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辅助物理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时间:2022-07-22 12:13:03

信息技术辅助物理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现代社会是个信息社会,人们在不断的学习获取信息时要学会运用各种手段,而信息技术就是一个重要的手段,随之而来信息技术也被大量的运用于教学。随着信息技术逐渐走进课堂辅助教学, 它以其直观、生动、形象的文字、声音、图片和动画等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使物理教学内容化难为易,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有助于学生掌握重点、突出难点,启迪思维,引发兴趣,进而巩固知识,发展能力和提高素质。

一、在情景创设中巧妙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说过:“兴趣是创造一条欢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学中,教师注意创情、激情、将师生情感融于学生的认知活动过程中,就会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促其较快地掌握知识,发展智能。俗语说:“不怕学不好,只怕不想学。”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索和研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形象,是人们的主观勇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可有效地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并渗透学习目的性教育,这样创设情景引出课题,让学生在充满兴趣的情绪下,愉快地进入新课的学习,自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授“运动与静止”一节时,教师可先由杨利伟乘坐神州五号飞船的场景提出问题来引入,如何发射上去,如何环绕地球运转的动画来开场,还可以插入真实的镜头、图片,这样就会让学生对本节知识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同时也达到了爱国主义精神教育的目的。

二、运用信息技术直观模拟演示物理实验,突出物理教学重点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物理知识都是通过观察实验,经过认真的思索总结出来的。物理学习若离开了观察和实验,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纸上谈兵。物理演示实验具有形象真实、生动有趣的特点,能为学生在形成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规律前营造出活生生的物理情景,使学生感受倍深。学生通过物理演示实验看到了物理现象、物理事实的真实性,但由于受到教学时间、空间或现实条件的限制,实验的观察或操作有时无法达到教学要求,这样重点不能突出。

例如视觉暂留现象等物理现象微弱,呈现的时间不足,现象稍纵即逝,微观领域中的物理现象等,学生来不及细致观察,不能马上发现问题的本质,没有独立思考的过程。而如果借以计算机的帮助,用摄像机或设计flas把演示实验的现象录制下来,重放、慢放或者放大,甚至是模拟实验现象的关键部分,并依据需要,把长时间的过程缩短,或者把变化的瞬间拉长、展开,再现物理过程,这一切都有利于学生对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物理状态的观察和分析,从而弥补演示实验的不足,给学生产生不可磨灭的印象。

三、运用信息技术辅助学生自主实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现在的学生的自主实验,从器材到实验步骤及表格设计都有教材,按一定的模式制定,对教师来说当然省事了,但不利于学生创建思维的培养。所以,对学生的分组实验,在帮助学生掌握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允许学生自选器材、自定实验步骤进行实验。

例如在电学实验教学中,由于存在客观因素,电学实验连错电路就会烧坏元件,会造成不必要的财产损失。在以往的电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讲完画好的电路图,学生只须按图画,并且教师强调必须按照电路图来连接,不能使学生有独立的思考;且许多电路未接之前,教师就分析了连错电路有什么效果,会烧坏什么元件,经教师讲解,有许多没有理解深刻的学生有了一个概念,那就必须按老师的电路连接,偶尔有的学生连错了电路烧了元件,只有害怕的分儿,哪有心思去做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效果。在实践考试中也就出现连图题或错误分析试题,学生凭脑子想象很难有深刻的效果。信息技术的介入,可以更好地开展学生自主实验,加上多媒体本身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多媒体辅助学生自主实验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佳手段。

四、运用信息技术演示在实际环境下无法完成的实验,突破教学的难点

有的物理实验现象,由于受到环境,时间,空间及实验条件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和限制,是根本没有办法演示给学生的。而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模拟实验,就轻易地创建了虚拟物理实验室,“补偿”无法演示的实验。同时能让学生对没办法体验到的实验,补充感官认识,抓住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和变化过程,明确其产生、变化的特点及其条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把思维具体化,变抽象为直观。

例如在介绍“原子的组成,核的裂变、链式反应”等,学生能通过动画模拟演示,清楚地理解具体现象的物理情景、过程和实质。

五、运用信息技术将实验静态过程动态化,易于建立直观印象

物理教学中很多实验现象是静态的图,物等,对学生来说不易看到明显的实验现象,物理概念不易建立,而将静态的图、物变成动态的过程,使学生获得连续动态形象的感性材料,再将声象效果综合起来,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感知;另一方面能帮助学生建立概念。

例如:分析斜面上物体对斜面的弹力、弹簧枪的弹簧对子弹的弹力等,我们利用自制flash课件将难于观察的微观物体形变设计成多个画面,然后多个画面连续播放,使学生看清了形变过程。

六、运用信息技术演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物理课堂教学中有很多公式,如果不知道形成过程就无法理解及运用,所以物理学中的一些公式,一定要展示其形成过程,通过信息技术演示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规律,就能使一些抽象的概念形象整理提供化、具体化,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

可见, 信息技术能够形象、直观的展示物理现象,呈现给学生一个五彩缤纷的物理世界,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增加物理学习的趣味性,体现物理世界的奥妙。教师可以通过使用课件,促进师生互动、师生与课件互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另外还能将某些抽象的问题形象化、直观化,能够极大的提高课堂效率。总之,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整合,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上一篇:浅议数学课堂中的德育渗透 下一篇:手球守门员专项训练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