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视角下的流浪儿童救助与保护

时间:2022-07-22 12:32:26

社会学视角下的流浪儿童救助与保护

摘 要:我国现有流浪儿童救助政策是保护性的,由于未能充分考虑流浪儿童问题的本质而导致存在局限性。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对于流浪儿童的救助与保护工作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启发。

关键词:社会学;流浪儿童;救助;保护;社会排斥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26(C)-0252-02

流浪儿童问题被认为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据有关统计,全世界共有1000万流浪儿童,我国大概是100万―150万。这些流浪儿童大部分时间都在城市的公共街头度过,不仅自身面临着饥饿、寒冷、疾病与歧视等生存危机,也给城市形象和社会治安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无论是从人道主义关怀的角度,还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需要,流浪儿童的救助与保护都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当前流浪儿童救助体系的反思

总体上来看,我国现有的流浪儿童救助政策是保护性的,主要分为三步走:一是“强制救助”。不管流浪儿童的意愿如何,坚持“发现一个救助一个”的原则,都将会被强行送往救助机构。二是“严格管理”。在救助机构内,流浪儿童被限制一定的人身自由,没有监护人或工作人员的陪伴,不得离开机构。三是“家庭融合”。在与流浪儿童的父母或监护人取得联系以后,将其护送回家,以实现所谓家庭融合的目标。

应该说,这种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流浪儿童问题的解决,特别是那些因为被骗或一时冲动离开家庭的儿童得以回归正常的家庭生活。但是研究表明,大多数流浪儿童流浪的原因在于家庭的主动排斥,与家庭关系薄弱甚至断绝,因而,这些儿童即使被护送回家,也还会再次流浪。所以,现行的救助体系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二、流浪儿童救助与保护的社会学理论

1、社会系统论。该理论认为,个人处于社会这个大系统中,社会的各组成部分对个人都会产生影响,个人的生长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需要社会为其提供社会支持系统。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是一个系统工程,牵涉到具体的救助行为、监护、安置、教育和治疗等各个方面,需要政府、救助机构、社区、学校、家庭等组织协同共进。只有形成一个整体的救助网络,实行全方位的救助,才能让儿童回归主流社会时真正达到心理、人格的回归。

2、社会互动论。其认为,社会是通过人们的互动而产生的,社会互动对人的行为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根据这一理论,儿童流浪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是与其生活的微观社会环境互动的结果。家庭贫困、残缺不全或家庭给孩子压力过大学校教育方法欠佳、周围朋友的流浪经历暗示、社会上不良思想和行为的影响、不法势力的利用等都可能造成儿童选择这种越轨社会行为。因此,救助过程中,主流社会的信任是极其重要的,促进普通群众与流浪未成年人之间的互动可以使流浪儿童产生社会归属的情感,帮助其走出心理防卫。

3、社会排斥理论。在该理论看来,流浪儿童问题的本质是社会对流浪儿童的排斥,主要有家庭排斥、教育排斥、社区排斥、住房排斥、就业排斥等。其中,家庭排斥是流浪儿童遭受各种社会排斥的起因,但如果社会能够很好地接纳流浪儿童,流浪儿童也就不会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被家庭所排斥的流浪儿童,同时又遭受住房排斥、就业排斥和教育排斥,既没有安全的住所,又没有正当的谋生手段,势必沦为肮脏、举止粗野的“问题儿童”,社会因此对他们形成刻板印象并产生社区排斥。社区排斥使流浪儿童失去了最后的保护机制,所形成的“标签效应”使流浪儿童自暴自弃,进一步滑向“犯罪儿童”的深渊。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流浪儿童回到家庭,也很难真正地融入家庭,最终往往再次流浪,形成恶性循环。而且,社会排斥特别是就业排斥和教育排斥对流浪儿童更大的影响在于他们成年后因不良社会化而难以融入社会,有可能会面临终身的社会排斥。

三、流浪儿童救助与保护的现实途径

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工作是一项复杂的活动,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笔者认为,可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等三个层次做起。

