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警务改革的“新乡模式”和典型样本

时间:2022-07-23 01:04:13

河南警务改革的“新乡模式”和典型样本

新乡模式:一减一加

在商丘试点范围小、分局撤销不彻底,省会郑州迟迟不动的情势下,2010年6月19日,新乡开始迅速推行警务体制改革,并促成了新乡改革方式的“一减一加”:机构减少、警察职能增加。新乡最终确定的改革方式是,将市区原有的6个公安分局和23个派出所被整合为12个派出所,由市公安局统一指挥。将原来的市局、分局、派出所三层管理模式,变为市局和派出所两层管理模式。

当时的新乡市局,多达33个内设机构。这种“头重脚轻”的结构,给新乡警务机制改革制造了很大障碍,也给派出所造成了很大困扰。11月8日,新乡市公安局召开市局机关警务管理体制动员大会,实行“四部七支队”建制,进行瘦身。四部指四个综合管理机构,包括警令部、政治部、警务保障部、监督部,由过去19个机关科室整合而成;七支队指七个执法勤务支队,包括国内安全保卫与反恐怖、犯罪侦查、治安与出入境服务、交通管理、特殊警务、网络安全与技术侦查、监所管理支队,由过去的14个支队撤并而成。加上另外一个警察培训机构,市局的33个内设机构缩减为目前的12个。

层级管理和派出所建制的改变,最终目的是增加基层警力。新乡的改革,最终向基层释放警力847人。改革后的派出所,仅设立了案件侦查大队、治安管理大队、社区警务大队、交通巡防大队和勤务综合室的“四队一室”建制。但民警人数却从改革前的10至20人,增加为120人左右。

除原有机构的“兼并重组”外,交警也成为派出所的管辖范围。以前需要交通协管的时候需要上报市局来进行协调,现在5000人以下的大型活动,可以直接指挥交警完成协管任务。而民警的个体职能,也在改革后发生了变化,即一警多能,综合执法。以交通巡防警察为例,在交通高峰期上岗执勤,平峰期路面巡逻防范,在查处交通违法行为的同时,也要检查车上是否存在违法犯罪嫌疑。也就是说,交警既管交通,又管治安。相比之下,社区民警则摆脱治安任务而主要投入社区服务,也就出现了“一警多能”前提下的社区民警专职化。

此外,针对撤分局后法制部门如何实现顺利对接的问题,新乡公安机关走出了一招新棋:从全市公开考核、选拔了24名业务精、素质高的法制员进驻各派出所,实施“体外监督”。这一模式即变分局内设纪检、法制干部为市局特派,将纪检、法制特派员分别派驻市区派出所,由市局统一管理,负责对各派出所民警履行职责、行使职权、遵守纪律和执法办案、案件审查等情况进行全面监督,及时查处发现各种违法违纪行为。通过派驻纪检、法制特派员,变过去的“自己监督自己”为“体外监督”,变过去的事后监督为现在的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督,相较以前,纪检干部、法制民警在工作过程中更客观、公正,避免了人情案、关系案等现象的发生。

随着警务机制改革的深入,市公安局直管派出所,管理层级少了,一线基层警力多了,而新乡街面的见警率大幅提升,接处警效率大幅提高。过去,指挥中心从接到报警到民警到达现场一般需要经过6个环节,极可能延误最佳出警时间,而现在两级指挥、点对点指挥使出警速度由过去的5分钟变为3分钟。发案率同比下降7.7%,破案率同比上升10.5%;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达95.5%和92.7%;综合绩效考评位列18个省辖市公安局第一名。“‘新乡模式’已经成为‘河南模式’,这次改革将会改变中国公安史。”新乡市公安局党委委员、警令部主任王宗仁预测河南警务机制改革将会在全国推广。

对于新乡的警务机制改革,河南省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秦玉海总结出几个特点:

