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生物生活化教学情境发展高中多元化智能教学

时间:2022-07-22 06:16:36

创设生物生活化教学情境发展高中多元化智能教学

摘 要:随着课程的改革,教学面向了生活化,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而现今的教学模式存在单一化问题。为了改变这种教学现象,适应新一轮课改,高中教学应积极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发展高中多元化智能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多元化;智能教学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在高考体制下的教学受“一考定终生”的影响,“应试教学”可谓根深蒂固。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把书本当作习题集,把学生当作解题机器、接受知识的容器的现象随处可见,单一智能发展的结果产生了许多“畸形儿”,这种现状不改变,何谈素质教育。因此,通过生物生活化情境的创设,改革教学方式,发展高中生的多元智能,不仅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也是目前高中真正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举措。

多元智能理论是人文科学领域关于人类认知本质的最新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人类思维和认识世界的方式是多元化的。新课标下的生物教材注重课本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众所周知,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之前,已经获得了对现实生活的各种自然现象的认识,并具有一定自我认识能力和探索精神。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用生物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践能力,开发智力,提高对生物的兴趣。把生活经验生物化、生物问题生活化,不仅体现了“生物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更有利于学生学好生物并发展多种智能,最终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创设生活化情境,建立发展学生多元智能的平台

1.创设生活化情境,让学生感到生物就在身边,从而亲近生物。新教材注重生活与教材的联系。如:生物科学与农业,可联系目前所面临的粮食短缺问题和绿色食品;生物科学与工业,可联系人类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各种食品;生物科学与健康,可联系疾病预防和健康器官移植;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可联系环境污染、生物净化的方法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生物就在我们身边,从而让学生体会到生物学科在生活在有很大的作用。这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他们所生活的世界,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科学和技术;帮助学生体会到生物科学与人类社会、与他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对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形成正确的认识。

2.创设生活化情境使生活问题生物化,让学生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发展自我认识智能。教师要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学习生物,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入社会进行调查,走进大自然实地考察。如在教学“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时,组织学生对食品进行分类,或让学生观察被送上餐桌的野生动物种类和形态特点,运用生物知识推测哪些是保护动物,从而了解一些餐馆的违法行为。这两种活动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其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3.创设生活化情境,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解决生物问题中发展语言智能。以生物学问题为导向的教学策略:从“生命系统”所蕴涵的本质规律中发现问题,从生活经验和实验中发现问题,从知识网络的联结处提出问题。在生物教学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不能很好地用简练的语言表达图表的内容。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如学习“生物的进化”时,课前先请学生收集生物进化类资料,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辩论。这样,不仅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进化理论的认识,更能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也可以提出一些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讨论,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所学的生物知识进行表达和交流,使学生真正感受到生物理论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4.创设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肢体、空间等智能。对新事物充满好奇是人的天性,教师可借助这一特点,以学习绪论中生物的基本特征为载体,尽力发展学生的肢体、空间等智能。如在教学“基因分离规律”时,教师可把准备好的黑白象棋子放在袋子里,让每个学生都有一次机会去摸两颗,然后记录各自两颗棋的黑白组合,并统计出黑黑、黑白、白白组合的概率。在探究“光合作用”这个实验中,教材上建议的实验材料是天竺葵,由于这种植物许多学校很少,可以让学生通过多次试验,最后可采用的幼嫩叶子,效果也非常好。这样,既可让每个学生动脑又动手,又可用触觉体验,使学生在模拟活动和实践中发展肢体智能。

三、小结

新教材的实施对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它要求教师不仅要吃透新课标、新教材,还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构成,随时注意学生经常接触的媒体报道和生活中的生物现象。学生既能学到新知识,又能享受学习的乐趣,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因此,教师要积极创设生物生活化教学情境,发展高中多元化教学模式,以积极正面的眼光看待学生,积极寻找、提供更多协助学生成长的方式,实践“因势利导”“因材施教”的理念,使学生的各项智能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参考文献:

[1]贺燕青.在生物新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尝试[J].中学生物学,2004,(04).

[2]付世国.创设条件,开展生物学教学[J].生物学教学,2005,(02).

上一篇:数学让你变的更聪明 下一篇:刍议建筑设计与空间组合之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