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和反思

时间:2022-07-22 02:37:10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和反思

[摘 要]“分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只有联系生活,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只有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操作等活动,才能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

[关键词]分数 单位“1” 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2-075

【教学内容】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60~64页的内容。

【教学重点】分数的意义与单位“1”的含义。

【教学难点】把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纸、圆片、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

二、尊重学生认知规律,联系生活,逐步抽象分数意义

因为五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但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形成数学概念,一般都要有相应的感性经验为基础,而且还把感性材料放在脑子里来回比较,因此对于他们来说,理解分数意义有一定困难。教学中,我借助生活中非常熟悉的分香蕉、面包现象,以及常见的茶杯、跳棋,引导学生先认识各个分数的具体含义,再逐步抽象到五角星图。最后让学生结合这些具体分数的含义,在想一想、议一议的活动中,不断提炼对分数的认识,抽象概括分数的意义。整个学习过程遵循了学生“感知――表象――抽象”的认知规律,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和理解。

三、体现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动手操作,深化理解分数意义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学中,让学生用圆片摆一摆,表示自己想要表示的分数这个活动,用圆片当学具操作,看得见、摸得着,便于小组交流,也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想法。本环节不仅满足了学生手脑并用的学习需要,更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和创造性,不同的学生选择的圆片数量以及表示的分数可能不同,选择相同数量圆片的学生表示的分数也可能不同。他们在摆一摆、分一分、说一说的活动中,进一步加深了对分数意义和单位“1”的理解。

四、关注学生情感发展,激发兴趣,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我将分数表示方法的演变过程用猜数的形式引入,一下就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为后面新知的建构做好了积极准备。在课尾练习环节,以拿糖果游戏的形式进行练习,再一次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到顶点,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一步拓展了对分数的认识,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在回顾总结环节,也能使学生感受到收获的快乐,从而进一步增进学好数学的积极情感。

(责编 金 铃)

上一篇:“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单元练习)”教学设计 下一篇:注重动手操作 培养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