一是实现了由机关化、行政化向实战化的根本转变。新乡在改革中,撤销城区分局,将市区原有的6个分局、23个派出所和交巡警、特警等相关警种的部分力量整合为12个派出所。最大限度地推动警力下沉,基层警力由过去占总警力的25%提高到现在的70%,派出所警力平均达到百名以上,派出所民警占市区总警力的比例由42.7%提高到60.1%。警力配置由过去的“倒三角”变为现在的“正三角”。二是通过撤销分局,减少指挥层级,做到了指挥中心对一线民警的点对点指挥,实现了指挥模式上的根本性转变。三是通过多警合一、精简机关,最大限度地把警力充实到基层,实现了警力资源效能的最大化。四是通过赋予派出所相关职能,打破警种界限,实行综合执法,实现了打防管控一体化运作。五是实行执法执纪派驻制度,提高了执法规范化水平。秦玉海称,派出所做大做强,就真正建设成了综合性战斗实体,在派出所内部就可以直接推行“整体作战法”。新乡通过警务机制改革,建立起了全国首创的全新警务模式,这在河南公安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秦玉海明确:其他各市的改革要搞直通车,不要走弯路,在改革过程中不要再挂分局的牌子,避免改革走回头路的可能。

典型样本比较

1、郑州:最大限度地屯警街面

2010年11月6日,郑州市10个公安分局宣布撤销。同时,郑州市区原有的114个派出所,整合为29个派出所。通过精简机关,下沉基层,使社区民警增加了900多人,由以前“一区一警”变为现在的“一区多警”。社区民警在社区内,随时接受群众问询、求助,实现社区民警专职化,在警务室扎下根来,切实承担起矛盾化解、人口管理等“十项职责”。

郑州警方要求,派出所民警要以社区民警为主,实行多警联动,分包社区、进驻社区,把派出所的各项职能都落实到了社区,群众诉求将更快得到解决。对于辖区内发生的刑事、治安案件,先期处置,履行应尽职责。郑州警方一负责人称,新警务机制运行后,派出所90%以上的警力,将最大限度地屯警街面,有警接警,无警巡逻。

2、安阳:保障基层民警待遇,社区民警可享副县待遇

2010年10月15日,安阳市公安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启动――市区新组建的14个派出所、市局机关新组建的4个部和7个支队全部挂牌,正式亮相。

安阳的改革是按照“三位一体,同步推进”(即做精做优市局机关、做大做强派出所、做专做实警务室和县级公安机关改革要同步进行)的方法进行的,市区新建的派出所具有县级公安机关的执法职能和权限。在市区内规划设定204个警务室,配备警务室民警336名,实现警务室民警的专职化。并规定对在警务室连续工作5年、10年和15年以上的民警,符合职务晋升条件的,在职数范围内可以分别享受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和副调研员的职级待遇。河南省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秦玉海对安阳改革的评价是“六个最”,他说,从改革涉及的内容和深度来看,安阳市的改革最全面,最彻底,最合理,最到位,最具发展动力和后劲,是最具深度的改革。

3、济源:城乡同步是重点

2010年11月3日,济源市公安局改革全面完成,6个新建派出所包括3个城区派出所、3个农村派出所,做到了城乡同步推进。

改革后,全市公安机关下沉派出所警力229名,派出所警力占全局总警力的比例由改革前的24.15%上升到51.68%,派出所平均警力达到77人。全市城乡共设社区警务队19个、警务室44个,服务群众的效率将会大大提高。据悉,最近济源市公安局正积极协商市综治办、财政局等相关部门,还将再招录100名专职巡逻队员,分配到各派出所,加上现有的协警、辅警力量,每个派出所警力都将达到百人以上。

4、三门峡:更多“实战”考虑

2010年10月29日,三门峡市公安局公安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实施动员大会隆重召开。10月30日上午,5个新派出所挂牌仪式同时举行。此次三门峡公安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先机制后体制、机制创新带动体制变革、体制改革提升警务效能”的思路,按照“无拆分整合、整建制合并,岗位相对应、专业不相悖,责权相统一、业务不交叉,平职调整、试用”的原则,实现改革无阵痛、对接无缝隙。

改革后,三门峡市区5个派出所的总警力达500人左右,占市区总警力的比例由改革前的14.2%提高到44.3%。

上一篇:河南警务改革的动因与思路 下一篇:未来网络问政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