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中职德育课上出“笑声”来

时间:2022-07-22 03:55:10

时下职校系列德育教材图文并茂、体例活泼、语言通俗、内容丰富。可真要把中职德育课讲“活”、上出味道来,还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从多年的职校德育教学实践体会到:中职德育教师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吃透钻研教材。灵活地运用健康幽默的语言,使教学充满趣味;巧妙地运用情感熏陶,使教学饱含情味;留给学生真实生活思考的空间,使教学具有韵味。“笑声”“掌声”才会充溢中职德育课堂。

一、把中职德育课上得充满趣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理论性较强、较为抽象的中职德育课程,中职德育教师应努力使自己的教学语言像火种,点燃学生心底的兴趣之火;像石块,溅起学生心灵港湾的兴趣之波。生活中没有幽默是乏味的,课堂上没有趣味是枯燥的。

1.了解和研究中职学生的心理活动。对症才能下药,中职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被贴上自卑懒散、文化基础差、学习态度差、行为习惯差等标签。大多在自己心里裹上了一层心理保护防线,不走近他们的心灵,不摸透他们心里的晴雨表。因材施教就变成了一句空话。中职德育教师应真正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从他们希望得到的方面进行引导,进而把其的渴求心理用轻松语言内化成―种学习动力。

2.确定民主的课堂气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民主的课堂气氛,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一个老师在课堂上总是板着脸孔出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从心理上就存在着压力。这种心理压力使学生的兴趣消失殆尽。中职德育教师除了不能摆架子外,还必须走近学生,用理解、信任和支持去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用融洽的师生关系催化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

3.积极探究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新编中职系列德育教材开发了借助网络平台的网络资源、学科网站,内容包括电子教案、演示文稿、Flas等数字化教学资源,教材设置了“相关链接”、“名言”、“互动在线”等栏目,并与图片、漫画等结合起来,给中职学生创造了参与、体验、感悟、内化和提升的机会,为开阔师生的思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职校德育工作者应时刻从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生活等中搜集“德育信息”。

二、把中职德育课上得饱含情昧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学习的动因。融洽的情感关系,能使师生亲密合作,形成愉快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乐于接受教育。中职学生由于是中考的失败者,自卑心理情感封闭不在少数。倘若德育课堂教学互动成为空白,育人效果不言而喻。创造师生交融的情感氛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设计出以情为纲的课堂结构。我们中职德育工作者要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情感因素,站在中职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课堂结构。备学生所需,教学生所求,努力寻找教材的情感因素和学生的情感意向的共同点。做到课堂导入要“引情入境”;课堂提问要“步步扣情”;课堂总结要情贯始终。   2.设计出融情入境的课堂演示。一是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把多媒体引进课堂教学,图文并茂,音形俱备,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诙谐滑稽的教育图片一辈子会根植在学生脑海中。二是通过课堂表演进行,以增强德育课的生动性和形象性,把教材感情、教师感情、学生感情有机地融入具体的授课环节之中。可充分发挥教材中“互动在线”的作用,进行分组讨论和活动,德育教师不应当“编外人员”。

3.设计出化物为情的导析。课堂是教材、教师、学生三位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教材是客体,学生是主体,教师则是将主体和客体连接起来的纽带。教师要通过一定的情感手段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接受其思想熏陶。

三、把中职德育课上得充满生活韵味

舞台上土得掉渣的节目越能赢得观众的阵阵掌声,中职德育课堂贴近生活实例的点缀,愈能增强课堂的韵味。中职学生最信离他们生活最近的草根英雄,因为他们自己的身份就是“普通人”“平常人”,生活故事、草根英雄让他们感到可信、可敬、可学。情理兼容的教育故事,能创建关于人生态度和品能发展的情境,能引起学生对人生态度和品然的思考,从而促使他们作出自己的认识和判断。如在教“职业兴趣在职业生活中的作用”一框。为印证“职业兴趣影响职业的定向和选择”“职业兴趣促进智力开发和潜能的挖掘”“职业兴趣能提高工作效率”三个观点,分别列出草根画家田棒棒、民史学家何光岳、傻根演员王宝强的三个“小学生”成功传奇故事,学生听得如痴如醉。低微的出身,顽强的执著,事业的痴爱,让他们感同身受听身边人生活故事一样。的确,中职德育失去启发诱导,失去传输理论和教体,犹如无本之木,空洞乏味。中职德育教师要广积生活实例,通过创设一定的道德情境,让职校生在想象性的情感体验中,经历动机的冲突、情感的激荡、认识的升华。南京师范大学鲁沽教授说:“我始终坚信,德育应该是最有魅力的,因为他面对的是人而不是物,他面对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抽象派的概念化的人,他面对的是人心而不是冷冰冰的理性”,此言极是。

上一篇:精睢细琢,方成大器 下一篇: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