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幼儿园中开展普通话教育

时间:2022-07-22 12:49:31

如何在幼儿园中开展普通话教育

摘 要:语言作为人类最为重要的交际工具,它是表达人类的思想以及情感的工具。在幼儿学习语言当中,怎样掌握语言是一个既微妙又复杂的过程,作为幼儿园来说,是培养幼儿学习口头语言的重要场所一直,教师如何才能正确的引导幼儿学习语言,并激发出他们学习的兴趣。在实际工作中,刚入园的孩子只能与本地老师进行交流、沟通的现状,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许多的不便。人类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流,交流重要的因素是表达,你说的话别人要听的清听得懂,在幼儿阶段,孩子不会写字,所以重要的交流方式就是口语,所以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就是最重要的了,他也是书面语言的基础,在幼儿的社会生活中,主要的表方式就是口语表达。

关键词:普通话 幼儿 交流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c)-0215-01

培养孩子说普通话的习惯,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比参加特长培训班还有益,不仅可以提升孩子的人生品位,还可以帮助孩子在更高的平台上认识和塑造自己。培养孩子说普通话的习惯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要强迫孩子说普通话,要培养孩子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孩子多参加用普通话念儿歌、讲故事活动,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孩子收获成就感,可以进一步激发和强化孩子说普通话的兴趣。要每天跟宝宝讲普通话,多带宝宝去周围都讲普通话的人群中,也多多与同龄讲普通话的小朋友玩在一起,我想很快宝宝就学会普通话了,可以先从讲很多故事给宝宝听,看宝宝爱不爱听这方面的故事,总有宝宝想听了,如果故事中有宝宝喜欢的故事,我想宝宝很愿意的,这样宝宝的普通话很快会有成效的。二是注重榜样引路,有意识地让多跟普通话说得好的同伴玩,或者一起学习,一起活动,同伴往往是最直接的老师,同伴的言传身教有时候比任何老师的教诲都管用。孩子会想,别的小朋友都说普通话,我当然要说;别的小朋友普通话说得好,我也应该说得好才行。

普通话是全国通用语言,是我们与同学、老师、家人及陌生人沟通的工具。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顺利达成我国与世界的接轨,普通话教育应该从幼儿园抓起。通过对幼儿的长期观察与研究,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点来要求幼儿:(1)坚持课堂内与老师、同学的交流使用普通话,并能达到准确流利。(2)保证课后与老师的交流使用普通话,并逐步养成习惯。(3)做到校园生活中与同学的交流使用普通话,形成良好的语言环境。(4)尽量带动家人在家庭生活中使用普通话。(5)尽量坚持在社会生活中使用普通话,为城市形象的塑造,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尽一份力量。生活中有一些人不规范使用我们优美的汉语,冒出很多的错别字。使普通话成为我们学习生活的主要交流工具。我们要学好普通话,用流利的普通话迎接五湖四海的来宾。

家长要有耐心和信心,耐心用于在生活中坚持用普通话和孩子交流,给孩子朗读童话或陪看动画片,加以讲解。信心是要相信老师会借助肢体语言加深和宝宝的交流与互动。广泛使用规范普通话已成为我们每一位孩子、家长的责任,为了更好开展“推普”活动,我们在这里向全园的爸爸、妈妈、老师和小朋友们发出倡议:(1)请老师、家长和小朋友们在园、在家要说普通话。(2)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家长、老师、幼儿间的交流坚持使用普通话,并逐步养成习惯,由生硬走向自然。(3)语言交际中时刻注意自己的口语发音,并且能和周围的人相互督促,积极地纠正普通话的发音,使规范用语成为一种自觉行为。(4)尽量带动家人在家庭生活中使用普通话,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主动推广普通话。(5)尽量坚持在社会生活中使用普通话,为城市形象的塑造,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尽一份力量。(6)规范使用汉字,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主动推广普通话。希望大家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使普通话成为我们工作、学习、生活的主要交流工具,让我们用普通话迎接五湖四海的来宾,让我们用普通话融入这个开放的快速发展的社会点,再帮宝宝结交一些普通话流利的小伙伴,孩子很快就能取得长足进步的。

教师要对于运用普通话表达的幼儿及时鼓励,发现错误立即纠正。如发现幼儿发音不正确,教师立即纠正,对于错误的发音不重复,不要给予强化,以免引起错误的模仿。又如发现幼儿说话不符合语法规则时,不能因"有趣"而重复他们的话,这样会使幼儿分不清正确和错误,而一再重复自己的说话。平时多鼓励幼儿大胆地说话,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培养幼儿的信心,幼儿才进步得快。小班的孩子在幼儿园经过了一年的学习,现在普通话听说能力较强。总的来说,教幼儿说好普通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长期有意识地训练,才能使幼儿普通话的听说能力逐步得到提高。发展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语言教育最主要的任务,所谓口语表达能力就是指的能把词组织起来表达自己意思的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口头语言的交际作用是通过表达实现的,前两项任务教会儿童正确的发音,丰富儿童的词汇都是为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做的准备工作,促进幼儿口头表达能力的形成是语言教育的最终目的。第四项任务幼儿学习文学作品,能发展创造性运用语言的能力,因为这些语言有声有色、优美动听,幼儿常常不自觉地重复着、记忆着,并试着在各种场合迁移运用。还因为文学作品有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对幼儿有很大的吸引力,他们不但要听,还跃跃欲试地想进行创编。所以故事听多了,就能学着编故事,儿歌诗歌念多了,就能脱口说出诗歌一样的句子,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反而言之,如果一个人在工作岗位上,早已具备了准确流畅、标准优雅地运用普通话的能力,那么,对于工作的开展和社会生活的进一步参与,将是一件游刃有余的事情。他拥有了普通话表达的能力和素质,激发了对方进一步和彼此交流的兴趣。由此可见,一个社会意义上的人,能否拥有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对于社会生活的参与,将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让普通话成为我们农村学校校园的主流语言,让充溢着普通话气息的学校,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语言文化建设的主阵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由教师带动学生,由师生带动学校,由学校带动农村,将普通话的推广工作编织成一条不断传递和拓展的红丝带,可以推断,这将是普通话推广的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考文献

[1] 郑兰琴.开展普通话课题研究,做好幼儿普通话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31):99.

[2] 陶国庭.推广普通话要从幼儿园抓起[J].幼儿教育,1992(3):28.

上一篇: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培养语文学习兴趣 下一篇:高中数学互动教学法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