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实验教学 促进创新学习

时间:2022-07-22 09:43:24

优化实验教学 促进创新学习

【摘 要】物理实验以其形象性、直观性等特点,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有着重要的、其他任何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活力、创新品质、创新潜能、创新价值等创新能力。

【关键词】活力 品质 潜能 价值

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其本身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实践性,并且与社会、生活、生产、科学技术等密切联系。因此,如何利用物理学科的特点来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活力、创新品质、创新潜能、创新价值,努力造就新一代创新型人材,是物理教育和物理教学中的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物理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作为学生探索、发现、验证知识的手段,运用实验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模拟操作发生的实际情境,使学生自身的智力、创新实践能力、意志品质获得更大的发展。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对于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教学作了一些初步的探索和实践,下面和大家一同探讨。

一、指导观察方法,引发创新活力

观察是思维的源泉,创新的基础。在实验教学中,启发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才能发现问题,主动接受外来信息。例如在讲解《汽化和液化》一课时,开始我就问学生:“你们有没有烧过开水?”“有。”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道。我接着又问:“那么在烧开水过程中你们看到了哪些与我们物理知识有关的现象呢?”这时他们七嘴八舌地讨论开了。有的说:“水会越来越烫!”有的说:“水中会有气泡。”此时,我又提出问题:“烧开水的过程中水会越来越烫,说明水的温度不断升高,那么是不是不断地烧,水的温度就不断地升高呢?水中有气泡,它们的大小是如何变化的呢?” 这样,在做水的沸腾实验时,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能够把观察的重点放在水温的变化、水中气泡的变化上。通过这种有目的的观察引导,训练学生对观察到的现象迅速作出反应,不轻易地放过哪怕是很细微的地方,从而培养学生细致、全面的观察能力。

二、加强实验操作,培养创新品质

实验操作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实验操作能使学生在实验中启发新思维,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甚至能在已有的、已被验证正确的理论中,寻求新的突破。同时,实验操作还能培养学生在困难中探索,在迷茫中思索,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优良品质。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根据物理的学科特点,尽量提供机会让学生亲自动手,训练技能。

1.适当安排随堂实验,即教师一边讲,学生一边操作的实验。新教材把实验都安排在每一节课中的实验探究或活动中,就体现了这一点。如天平、刻度尺、温度计的使用,凸透镜成像,欧姆定律等实验。

2.精心组织学生实验,即学生独立进行实验。实验前,要求学生先预习,实验时,要仔细观察现象,做好记录,实验后,要填写好实验报告,并加以点评。

3.鼓励学生课外实验,根据教材有关内容作进一步的探究实验。

三、加强思维培养,挖掘创新潜能

物理实验教学中,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尤其应重视发散思维与联想思维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

1.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培养发散思维的根本目的是培养求异思维。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它具有多向性、灵活性、新颖性、批判性的特点,它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智力和能力积极地思考,主动地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思维从求异逐渐向创新发展。

2.联想思维能力的培养。联想是从一个问题想到另一个问题的心理活动。联想是创造的翅膀,联想能力的强弱与思维品质的广阔性、灵活性、深刻性相互渗透。教学生求知,就应重视让学生学会联想,让学生从不同的领域中相互借鉴,寻求突破。

四、开展创新实验,实现创新价值

中学生思维活跃,是形成良好创新素质的黄金时期,因而在教学中,在知识传授上要适当地留有“空白”,让学生去“发现”创新,从而得到实际锻炼,提高能力。当然这必须有个过程,首先在实验教学中,应深入挖掘实验素材,针对实验的每一个环节创设问题情境,多设疑,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思考、回忆,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实验,从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焦耳定律实验中,教材把两根电阻丝浸入煤油中,通电后液柱上升很慢,实验花费的时间很长,现象却不明显。这时让学生分析讨论,液柱上升缓慢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进这个实验?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设计出新的方案:将电阻丝从煤油里拿出,放在液面的上方,利用气体被电阻丝加热升温后压强增大的原理将煤油压进玻璃管。经过验证,液柱上升的速度比前面的设计快了许多,并且两次液柱的高度差也很明显。

总之,实验教学中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摆在我们每个教师面前非常紧迫的问题。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还要“授人以渔”,进行“创新教育”恰好可以做到这一点。运用“创新教育”传授知识,往往采取环环相扣的教学手段,可以使学生快速而准确地掌握知识,更有利于知识的整理、迁移和创新,真正培养出新时代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江苏张家港市南丰中学;215628)

上一篇:在数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下一篇:发展智能强项 促进高中物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