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语文课堂的阶段教学

时间:2022-07-23 04:23:37

试论小学语文课堂的阶段教学

【摘 要】新时代的小学语文教学在国家和学校的大力扶持下,正在不断朝着多元化和深层化的方向发展。学生们在教师的教学培养下,一方面可以扎实掌握全面的语文基础知识;另一方面也会学习到优秀的传统中国文化以及现代文明,提高综合语文素养。因此,本文根据现有的教学培养目标,分析和探讨对小学生进行的阶段教学,以期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完善对语文知识的学习。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阶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11.149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相比较初中、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教师会更加侧重对学生基础语文知识的讲解和基本人文素质的培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往往会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阶段性特征。学生在每个阶段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会有不同的学习表现,而语文教师为了兼顾班级全体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一方面需要注重课堂教学内容的难易度以及衔接性;另一方面还应该密切关注学生们课堂活动的参与度以及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从而在最少的时间内及时改变或者调整语文课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一般来说,语文学科的阶段性教学往往会根据课本教材内容、教学目标以及学生阶段学习成就等因素开展实施。所以,笔者认为,对小学生进行阶段性的课堂教学可以从以下几点具体实现。

一、教师合理安排阶段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往往是伴随着学生对课本教材的学习而丰富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因此,语文教师对课本教材的内容一方面要有全局的教学观念;另一方面还应该注重各个内容之间的循序渐进和串接性,从而保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由易及难。

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全局把握人教版的语文教材,认真详细地分析教材章节的语文知识点,根据所具备的语文专业知识,合理安排每个语文课时的教学内容,在保证学生按时学习完课本教学内容的同时拓宽他们的语文常识。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一方面需要了解正本教材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还需要意识到正本教材中主要有几个大的章节,每个章节所要教授的具体内容,以便今后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教学的引导串接,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从而丰富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的视野。

其次,小学语文教师还需要认真准备每个课本章节教学引导的串接,在引导学生巩固已学知识的同时进一步调动他们对所要学习的章节内容的兴趣,从而调动语文课堂的学习氛围。一般来说,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需要反复温故和快速记忆。因此,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语文教师在进行课本基础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们深入对已学知识的及时回顾。

另外还应该有步骤有方法地引导他们提高对新知识的快速记忆和掌握,从而提高语文课堂学习的效率。小学生们在教师的教学引导下,不仅可以学习到课本教材中的基础语文常识,还可以透过语文教师的课本延伸讲解,扩展语文知识,从而丰富他们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和见解,提高语文成绩。

二、课堂教学要兼顾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阶段教学,除了上述语文教师针对教材内容安排的阶段教学,还应该考虑到整体和阶段的教学目标。教师只有全面了解每个层度的教学目标,才能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及时调节教学步骤,进而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首先,从整体年级的教学目标出发,小学语文教师需要认真把握国家和学校对学生教学培养的主体内容,进而在宏观把握年级语文教学目标的情况下,开展有方向有步骤的语文教学。一般情况下,针对小学生的语文学科培养,主要体现着对学生语文基础能力的逐步提升,学生在教师的教学引导下,会不断提高基础语文学习能力,包括拼音、汉字、造词、段落理解以及作文的练习。因此,针对小学生的阶段年级教学,语文教师很有必要认清整个教学阶段的教学目标,继而在总体教学目标的指导下,进行细微课堂教学的调整和分配,从而提高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能力。

其次,从阶段教学目标出发,语文教师的阶段教学更加细化,教师的课堂教学目标需要考虑到班级每位同学的教学培养,教师也会根据每个学生对语文知识理解水平的不同,开展不同程度的语文课堂教学,由小到大地提升班级整体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例如,针对语文学习水平比较高的学生,语文教师的阶段教学目标主要是引导他们提高对更广阔语文知识的主动学习和思考,提升他们对基础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把握;针对语文水平比较低的学生,语文教师的阶段教学更需要体现阶段性的特点,通过适当的课堂教学鼓励和练习,培养学生对基础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循序渐进地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三、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课堂教学

前文主要是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出发,探讨对小学生开展的阶段教学。除此以外,语文教师还应该注重对学习主体的关注,根据学生们课堂和课下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语文课堂的阶段教学,从而完善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首先,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学生课堂活动参与的热情以及活动参与的成果,针对学生不同程度的课堂学习表现,及时作出阶段教学的调整。例如,语文教师在教授偏科普类的语文知识时,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关注点和兴趣点不同,因此,为了尽可能调动班级上大多数同学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活动,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改变旧有课堂讲解的模式,在讲解过程中通过借助历史、文学神话、现代科学等多领域的知识,配以形象生动的叙述语言,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

其次,语文教师还应该及时了解学生课下时间学习语文的情况,根据学生或家长的学习反馈,及时作出教学调整,尽量提高阶段教学的效率,在反馈中了解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认真分析教学过程和教学步骤,根据学生的建议,对阶段性课堂教学做出合理的调整,进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阶段性教学的含金量。

新时代的语文教学,侧重培养的是学生对传统中国文化的理解和优良道德情操的学习。学生们在教师的阶段教学指导下,不仅要学习基础语文知识,还要逐步通过完善语文综合能力,提高语文修养。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能够体会到语文教学的重任,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不断借鉴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认真聆听前辈的教学建议,努力完善课堂教学质量,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鼓励他们主动学习丰富优秀的语文知识,继而在提高语文成绩的情况下进一步提升语文专业素养,从而加强基本文化修养。

上一篇:解析初中地理的教学方法 下一篇:高中英语教师的品格修养与教学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