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报的非受众策略

时间:2022-07-22 11:32:31

【前言】都市报的非受众策略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由此,都市报非受众的对象就是不能接触、不想接触、接触不到都市报信息的人群。 都市报如何看待非受众 非受众是都市报最大规模的可开发读者人群。城市的农民工、文盲和半文盲市民、农村地区的农民……上述非受众实际上是社会最底层的弱势群体。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表明...

都市报的非受众策略

什么是都市报的受众

受众,被认为是某个媒介渠道、某类媒介内容或表演的读者、听众或观众,①简而言之,也就是接触到媒介信息的人群。非受众,就是不会接触到媒介信息的人群。都市报的非受众,就是不会接触到都市报信息的人群。我们从三种信息障碍因素来理解都市报的非受众:

没有能力接触都市报信息的人群。报纸需要具有一定文化水平才能阅读,所以那些没有能力接触都市报信息的人群,就属于非受众,比如不识汉字的外国人、工作繁忙的农民工和城市里的文盲、半文盲群体等。

对都市报没有信息需求的人群。传播学学者卡茨的“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受众接触媒介的动因在于满足他们的信息需求。所以那些虽然是都市报的目标受众,但对都市报没有信息需求的人就是非受众,比如那些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精英分子,其本身有能力接触到足够的专业性媒介信息,不用看都市报。

不在都市报发行覆盖范围内的人群。都市报面向都市发行,农村地区是都市报发行渠道覆盖不到的,农民人群就是非受众。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算农民人群有钱、有文化,没有报纸卖就读不了报纸。再者,我国都市报发行大多局限于报纸所在城市及周边区县,不在这个地理范围内的其他城市市民也属于非受众。

由此,都市报非受众的对象就是不能接触、不想接触、接触不到都市报信息的人群。

都市报如何看待非受众

非受众是都市报最大规模的可开发读者人群。城市的农民工、文盲和半文盲市民、农村地区的农民……上述非受众实际上是社会最底层的弱势群体。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表明,农村人口为67415万人,占总人口的50.32%,②可以说是都市报最主要、最大的非受众。市场经济让媒介成为了城市的媒介,农民人群受教育水平低、生存环境落后,他们的媒介素养不高,媒介接触滞后且单一。在信息爆炸、媒介泛滥的今天,一家都市报就算有30万份或者300万份的发行量,相对于几亿人的农民人群也是对比悬殊的。农民等非受众对媒介话语权的需求很强烈,他们的生存现状作为巨大的信息来源有待开发。

非受众是都市报潜在的广告诉求对象。调查显示,在印刷行业,销售收入占总收入的1/3,而广告占了2/3。媒介就是在从事一种“把观众交付给广告商的工作”。③广告商感兴趣的不是都市报的新闻价值,发行量背后的受众才是他们的广告诉求对象,是商业利益来源。受众看新闻,不一定看广告,但广告可以吸引非受众。以大型都市报兴起的分类广告来说,调查发现,在美国很多大中城市,分类广告都是报纸巨大的财源,吸引各种读者,甚至整天接触高端财经新闻、不屑接触都市报新闻的银行家,也会关注报纸上某个商场的优惠信息,成为报纸的“广告受众”。都市报的非受众总量巨大,广告市场开发前景广阔。

城市化进程加快了非受众转化为受众的进程。城市化进程让城市的媒介生态环境吸引更多的非受众转化为受众。以重庆为例,重庆市长黄奇帆2010年表示,重庆力争10年内完成1000万农民转为市民的目标,加上现有市民1000万人,最终达到2000万城市人口。城市化让农民进城,同时伴随着城市各项职能的发展和完善,市民生活水平的上升,也将促进他们媒介素养的提高,让以前没有接触过都市报的他们能够接触到,并增强自己的媒介话语权。以《重庆晨报》为例,这个号称日发行量40万份的都市报,面对重庆主城区约700万市民,市场前景很大,未来2000万的市民总量,将会是报社广阔的发展空间。

都市报应对非受众的策略

国际报纸发行协会执行总监厄尔・威尔金斯曾说:“报业有一种无视消费者市场的文化。它更关注报纸内部,以产品和销售为重点。从不听取市场意见,从不进行调查,仅通过满足内部需要来提高销售量。”④非受众是都市报的外部需要,需要采用一定策略来正确应对:

新闻资源开发要兼顾非受众的话语权。都市报面向都市发行,农民人群等非受众,因为商业价值低,其媒介话语权就被弱化、甚至被剥离了。现代媒介,要打破阶级划分,细分受众市场,研究非受众,增加弱势群体的话语权和知情权,展现他们的切实利益诉求,展现他们的生存风貌,才能赢得这一部分人群的支持和认可,取得更大发展。2005年春节,《宜昌日报》推出一整版的《农民进城打工服务线路图》,农民工争先恐后地传阅,赞不绝口。平时该报日发行6万份,当天却销售10万份,可见非受众带来的巨大效益。⑤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发行渠道要覆盖非受众。传统意义上的都市报发行主要是报亭售卖和家庭、单位征订配送,在媒介融合的今天,部分都市报衍生出了网络电子版、手机版、电视播报版、广播播报版等图像、声音多元形式,也带来了发行方式的多元化。比如,《扬子晚报》在安徽设立印刷点,让江苏和安徽的读者同步阅读新鲜出炉的报纸,把安徽的非受众变成了受众。中国部分农村地区正在启动村村通网络工程,可以让村民通过网络看报。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买不到都市报,报社可以联合工会、企业配送报纸到工厂、工地。都市报还可以联合通信公司、广告商,通过手机报、短信等方式,向农民人群农民工招聘、农药化肥促销、天气预报等信息。这些措施,都可以吸引一部分非受众转化为受众。

地理和人口分销的营销手段也可以重组非受众为受众。世界报业协会总干事蒂莫西・鲍丁认为,受众需要媒介为他们奉上信息。都市报的发行可以基于报纸内容进行地理分销和人口分销:地理分销就是报纸针对特定城镇或者农村地区相关信息;人口分销就是报纸针对特定人群比如外籍人士、大学生、青年农民工等群体相关信息――细分市场,把报纸发行到曾经到不了、看不到和不想看的人群手中,把那些非受众转化为受众。比如,《南方都市报》的口号是“南都,无处不在”,他们在多个城市制作发行多个读本,覆盖到一线、二线城市乃至港澳地区――通过将外地报纸本地化,把当地市民变成自己的受众。

结语

即使一份成功的都市报,拥有了30%的市场份额,还有70%的人群不是它的受众,是非受众。非受众对于都市报而言不是潜在受众,不是马上就能转变为受众的人群,但是,一个群体面对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加之自身社会阶层的改变,成为某种媒介受众的身份也在转变。研究非受众的信息需求,采取策略吸引非受众、转化非受众为受众,将给都市报带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注释:

①丹尼斯・麦奎尔:《受众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EB],中国政府网,2011-04-28

③大卫・克罗图威廉・霍伊尼斯:《媒介・社会――产业、形象与受众》[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④克莱尔・戈夫:《传统报纸要改改了》[N],《金融时报》,2003-11-07

⑤杨丁香:《论开发非受众资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第29卷第2期

(作者单位:四川外语学院研究生部)

上一篇:新闻写作的散文化风格 下一篇:“哥”“叔”校长有些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