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设计理论课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7-22 03:45:37

略论设计理论课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摘要]以知识传承为主的教学方式不符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改革设计理论课教学方式的根本出发点是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变知识传承为引导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关键词]教育 设计 理论

当前艺术设计学院的理论课,包括艺术概论、工业设计史、设计概论等,大部分仍停留在“老师讲、学生记、考试背”的阶段。从本质上说,这种以知识传承为主的教学方式与设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是格格不入的。

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持续下去的原因在于,许多人包括理论老师都认为,理论课只培养理论专业人才,只培养对理论感兴趣的人才,不培养创新能力的人才。这样考研成为挽救理论课命运唯一的救命稻草:要考研所以才学理论,如果不考研就不用学理论。姑且不讨论将理论考试作为考研敲门砖这种形式本身的对错,单就这种逻辑来推想,一旦不重视创新的学习理论的研究生毕业后再来培养设计人才,那设计创新岂不是毫无指望了?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设计创新能力只能在实践中被培养,作为常识性的理论课无法培养创新能力,因此它不得不采用一种常规的教学方式,事实是无论是理论课还是实践技能课,都无法在真正意义上教会学生创新,教育只能在某种程度上激发创新能力。任何一门课程,只要能够激起学生源源不断的好奇心,促使他们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就是在培养创新能力。在这一意义上,理论课的性质和其他课程相同,它没有理由回避设计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更不能以此为借口放弃教学方式的改革。

目前设计院校内也有一些改变理论课教学方式的尝试,其中颇为流行的一种是将理论课改为艺术(设计)欣赏课。据了解,这种做法甚至已经被制定在某些高校的教学计划里了。大量的影像资料随着多媒体教学方式进入理论课教学环节并迅速成为主角,课堂因此变得生动有趣,教学气氛良好,学生兴趣浓厚,表面上看师生双方皆大欢喜,但这种弱化理论性的教学方式是否有助于培养创新能力,大概还是值得商榷的。这基于以下两点:第一,作为低年级的大学生(理论课通常设置在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上学期),尚不具备自觉思考的能力,缺乏老师引导的影像资料很难进入到他们的反思层面,成为创作的参考,而是最终成为一种以课堂方式完成的娱乐,我曾经在工业设计史课堂上用过《故宫》作为教学资料,虽然在播放前也曾反复强调它与课程内容的关系,但在看的过程中,仍能发现学生的兴趣在前几分钟内迅速下降,以至于最后总能看到睡着的学生。这些既不需老师讲又不需学生做笔记的资料不大可能通过他们的大脑自然地转化成创新能力。第二,艺术欣赏的能力很大程度上是天生的,比如女性对于时尚天然比男性敏感,用课堂来普及艺术(设计)常识,或许不会比互联网、艺术展或博物馆的效果更好。课堂可能会帮助学生确立某种审美趣味,但现在更多的理论主张趣味无关乎标准。这样教师还剩下多少可以讲,学生又有多少可以记的?表面上看,这种改革的确更新了“老师讲、学生记、考试背”的教学方式,但实际上是将“只需要老师讲和记笔记”变成了“老师讲不讲无所谓,记不记笔记无所谓”,最终变相地取消了理论课的意义。在实践中能够为此提供证明的是,艺术(设计)欣赏课取论课其实并没有降低学生的逃课率。

和其他专业技能课不同,理论课的意义在于思考,其魅力也在于思考。理论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它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因为“创新能力就是把思维能力作用于外界付诸实践的能力”。离开了思考,不仅理论课毫无意义,而且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没有帮助。西安交通大学工业设计系主任李乐山教授曾说;“我不知道怎样把学生能教成天才,但我知道怎样把学生教蠢。老师上课灌得越多,学生就变得越蠢。要使学生不蠢,必须发挥他们的能力。”对于理论课来说也是如此,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将教师的职责从传承知识转变为引导思考,这就是改革理论课教学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具体到教学环节,有以下几方面可以考虑:

首先是加大激励机制,营造思考的氛围,使学生勤于思考。录音机式的记笔记其实是学生逃避思考的一种方式,其主要原因在于思考缺乏动力,学生认为思考不思考无所谓。这种思考惰性的产生可能与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整个教学环境都相关,比如学生从小学就习惯了听课记笔记,或者看到周围同学都在轻视理论课等等,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任课教师的态度与倾向。可以设想,如果在低年级的考试性质的理论课上,学生发现上课紧张思考与上课不思考、课后背背笔记的后果完全相同,那他毫无疑问会选择更为轻松的后一种学习方式。因此激发学生思考的首要前提是,有必要加大激励机制,迫使学生意识到思考关系自身利益,不思考就会影响成绩。许多人可能认为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就不能强迫学生,他们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这在西方大概是行得通的,因为西方从小学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个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而目前我国的中学阶段还是集体灌输式教育,如果对这些刚刚跨入大学的学生们突然“断奶”,那只会让他们手足无措。因此这一看似家长式的做法目前对于培养低年级学生自觉思考的习惯非常重要,教师可以通过增加平时成绩来奖励上课积极思考的学生,也可以通过试卷命题来体现教师对思考的重视。

