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发光发亮的石头

时间:2022-07-23 09:11:07

从事蒙台梭利教育已有几个年头,在这几年里,我深深地爱着蒙台梭利教育给我带来的一切,我把蒙台梭利班级的孩子看成是一块块尚未开发的天然石头,他们有圆、有方、有棱、有角,形形,在精心准备的大家庭里,在老师的引导下,相互碰撞学习,独立工作,自主探究,一天一天,一点一滴的让自己抛光、发亮。在这个大家庭里,我耐心地观察,认真地分析,给每个孩子点燃前行的照明灯,助其在快乐的求知路上自由发展。

龙龙是大班时插入我班的。刚进班时,家长反映孩子上课听讲注意力不集中,做事丢三落四,过于浮躁。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与观察,验证了家长的分析。上课时,孩子看起来坐得很规矩,但往往是人在心飞:自己的学具不会妥善管理,经常是自己用完了,随手一放就不管了,下次再用时又找不到了;做事风风火火,常是撞了柜子,碰了别人,学具洒一地也是常有之事;做事情多属蜻蜒点水式,一样工作还没做完,就草草收起,急三火四地放回学具,又另选其他的工作,并且还常有学具不知放哪的现象。

在进入我们班级一个月后,龙龙的缺点少有改进;两个月后,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三个月后,龙龙的各项工作基本上步入正规,秩序感较好。

下面将我对他转变后的一次观察记录拿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观察记录:

今天龙龙进工作室情绪很好,高兴之中还带着几分急躁,鞋子还没换,脚就开始往工作室里迈,但还没落脚,又不好意思地退回,换上了工作鞋,并且开始趋于平静。走线时双手平伸,眼睛紧紧地盯着前方,两只脚始终脚跟对着脚尖,俨然一个小大人,非常投入。

龙龙第一个下线选择工作。选择工作时,龙龙依然是不急不躁地直朝感官区而去,选择了建构三角形中的小六边形盒(里边有形态各异大小不同的三角形18个)。只见他轻轻打开盒子,将盒盖放在左下角,便开始工作。但他没有按最基本的方法操作,而是直接开始了学具的延伸活动。一会儿摆出了大树的模样,接着又摆出风车、轮船、小鱼、火箭、飞船的模样。操作时是那么投入,有条不紊,有秩有序,并且每摆出一种,脸上总会浮起一丝成功的喜悦,但很快又被强烈的探究意识所代替,接着往下拼摆,一直持续了40分钟,连姿势都没变的龙龙似乎觉得有点累了,拼完火箭与飞船后换了一个姿势,慢慢地一块块把学具摆好,轻轻盖上盒盖,放回学具架,又来到了生活区。2分钟后,龙龙的视线锁定到生活区的穿珠子上,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项工作――他先是选择了红、粉、黄、绿的珠子各一个依次穿起,拿起来欣赏一下后,又将穿起的珠链放下,从碗里依次拣出红、粉、黄、绿色的珠子按珠链上的顺序从工作毯的左边摆到了右边后,又拿起珠链将摆好的珠子穿起来。此时音乐响起,他将穿好的珠链拿给了老师,请求老师帮忙记好。看着漂亮的珠链,我笑着向他竖起了拇指,龙龙高兴地将珠帘套在脖子上,卷起地毯,加入到走线的行列。

案例分析:

针对以前龙龙的粗心,我没有过于着急,先是与家长取得教育的一致,要求在对孩子进行细心教育的同时,多提醒督促,家长在幼儿面前一定不要急躁,做事要有十二分的耐心。再是通过蒙氏的教育环境,一步一步熏陶影响,让其慢慢自我改正。这样孩子没有过多压力,而是一种自然顺应。比如说进工作室时的换鞋,龙龙常常是不换鞋进工作室,或是穿着工作鞋进盥洗室,此时,除了老师的暗示,多数情况他会从别的小朋友的行动中受到启示;至于工作中的急躁,也多是通过环境教育,在那种安静的工作环境中,如果碰到,或制造出什么声音打扰了别人,他会觉得不好意思而尽量克制自己,这样天长日久就会使孩子练出一种沉稳。工作时,我认真观察他的情绪变化,当他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指导,让他体验成功的快乐;当他工作流于形式时,及时引导其往下延伸,从而体验探究的乐趣;当别人取得成功时,及时引导他去分享,从中受到启发。我还努力挖掘他的优点,对于他取得的点滴进步都会及时的给以鼓励和表扬。慢慢地,他投入工作的时间逐步增长,并且愿意自己探究延伸,学习兴趣很浓。

在今天的整个工作过程中,龙龙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掌握了各种三角形之间以及三角形与其他图形的关系,发展了他的空间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视觉与触觉(用眼看、动脑想、动手穿)学习了按规律排序,发展了孩子的审美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喜欢探究的能力等。

反思小结:

蒙台梭利教育给孩子们准备了宽松、自由的教育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孩子们不仅能轻松地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乐于探究,还能从中受到熏陶和感染,从而进行自律。老师,亦友亦师,为孩子创造快乐,启迪其心智。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每一个孩子都会发光发亮,展现其独特的魅力。

上一篇:探寻民办幼儿园“有效师训”的路径 下一篇:幼儿常规培养应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