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乐观有隐忧,商业银行临挑战

时间:2022-07-23 09:00:46

经济乐观有隐忧,商业银行临挑战

经济发展的环境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金融理财机构的经营策略,影响到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我国这几年的经济形势良好,金融理财机构由此受益颇多,理财市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本刊特约请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贺强教授,总结2006年我国的经济状况,分析2007年的经济形势,对金融市场进行解析,以期对投资者和银行等金融机构有一定借鉴

不平凡的2006

2006年我国经济走势非常好,全年GDP增长率达到10.7%,物价增长在2%以下。高增长低通胀是我国2006年经济发展的一大特点。

经济稳定增长

在经济高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经济过热的现象。一个是2006年的前3个月贷款规模迅速放大,迟到1.26万亿元,而央行全年的指标是2.5万亿元,前3个月就把该指标用了一半。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也有所回升,特别是下半年以后,突破了30%的增速,个别月份达到33%的增速。2006年国家集中动用货币政策对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信贷规模进行了调控,下半年取得了明显成效,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信贷规模的增幅得到了明显的回落,为经济的稳定增长提供了基础。

2006年各个产业都出现了稳定增长,没有出现经济过热的时候某些产业大幅暴涨的情况,比如2004年以后煤电油运全面紧张、价格暴涨的情况,在2006年没有出现。

股市开始走牛

股票市场,2006年出现了大牛市。这波行情,和过去的盲目炒作不同,主要是经济增长推动的。股市融资政策的变化,也吸引了更多资金入市。整个市场从年初到年底,上涨了130%左右,而且屡创新高。历史高点2245点被突破后,2300、2400点也都很快就被突破,到年底收盘在2675点,涨幅惊人。股票市场的良好态势带动了证券基金行业的发展。

人民币持续升值

此外,人民币还在不断升值,甚至突破了美元兑人民币1:7.8大关。各种人民币资产也随之增值。与此同时,我国的出口并没有受到太多的影响,出口的增长率仍然比较高,并没有出现很多人想像的人民币升值会严重打击出口的现象。

2007,乐观之下有隐忧

2007年管理层把经济增长率定在8%。实际情况来看,估计要大大高于8%的水平,可能会达到10%甚至更高些。在2006年,我国的宏观调控,对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信贷规模的调控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新的宏观调控中,重点可能要从调总量为主转向调结构为主,除非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又明显大幅增长,调总量的力度可能会相对放松。在这种宏观调控变化的格局下,比较有利于经济的增长。

物价可能上涨

目前许多行业都在复苏,一些新的行业充满了希望,2007年的经济可能还是一个高增长的局面,不过比较令人担心的是物价。从2006年底看,物价在不断地上涨。这轮物价上涨和前几年不同:前几年物价比较低,因为在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粮食的权重比较大,而前几年的大丰收使粮食的价格降低,因而物价走势平稳甚至偏低;但是2006年秋天,粮食大丰收,伴随的却是物价上涨,关键的原因在于国外的粮食价格在大幅提升,带动了国内的价格上涨。

2007年的货币政策,包括是否加息,可能关键要看物价的情况。如果物价是微幅上升,没有明显的通胀迹象的话,宏观调控的力度不一定会继续加大。如果物价连续攀升,那么加息甚至连续加息都有可能。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到经济的增长。

炒基风险增加

基金在2007年会有更大的发展。2006年基金的投资业绩已经在老百姓心目中创造出了一个良好的品牌,现在买基金就像几年前排队抢国债一样,非常火爆。老百姓买基金需要注意的是,像2006年那种基金翻倍,1年之内收益100%以上的情况在2007年可能会越来越少,甚至不会出现,2007年买基金可能会有一些风险。

商业银行的机遇和挑战

在2007年,银行上市仍然是重头戏,是市场关注的主题。目前兴业银行已经上市,北京银行等也在积极筹划上市。上市对银行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机遇和挑战。金融业的创新,包括业务创新、组织制度创新等,这些创新很大的空间来自于资本市场。特别是商业银行,要改变只依靠传统的信贷业务来盈利的模式,大力发展中间业务。

上市只是起点

我们的银行同前几年相比,在实质上有所提高,特别是通过上市,整体的竞争实力有所提高。但这仍然不够,目前还需要加强金融改革的力度,尽快从分业走向混业,商业银行应该进军资本市场,多开发一些资本市场的业务。另外还需要增加一些资本市场的工具创新,提高服务水平。不能以为银行上市后就大功告成,还需要继续进行金融体制和银行业务的改革。

外资银行挑战

2006年12月11日,《外资银行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外资银行从此可和中资银行同台对垒。中外资银行争夺的主要焦点可能会在中高端客户和业务上。我国银行的服务水平、金融创新、业务创新,和外资银行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我们的优势是网点众多,密切接近群众,但这也可能是劣势,网点众多也意味着高成本。中国的商业银行注重社会效益,外资银行注重经济效益,这样在竞争中对中资银行不利。在金融创新上,外资银行是混业经营,中资银行的金融创新受到分业经营的管制。最后是超国民待遇问题,到目前为止,外资银行享受的是15%的所得税率,我国的银行税率是33%,虽然最后要统一到25%,但目前还没有开始。这些都是在竞争中对我国银行不利的地方。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后,会大举争夺银行业的人才,很可能把中资银行培养了多年的人才挖走。这也可能是我们的商业银行最担心的一个问题。商业银行还要在如何培养人才和保住人才上多下点功夫。

同时,商业银行不仅要考虑国内市场,如何和外资机构竞争,还应该跨出国门,走向国际化。未上市的商业银行应该尽快股改上市,已上市的必须尽快熟悉资本运作的有关知识。最后要加大创新的力度,在经营过程中注意防范风险。

上一篇:南方基金公司总经理高良玉:治千亿基金如烹小鲜 下一篇:言传身教,教子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