其次是加强课堂互动,激发思考的乐趣,使学生乐于思考。坦白地说,思考无疑是紧张而枯燥的,正如歌德所说,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尤其是对于平时接触大量感性材料的设计系学生来说,单纯地强调思考甚至会让他们觉得有违日常的生活和创作状态。所幸艺术(设计)理论并不完全等同于哲学,它在思辨的同时需要经验和感性的支持。对于教师来说,巧妙地设计角度来引导思考,是完全有可能让学生忘记思考的枯燥的。比如以生活中的题材作为切入点,或者从多媒体资料中的某个细节入手,或者联系其他专业课程中出现的作品等等,这些都容易给学生带来亲切感,让学生不由自主进入到思考状态。此外,课堂讨论也容易促发学生的好奇心。如果说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是一种纵向的互动,那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则是一种横向的互动。课堂讨论主要是一种横向互动,相比于纵向互动,它更能让学生感受到一种交流的平等性,因此在思考时会更从容,也更易打开思路。在讨论题的设计上,能结合设计实践和社会实际的讨论题比较能激发学生兴趣,如讨论“中国传统设计对当代设计的影响”、“杭州城标设计与本土文化的关系”、“郭庄如何体现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等;在讨论形式上,事先布置的有资料准备的讨论比较具有可行性。比如要求学生准备不少于20张有说服力的图片等。课后根据讨论形成小论文,以补充课内的不足。在教学实践中常常可以发现,学生对讨论中与自己相异的观点非常敏感,对讨论中争议的焦点格外有兴趣,他们绞尽脑汁推敲自己的想法,全神贯注盯住别人的漏洞,迫使自己的表述更加准确,同时更

渴望得到教师的总结点评。显然,在讨论过程中学生所享受到的思考的快乐是无法以教师唱“独角戏’’方式获得的,也是简单的笔记所无法记录的。

再次是强化思维训练,规范思考的方法,使学生善于思考。对于艺术或设计系的学生,还有一种逃避思考的方式,而且更为常见,那就是用经验代替说理,其主要原因是缺乏思考方法,如果说以记笔记来代替思考最终是取消了思考,那么以经验代替说理的后果是使思考无效;持前种方式的学生可能做不到自觉思考,持后种方式的学生则谈不上善于思考。正如前文所说,艺术和设计系的学生因为接触了大量的感性材料,他们往往会夸大感性的作用,在思考的时候省略推理过程,直接用经验代替说理,用现象代替本质,他们不明白批评“不仅包括评价,而且包括推理评价,主要在于巧妙地利用充分的理由来进行评价。”比如学生常常不屑为什么要费那么大力气去了解什么是艺术,艺术的本质是什么,他们的理由是:“我觉得什么是艺术那什么就是艺术”,这就混淆了个人感受与理性判断两个层面。表面上看,这种思维方式似乎也动过脑子,但实际上比单纯记笔记的危害性还大,尤其是对设计系的学生。因为设计是一种商业行为,它需要展示设计者的思考过程,用说理来打动客户,这些客户大多数不懂设计,他们不会为设计者的自我表达或某种说不出来的感觉买账。要使学生能进行真正有效的思考,理论课还应承担起这样的责任,即教会学生思考。这一方面要传授某种思考方法,另一方面还要进行规范的思维训练,通常这两方面在实际操作中是同时进行的。比如比较法是理论课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思考方法,通过比较能判断优劣,通过比较能深入本质。在教学过程中,教授学生运用比较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由教师在课堂讲授过程中展示对这种思考方法的运用,如比较“艺术”与“设计”,先陈述两者的不同,再分析造成不同的原因,最后总结这种不同对于创作的影响,使学生了解运用比较方法的三个基本步骤:陈述事实、探讨原因和评价意义,这一阶段通常是由教师单独完成的。第二个阶段教师是半介入的,由教师提出比较的对象,分步骤训练学生使用比较法。这时候要选择尽可能小的比较切入点,能让学生尽快找到答案,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索原因的兴趣,如“比较18世纪设计师韦奇伍德和19世纪设计师福特在设计方法上的不同”。第三个阶段教师基本不介入,主要是启发学生自己提出比较对象,将比较法作为论证自己观点的方法,比如要说明二战后意大利设计的本质,可以通过对比哪些国家的设计?要说明19世纪末德国在设计领域内的特殊贡献,可以对比同时期哪些国家的设计活动?这一阶段要向学生说明,找准比较对象是得到正确的结论的前提,这需要不断地试错和摸索。经过这样从接触到熟悉、到实践三个阶段,就为学生自觉运用这种思考方法打下了基础。

在教学实践中可以看到,能够正确运用某种思考方法的善于思考的学生,通常也是勤于思考和乐于思考的;相反,没有通过规范训练,不能掌握某种思考方法的学生,其思考的深度有限,思考的过程也会打折。这最先反映在学生的毕业设计上。以我系为例,在这几年的毕业设计中,许多专业课老师就发现,大凡设计有质量的作品表述起来也是丰富细腻、很有层次的,反过来那些表达起来干巴巴的作品其设计质量可能就值得怀疑――它的思考过程是不是太短了?虽然这其中也不乏具有想象力的例子,比如将小区道路规划成只有飞机上才能看到的凤凰形,比如将海水倒灌到陆地来制造水景,但这些所谓的设计明显缺乏可行性论证和合理性分析,这样的设计最终被评为不合格,所谓的创新也就毫无意义了。显然,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考习惯,应该是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质。而对于这种素质的培养,理论课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不过,即使承认理论课可以训练思考力,也有助于培养创新人才,仍有人主张要在设计院校中最大限度地删减理论课,理由是它们与市场需求距离太远,和学生就业没有显而易见的联系。毋庸讳言,对目前仍停留在“中国制造”阶段的企业来说,他们需要的只是模仿人员而不是创新人才,存在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不足为奇。但对设计界来说,如果以教育来追随和纵容这种心态,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不去发掘理论课锻炼思维的潜能,那么恐怕创新的步伐会十分沉重。

上一篇:批改出好作文来 下一篇: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