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天盖出的宾馆

时间:2022-07-22 03:53:56

6天盖出的宾馆

在一片绿色的空地上,几辆大型吊车好像一个搭积木的高手,将一块块正方形的钢架罗列起来,紧接着视频开始快进,大楼的框架正在飞快地拔地而起,这一过程大约只花费了6天的时间,一座披着红色外衣的15层宾馆就完整地屹立在长沙这座城市,该建筑不但可以抗9级地震,还能净化空气,保持室内恒温。

眼下,这段名为《中国人6天就能盖出一座宾馆》的3分钟视频开始在各大网站疯传,点击量已经超过200多万,并引起了各国网友的热议。美国网友表示:“这速度真可怕,你不过出门了一个星期,回家时发现旁边竟然多了一栋大楼!”然而在观看视频的同时,很多人也产生了同样的疑问:用6天时间盖起一座抗9级地震的大楼究竟靠谱吗?

带着疑问,记者联系了这座大楼的建筑方长沙远大空调有限公司,公司可建项目的负责人赵兴元告诉记者,早在上海世博会期间,这项“模块化建筑技术”就被应用到远大馆的修建中,少了挖掘机、水泥搅拌机和扬尘的施工环境,这座可以自由移动的“L”形和金字塔形的展馆也仅仅花费了24小时就出现在世博会的企业馆里,并被命名为“会呼吸”的超洁净建筑。

“这种建筑主要以轻钢结构为主体,使用寿命在200年,并配备了带有静电除尘器的换风机,可以将99.9%的尘埃和细菌过滤掉,做到20倍的空气净化。”赵兴元解释说,除了送给人们清洁的呼吸系统以外,墙、窗等每个部位也都添加了新的本领,比如外墙和屋顶都装了聚苯泡沫板,厚度在100毫米,能够减少6倍的传热;而三玻塑框窗也可以帮助减少8倍的传热;窗外的遮阳板也可以让每平方米窗减少0.6千瓦的传热,相当于6个人的发热量。此外,外墙体本身也采用了岩棉夹芯板这种特殊材质,这就好比给建筑穿了一件厚棉袄,使室内外的温差控制在10℃左右。

在修建过程中,他们也给建筑算了笔经济账,由于采用了工厂化制造,一天可以盖10层左右,并能做到6倍的节材;在采用了保温隔热材质以后,又比传统建筑节能5倍左右,可以大大节省成本。并且在面向市场时,该建筑也要比常规建筑便宜20%左右。赵兴元说,可持续建筑有3种档次的产品,以30层楼以下的建筑为例,中档产品每平方米的价钱在2500~3000元;高档的价钱在3400~3800元;超高档的价钱在4600~5000元。

“目前,这种建筑模式仍处在起步阶段,上海世博会也只是它的第一次亮相。这种模块化技术在建筑领域并不陌生,美国、德国和日本也都曾提出了相似的理念,但最终没有进行更具体的应用。因此,它是一种具有未来概念的新兴建筑体,与传统建筑相比,同样也存在着缺陷。”赵兴元说,钢结构主体建筑自身较轻,都会面临抗风压的问题。比如,这种建筑每隔3.9米就有一根小柱子,5层以下每隔7.8米就有一根,这样的结构就不能做类似酒店大堂那样的大空间。国家住建部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副总工程师也指出,轻钢结构的建筑在受力上也存在缺陷,因此在建筑高度上不适宜建造30层以上的超高层建筑。

此外,赵兴元还指出,它的防火性能也相对薄弱一些。“因为它的外墙和内墙都没有采用不易燃烧的混凝土,在建造时就要精心挑选防火性较好的材料来保证建筑的安全性。”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生态规划与绿色建筑研究中心主任饶戎告诉记者,二战后,为了解决重建中建筑短缺问题,这种装配式的建筑模式就已经存在了。记得在中国上世纪80年代初期兴起过一段模块化生产、拼装的建筑形式,如北京前三门地区的高层板楼。“我生活的大院里就有几栋房子是装配起来的,工人们将工厂加工好的建筑预制件及门、窗等材料直接拉到大院进行现场拼装。当时,人们认为这种房子工艺上比较简易,功能也比较单一,在以后的交付使用中也存在着漏水、隔声、保温等各种各样的系统性缺陷。”

但是几十年过去了,这种建筑技术在不断改善,现在人们将新技术和新内涵融入到装配式建筑的建造方式中,将保温、隔热以及除湿等技术进行更好地应用,来解决它的技术弱点,以便更好地发挥它的优势。

上一篇:扬子鳄:繁荣背后的极度濒危 下一篇:科学游戏的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