1、宏观层次上,制定并推动相关法律、政策体系完善

首先,当务之急是尽快出台和完善有关政策和法规,建立法制化的救助制度,明确和有关部门的职责,对流浪儿童进站、站内管理、在站(或中心)的期限以及其监护权、教育、医疗、送返、安置等方面作出规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流浪儿童救助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中保障流浪儿童权益的规定进行深入探讨和修订,填补其中的法律空洞。同时,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其宏观指导的作用,积极引导建立健全执法监督机制,依法有效地保障流浪儿童权益,使其能够接受有效救助。

其次,应积极强化社会宣传和社会保障机制。政府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以面向成年人为主的宣传教育,引导社会抛弃歧视和偏见,提高社会各界保护流浪儿童合法权益的责任意识,重视和保护流浪儿童权益。

2、中观层次上,家庭、救助机构、社区等三方面协同努力,建立“预防―救助―回归”的坚强防线

(1)逐渐建立一套针对问题家庭的社会干预制度。为减少流浪儿童的数量,必须做好早期的预防工作,立足源头,防止其外出流浪。家庭破裂、教育不当、经济贫困等是流浪儿童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因此,首先要救助家庭,指导父母家庭教育方法,监督侵犯孩子权益的监护人,要强化法定监护人的监护责任,做好相关法规政策和家庭伦理道德的宣传教育工作,促使其履行抚养义务;帮助家长学习与子女平等交流、真诚沟通的正确方法,帮助营造安宁、幸福的家庭环境,使未成年人在充满爱的氛围中健康成长,从根本上预防流浪儿童的产生。

(2)建立以社区为中心的集体监护制度,优化社区环境。以社区为中心的集体监护制度就是对长期居住或短暂停留的儿童状况进行监护而建立的一种制度。比如,可以在社区建立儿童状况监护委员会,由社区主要负责人及其他若干工作人员组成,负责对儿童状况的监护,除掌握本社区儿童的基本状况外,还要负责协调对本地区困境儿童状况的监护工作,如孤儿、离婚家庭的儿童、受虐待儿童、经济困难儿童、残疾儿童、流浪儿童以及违反犯罪儿童等状况的监护。

(3)救助机构是流浪儿童救助的主体,一要加大资金投入。为救助和保护流浪儿童,预防流浪儿童的产生和再次流浪,应设立专项经费,改善各救助管理站的设施设备,建立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提供必要的救助资金。二要建立全国性的流浪儿童监测体系。流浪儿童救助机构在救助儿童时要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应该包括姓名、户籍所在地、住所地、父母单位、父母姓名、流浪原因、流浪经历、身体健康情况、在其他救助机构接受救助情况、违法犯罪情况、接受教育情况等。全国各地的流浪儿童救助机构应该形成网络,建立一个信息通道,方便互相联系,彼此进行信息查询,在此基础上建立国家层面的流浪儿童监测体系。

3、微观层次上,加强对流浪儿童自身价值观的引导、行为干预和心理调适

要想让流浪儿童真正回归和重新适应社会生活,除了满足他们的衣食住行医疗等方面的基本需要,更重要的是为他们提供有效的心理辅导和行为矫治,使他们依靠自身的力量克服困难、适应生活,最终回归社会。

回家和回归是两个不同的救助目标。回家就是仅仅把儿童送回原籍、回到家庭,而后儿童还会有流浪的可能。而回归就意味着流浪儿童不仅回到家庭,为一种主流社会所接受,并且也得到了心灵的归属和回归。实施对流浪儿童的救助,不仅仅是让他们回家,而且要让他们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回归。然而,目前救助管理工作人员扮演的主要还是管理者的角色,所遵循的救助方法和价值理念在很大程度上主要停留在以前收容遣送模式上,服务的理念明显欠缺,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业务知识包括社会工作、心理学的培训,从而提高救助工作质量。尤其是在现有救助管理工作人员队伍欠缺的情况下,通过适当引入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既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其人手不足的问题,还可以创新救助方式,提高服务质量。

作者单位:安庆师范学院人文与社会学院

作者简介:安民兵(1978― ),男,安徽六安人,安庆师范学院人文与社会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青少年社会工作。

参考文献:

[1]程福财.我国流浪儿童救助政策:反思与重构[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2]薛在兴.社会排斥理论与城市流浪儿童问题研究[J].青年研究,2005,(10).

上一篇:推进阿克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考 下一篇:中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现状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