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时间:2022-07-22 03:33:04

浅析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摘要:道路建设是一个国家的主要基础产业,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为满足我国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被提高到了发展纲要的位置。伴随着道路桥梁工程的迅速发展,质量问题也日益增多。本文首先提出道路桥梁施工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当前我国道路桥梁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的解决对策。以做交流。

关键词:道路;桥梁;施工;问题;对策;分析

引言: “要想富,先修路”,改革开放以来,为提到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大力进行道路桥梁工程建设,有效促进了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1. 道路桥梁的施工特点

作为一项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桥梁工程是一项施工作业条件差、建设强度大、涉及范围广等社会综合建设工作。其施工特点表现在:

1)施工作业人员多、流动大。道路桥梁自身是一项大型的综合建设工程,需要大量的管理人员与作业人员共同来完成,而由于建设项目的一次性,导致了其人员流动大,不能形成一个长期合作的整体队伍。

2)资源投入大,施工费用高。为成功的建设道路桥梁项目,施工方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材料与机械设备,资源投入大,导致施工费用高。

3)建设施工周期长。道路桥梁建设工程本身的复杂性,大型决定了其需要一个很长的建设周期。一般情况下,一个道路桥梁项目建设时间少则1年,多则几年,甚至几十年。过长的建设周期势必对施工企业的相关管理工作带来许多不便。

4)施工建设场地条件差。道路桥梁建设一般位于城郊山区等偏远地带,交通的不畅、生活配套服务不足、施工作业面的缺乏等等导致建设项目施工条件差,给建设施工过程带来许多不便之处。

5)施工安全因素多,意外风险高。道路桥梁项目施工是一项复杂的综合工作。有一些操作项目主要以人力劳动为主来实施,比如:大型机械设备搬运、移位,道路岩土的爆破、清理,桥墩基础的钻探、浇筑等等。这些作业项目施工技术复杂,安全因素多,导致意外风险高,是施工过程中不得不加强控制管理的方面。

2. 道路桥梁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及相关解决措施

2.1 混凝土裂缝问题

对于钢筋混凝土工程,一个很大的危害就是裂缝的产生。裂缝的控制一直是钢筋混凝土工程说重点研究的问题。裂缝的产生不仅仅影响到工程的外部美观,更直接影响到结构的安全性、整体性。混凝土裂缝的产生破坏结构的整体性能,导致不能整体受力;使得外界的空气和水进入结构内部,对钢筋或底下的各结构层造成危害,使得强度降低,从而使得混凝土结构的更容易破坏,甚至导致工程事故的发生。引起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因素较多 ,主要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2.1.1混凝土原材料不合格。这主要包括:a、.含泥量过大导致混凝土收缩增大。b、外加剂、掺和材料选择不当,增加混凝土收缩。c 、为了降低成本,采用低标号或劣质水泥。d 、水泥存在时间过长,保存措施不力,造成水泥受潮,降低使用性能。

2.1.2混凝土配合比合格。施工所需混凝土的配合比没有经过验算,单凭经验,比较随意,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例如:施工过程中单位用水量、水流量偏大,导致水泥浆体积增大、坍落度越大,最后增大混凝土收缩,出现裂缝。

2.1.3施工及现场养护不合格。在现场浇捣混凝土过程时,振捣或插入不当,漏振、过振或振捣棒抽撤过产生。此外施工现场没有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会导致混凝土早期脱水引起收缩裂缝;模板拆除不当或拆模过早都会引发裂缝的产生。

混凝土裂缝问题解决措施:

1)在选用混凝土构件的原材料时,应综合所设计混凝土性能指标对原材料的要求,从技术上、经济上统筹考虑筛选。同时混凝土配合比应严格控制。

2)在施工浇筑过程中加强混凝土浇筑过程的振捣工序,不得漏振,也不要过振,防止浮浆过多。同时要调整好混凝土的流动性,特别是钢筋较密集部位更应注意,以防止混凝土沉降裂缝的产生;

3)在养护期间加强混凝土的养护,采用浇注完混凝土后立即覆盖,压盖湿润麻袋或草毡 ,并及时浇水养护的方法,尽量缩短浇筑与开始养护的时间间隔。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应保持一定的湿度和温度,以防止混凝土表面干裂和塑性裂缝;

4)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应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大于30cm,以加快热量散发,并使温度分布均匀;混凝土下料不宜过快;对于要求较高的混凝土构件,在混凝土浇筑1~2h后,对混凝土可进行二次振捣,表面拍打,收光等。对于面积较大或较长混凝土工程,宜采用浇完一段养护一段的方法,混凝土表面应及时抹压、覆盖养护。长期露天堆放预制构件,除避免曝晒外,还需要定期适当洒水,保持湿润。薄壁构件应在阴凉地方堆放并覆盖,避免发生过大温度和湿度变化。

