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会文本 老曲出新味

时间:2022-07-22 05:59:36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1-0096-01

《将相和》是篇编入语文教材几十年的传统课文,这一课我读过很多遍,也上过很多次,年初接到县里的开课任务,我就在琢磨这一"老曲"怎么唱出新味儿呢?记得钱梦龙老师说过"每次备课,自己要把课文一遍一遍地读,反反复复地琢磨,不同的课文,要有不同的读法,走到确实读出了自己的心得,品出了独特的味儿,才能进一步考虑'教什么'和'怎么教'"。 别无他法,首先要读,静下心来对文本进行重新细读。读着读着,还真读出新味儿来了。于是"教什么""怎么教"在我头脑中逐渐清晰起来,并成功实践于与学生共成长的课堂中。

1.以"读"激活课堂,让学生"学"有情趣

文本中蔺相如的顾全大局和廉颇居功自傲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研读两个人物形象,就需要对两个人物语言的表达形式进行比较: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王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

通过比较发现,一是人称不同。廉颇称呼蔺相如"他蔺相如",显然有不敬之意。不仅直呼其名,而且还在名字前边加了一个"他"字,更突出了廉颇的不服气。而蔺相如始终尊称廉颇为"廉将军",实为真心诚意敬仰这位老将军。这样的称呼,已经把廉颇的居功自傲与蔺相如的真心诚意表现得十分明白。二是排名次序不同。廉颇始终将自己排在第一位,从"我廉颇……他蔺相如……"这样的顺序中展现;而蔺相如却始终把廉颇排在第一位,从"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中可见。这就将廉颇的自傲与蔺相如的谦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三是关注的中心不同。廉颇居功自傲,关键在于以个人私利为中心,蔺相如顾全大局,关键在于以国家为中心。廉颇口口声声"我"、"我"、"我",连说三个,丝毫没有提到赵国;而蔺相如句句说的是"我们赵国",也是连说三遍,全然没有涉及个人私利。

通过语言的比较研读,我们就会发现课文将顾全大局的蔺相如和居功自傲的廉颇这两个人物的个性做了鲜明的对比。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新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语文课堂必须让学生多读,采取多种层次的读。在比较蔺相如和廉颇语言这一环节,我就采用了分角色读、 加词读、引读、对比读等多种方法,来取代老师的分析,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到蔺相如的顾全大局和廉颇的居功自傲。试以其中一教学片断加以说明:

师:(出示蔺相如说的话,让学生默读)蔺相如在说这段话的时候,他的心情怎样?如果我们要在"说"前面加个成语?应该加什么好?

生:(答略)

师:你们加得真好,谁能用这样的语气来读一读?(生带感情朗读句子)

师:对照 着廉颇说的的那段话,再读读蔺相如的话,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

(学生分角色再朗读这两段话)

读是揣摩语言,感受形象的最好手段,学生通过加词朗读、分角色、对比读等方式,在读中就能逐渐读出字行间的"情"与"意",悟出廉颇与蔺相如的不同之处,人物形象也通过读得以清晰起来。

2.以"演"激活课堂,让学生"学"有个性

在文本细读过程中,我发现我们常常以"负荆"来说明廉颇请罪的诚意,却忽略了脱下战袍的这细节,这一战袍,对战功赫赫的廉大将军而言意味着什么?是荣誉、地位、名声……而今,廉将军脱下战袍,就意味着放下荣誉、地位、名声,所以,廉颇到蔺相如门上请罪,不仅仅是知错能改,读《史记》原文,廉颇在这一事件中表现出来的品质更重要的是"公忠为国"。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在这一环节,采用了"演一演"的办法,巧妙创设廉颇与身边各种人的对话情境 ,引导学生走进廉颇的内心,切己体察 他的"公忠为国"。

师:廉将军听了蔺相如的肺腑之言,决定去负荆请罪。可是,他身边的人(如老婆、朋友、手下人)纷纷来劝说他不要去负荆请罪,他们会怎样劝,廉颇又会怎样说呢?大家可以试着演一演(学生自由选择表演伙伴,分配角色,编排动作等)。

生1:(扮朋友 )我说廉颇啊,你不过是说了些气头上的话,有什么罪啊!何必小题大做,去负荆请罪呢!

生2:(扮廉颇)哎,我一时糊涂,不以国家利益为重,为了小事斤斤计较,与蔺上卿闹不和,如果秦国趁机来攻打,我可就是千古罪人啊!

生3:(扮夫人)老爷啊!你是赫赫有名的大将军,却脱下战袍,背荆条去请罪,这面子往哪搁啊!

生4:(扮廉颇)夫人,这个时候,还说什么面子不面子,做了错事,就应该用这严厉的惩罚来取得蔺上卿的原谅啊!

生5(扮手下人):廉将军,你还是写一封道歉信,让小的给蔺上卿送去吧。

生6:(摆摆手)不要再说了,我负荆请罪的决心 已定,你快快给我准备荆条去吧。

在"演一演"中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课文的思想内容的理解,而且在表演中学生体验、思考,提高,廉颇的形象也能更好地植入学生心中。

3.以"写"激活课堂,让学生"学"有发展

读是"入",是"吸收",写是"出",是"表达",在课末,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师:将相和好的事,一下子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传开了,赵国的大臣们听说此事后,会说些什么 ?赵国的平民百姓会说些什么 ?赵王、秦王又会说些什么呢?请任选 一个角色 ,发挥大胆而合理的想象,写一写。

(生写师巡视,写后交流)

生1:赵国的平民百姓奔走相告:"太好了!太好了,将相和好了,秦国不敢再进攻我国了,我们百姓真有福啊!"

生2:赵国的大臣们说:"蔺上卿,廉将军都能以国家利益为重,可敬可佩啊!我们也要象他们那样,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生3:赵王大喜,他说:他们俩个是我的左膀右臂,缺一不可,赵国兴盛有望啊!

生4:秦王不悦地说:"原以为将相不和,是我们攻打赵国的良机,如今不得不再等时机了!"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通过的角度延伸,想象各类人群对将相和好一事的回应,来进行创造性的写话训练,使学生既巩固了新学知识,又通过这一环节加深了对人物及课文的理解,把握了课文的深层内涵,丰富了故事,练就了思维,更让学生发展了能力,使学生获得了思想的飞翔和个性的舒展。

上一篇: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应遵循的基本... 下一篇:浅议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对构建高效课堂的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