一是为了便于组长对组员的纪律监督;二是方便学生在遇到学习困难时可以及时得到其他同学的帮助;而且这样坐便于学生讨论,使他们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想法是好的,也不是说上述作用一点也没有,但是这群刚上初一的学生面对这样的座位安排好奇与兴奋显然排在了首位,因此造成了课堂上最大的问题——纪律差。

3. 由于个性差异的问题,部分孩子之间相处不好。如,张某总是丢三落四,造成操行分上经常拖本组后腿,受到组员抱怨,而他个性要强,每次不会先承认错误,却多与同组成员争辩,本组成员不喜,最后他这一习惯全班皆知,在分组时都不愿和他一组。周某,学习能力不差,但学习习惯不好。书写差、作业质量也不高,更重要的一点是他管不住自己的那张嘴。组长在多次管理提醒下无效,找老师请求把他换走,也是一个他组不愿接收的人物。于某,这是一个连班主任都觉得无力管的学生。他经常缺交作业,虽然每个学生都有因未及时交作业而补救的机会,可他从来不要,缺交的作业几乎从不补。每当老师要开口批评他时,他总是会及时承认错误,做下保证,但事后从不见他的保证兑现!总结一条就是“虚心接受,坚决不改”。老师也多次与其家长沟通,形容与他相处就像“一拳打在棉花上”。同组其他成员的反思里集中反映了一个想法:“很想一块揍他一顿”!

四、解决措施

1. 在“导生”的选拔上,还要进一步进行观察,要根据学生思想、学习、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从中选出思想进步、学习优秀、有工作阅历和工作热情、生活严谨、沟通能力较强、乐意为同学服务的学生来担当这一角色。

2. 加强“导生”之间的交流,分享他们在班级管理与学习指导上的经验与教训。同时,鼓励他们遇到问题不能逃避,要积极面对,想出办法解决问题。

3. 班级管理不能是粗线条的,应该把措施制定的细致周全,管理工作落实到每个人,真正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让每个人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无形中也增强了他们的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

4. 调整座位朝向,所有学生在上课时集体面对教师,“导生”居中维持课堂纪律,努力做到“羊儿”放的时候活跃,“羊儿”收的时候文静。

5. 在制定了措施、制度之后,要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凡事只要布置了就要检查、评价,而且评价不再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了,而是大张旗鼓,目的是触动每个人的内心,让他们有所想法,有所行动,这样整个班级就会形成你追我赶、积极向上的风貌。

6. 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位学生,树立允许学生犯错误的教育观念。但是宽容并不是纵容,放任自流,并不是要批评和指导。我觉得,当学生犯了小错误时,我们一定要冷静处理;对于大错,我们一定要以学校的规章制度为依据,先与家长取得联系,争取家长的配合,从而达到学校、家庭齐抓共管的目的。

五、已有成效

1. 在“导生”的帮助下,很多内向、不善于和别人打交道的孩子很快就融入了小组之中,再由组中积极活跃的同学带领、引导其与他组同学进行交流,进而融入到整个班集体。

2. 在“导生”的监督下,大多数学生的作业数量与质量都取得了很好的进步。“导生”的作业本身就是可以给同学们做示范的标尺。而“导生”在小组竞争的“压力”下,也会督促因各种缘由未能按时交作业的组员及时补交作业。

3. 经过锻炼,第一批“导生”自身能力迅速提升。作为榜样,他们的一言一行时刻接受着本组与他组组员的监督,学习上的刻苦自不必说,其它的诸如组织、沟通、自律等能力也在提升。“导生”这一角色或许会令很多学生向往,但“导生”也不是“终生”的,“组员”也不是“固定”的,这势必会激发很多孩子全方面潜能的发展。

4. 课堂纪律大有提高;两操和升旗仪式出席率均为全勤,队伍整齐;室内外卫生干净整洁,教室环境清爽。

六、待发展

1. 培养和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2. 继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3. 班级愿景:生成精神共同体。

上一篇:赏不尽草原美景?道不完蒙汉深情 下一篇:物理课堂需要引导学生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