2.2 道路基层问题

道路基层是道路的主要承重层,直接位于沥青路面或位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层下,它是用高质量材料铺筑的结构层。可见,。在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道路基层的平整对道路建成后的质量有非常重大的影响。目前,在我国道路桥梁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因道路基层而引发的问题也时有发生。主要表现在:a、道路基层平整度不合格。不平整的基层会导致施工后路面的不平整,出现松散、低洼等质量问题。b、路基不均匀沉降,引起路面的不平整。这些都严重影响道路的正常使用功能,甚至导致交通行车安全事故。

道路基层问题解决措施:

解决道路基层问题注意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提高路基填筑质量。在道路基层施工过程中,为提高填筑质量,我们应该对施工路段环境进行分析。充分了解该路段的土地性质,再次基础上准确地选择适合该道路基层所需的填筑材料与填筑方式。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做好周边的边坡防护与道路的排水系统。

2)提高基层铺筑平整度。平整度的提高是保证道路质量的又一关键要素。在基层铺筑施工前进行平整度分析,在过程中运用各种有效的手段,比如:分层分次铺筑、加大对顶面标高的把握、采用捣固功率大的摊铺机械等确实提高基层铺筑的平整度,

2.3桥梁钢筋腐蚀损伤问题

我国混凝土施工品质水准参差不齐,再加上超载问题严重,往往使桥梁在结构裂缝与钢筋腐的双重作用下而导致寿命减短。有调查资料表明:许多桥梁在完工10年内就会发生钢筋腐蚀混凝土龟裂现象。桥梁老劣化导致承载力的折减主要来自钢筋腐蚀。造成钢筋腐蚀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的裂缝及水气等有害物的进入。桥梁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安全收到了严重的影响。

桥梁钢筋腐蚀损伤问题解决措施

解决桥梁钢筋腐蚀损伤问题的关键措施在于钢筋防护。如何更有效的防护、减少桥梁中的钢筋损伤也是目前世界桥梁建设研究的热点问题。在道路桥梁建设体系中,要做好钢筋防护需要许多有效措施的综合运用。目前,在桥梁钢筋防护措施中,常采用的有:

1)加强施工人员的钢筋防护意识,正确把好操作关。

2)使用涂层钢筋能有效降低外部腐蚀环境对钢筋的损伤,达到防腐目的。

3)采用高性能混凝土,合理添加外加剂,提到混凝土的密实性。同时适当增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以达到钢筋防腐目的。

4)在桥梁浇筑完成后,严把养护关。最大限度控制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以减少外界空气杂质的进入。处理好混凝土表面的防护措施,添加覆盖层、封闭层、隔离层等都是有效的钢筋防护手段。

2.4 施工管理上的问题

2.4.1桥梁施工人员素质不高

正如前面所说,道路桥梁工程的建设大部分都在山多林密人烟稀少的城郊山区一带,交通不便,生活条件差。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就对工作人员的素质有较高的要求。施工人员必要拥有良好的工作态度,坚定的工作信念,建立服务意识、贡献意识,为我国社会这样道路建设做贡献。但在现实生活中,大量的道路桥梁施工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怕吃苦,条件差点的地方就不去。还有大量的高校道路桥梁相关专业毕业生不愿在施工一线工作,缺乏服务贡献精神。一些施工人员教育水平低,专业技能水平差,导致工程建设质量不高。

桥梁施工人员素质不高解决措施:

道路桥梁施工要求施工人员拥有良好的工作态度,坚定的工作信念。施工作业人员应该踏实肯干,在认真工作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不断学习,更新自身技能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施工管理人员应该坚守一线,指导相关工作胜利实施,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管理水平与安全管理水平,保证建设项目的高质量的完成和各施工人员的安全。

2.4.2 施工安全问题

在我国道路桥梁建设的过程中,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给国家建设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危害了人民生命安全。造成安全事故的原因主要是相关管理人员管理水平不足,管理制度缺失;一些项目参与单位为了最大限度获得榨取项目利益,忽视工程质量要要,弄虚作假,偷工减料;直接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薄弱,缺乏安全教育。

施工安全问题解决措施:

安全是一切施工建设的根本。加强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的施工安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a.运用高水平的工程管理人员队伍,保证项目的各环节都胜利实施。

b.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落实到施工过程的各个方面。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各个项目参与者的安全意识。

c.加大安全检查力度,严肃处理施工中所出现的安全事件,确保安全制度落实到位。

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生活水平不断提到,越来越多的私家车出现在我们的道路上。人们对物质生活要求的不断加大,给我国交通事业带来了较大压力。道路桥梁建设是交通事业发展的基础,与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息息相关,也直接影响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要大力做好道路桥梁工程建设工作,对于道路桥梁建设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要加强管理,同时运用科学的技术手段来解决问题,保证道路桥梁的高质量。

参考文献

[1]杨蔚然;浅谈公路桥梁桩基施工质量问题分析及处理技术 ;交通标准化.2007(7).

[2]佟涛浅; 谈桥涵混凝土常见外观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科技与生活,

2010(5).

[3]郑智平;《浅析道路桥梁病害及加固措施》;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

(9).

上一篇:关于新会计准则与会计信息的研究 下一篇: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率的内容和方法以及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