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患者为主导的护理干预对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

时间:2022-07-22 10:43:24

以患者为主导的护理干预对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

【摘 要】目的:通过对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焦虑情绪的护理干预,消除患者不良心理影响,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方法:将2011年9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100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以患者为主导的护理干预,观察5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在干预前后进行调查。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及SDS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及SDS得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其中干预组下降趋势更明显[SAS得分:(26.78±6.45)分比(52.98±6.78)分;SDS得分:(16.56±7.98)分比(38.16±4.38)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0.03,10.30;P

【关键词】护理干预;胃肠出血;焦虑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267―02

消化道大出血是消化道疾病较严重的一种并发症,也是临床上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由于起病急、出血量大、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患者常存在焦虑、恐惧、悲观、失望等心理问题,这种焦虑心理不仅影响患者心理健康,同时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因此,针对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焦虑情绪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帮助患者安全的度过危险期,早日康复。本研究就以患者为主导的护理干预对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进行探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2011年9月至2012年10月都江堰市医疗中心消化内科收治消化道大出血患者l00例,男89例,女11例,年龄38~88岁,平均(69.6±1.2)岁,均有消化道基础疾病,其中消化性溃疡68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19例,其他疾病l3例。人组标准:(1)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焦虑、抑郁障碍诊断标准;(2)排除脑器质性疾病及其他严重躯体疾病、酒精和药物依赖等。将100例患者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止血、补液、对症治疗及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以患者为主导的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职业、受教育程度、药物治疗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方法,给予患者讲解疾病知识,治疗方法,正确指导患者及家属认识疾病复发的征兆,比如监测患者体温、脉搏、血压、尿量,观察大便的颜色、皮肤、甲床色泽,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一旦出现大出血及时送医院抢救治疗,并且在运送过程中使患者平卧休息,并抬高下肢,以保证脑部供血;呕吐时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尽量使患者放松,消除紧张等情绪。保持病房环境安静和床单位的整洁,减少不良刺激。每日病房定时开窗通风,保证空气新鲜。各种抢救仪器设备摆放整齐,报警音及时消除。及时清理患者的呕吐物和排泄物,更换带血渍的床单、被褥和病员服。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以患者为主导的干预方法。由4年以上工作经验,业务知识丰富的高年资护士对干预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3次/周,每次30 min以上,观察5周。(1)摄入性会谈[1]:以体贴患者的态度了解患者的心理反应,评估患者焦虑程度,告知患者及家属干预的方法和目的,取得其信任和配合。(2)以患者为主导心理干预:我们通过主动询问患者主诉,鼓励其倾诉,及时了解患者的焦虑程度和原因,及时有针对性的给予心理上的支持。总结其原因:一是由于对本病的认知缺陷,从而产生焦虑、恐惧心理;二是头晕、活动无耐力等躯体不适,对生活质量造成的影响。针对引发患者焦虑、抑郁的问题,护士采取以患者为主导的干预模式,以个体为单位,鼓励患者说出内心感受,耐心听取患者倾诉,设身处地的帮助患者解决问题,鼓励和诱导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和自身健康状况,重建自信心,特别指出焦虑、抑郁对疾病的影响。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禁食的必要性和期限等问题,从正面、积极的角度去逐一进行解答,避免使用消极的用语,鼓励患者勇敢面对疾病,增强治疗信心。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及时帮助患者调整心态,保持乐观。(3)行为干预:教会患者有效的放松技巧,有效的放松技巧能舒缓焦虑,如放松疗法、森田疗法、肌肉放松疗法深呼吸运动等[1]。

1.3评价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2]。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抑郁情况进行评价。(1)焦虑自评量表(SAS)。SAS包括20个项目,分为4级评分:l分:没有或很少时间;2分:小部分时间;3分:相当多的时间;4分: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将20项得分相加得出总分,再根据标准分换算表换算为标准总分,SAS标准分≥50分为阳性划界分,分值越高,表明精神状况越差。(2)抑郁自评量表(SDS)。SDS由20个陈述句和相应问题条目组成;每l条目相当于1个有关症状,均按4级评分。20个条目反映抑郁状态4组特异症状,包括:①精神性情感症状;②躯体;③精神运动;④抑郁的心理障碍。SDS标准分≥50分为阳性划界分,分数的高低反映人群的精神状况。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l7.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

2 结果

2.1两组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见表l。两组患者干预后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性下降,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本文结果与李翠和刑清梅[3]、宋晨等[4]研究结果相似,提示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存在严重的焦虑或抑郁心理,这可能与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时,患者出现心慌、心率变快、血压下降,使患者面临死亡风险,引起巨大的生理、病理变化,产生强烈刺激,引起心理障碍一出现抑郁等症状有关。抑郁可使大脑-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等活动增强,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使消化、内分泌器官功能亢进,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加重上消化道出血病情或延缓其治疗进程。上消化道出血、抑郁等情绪两者互为因果,严重影响患者心身健康[4]。当患者出现消化道大出血时,护士除应守护在床边积极抢救用药以外,还应给予心理安抚,及时清除血迹、呕吐物,减少患者感官刺激,抢救工作、治疗操作动作娴熟,忙而不乱,增加患者的信任度,减轻紧张情绪。

以患者为主导的干预模式是指在患者入科进行了常规疾病宣教后,就患者最关注和焦虑的问题进行访谈式调查,开展健康教育时要抓重点,首先讲解患者最关心的问题[5],针对问题对患者采取干预措施,不再是传统填鸭式干预模式。患者可以主动获取,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主导地位,也避免了程式化的干预模式给患者造成的机械、刻板的影响,护士通对患者有针对性的宣教了解了患者的疑虑,并给予疏导,在实施过程中注重患者的身心感受[6]。杨芳和任蔚虹[7]的研究也表明,患者获取的疾病相关知识越具有针对性,缓解焦虑的效果越明显。

以患者为主导的干预模式需要护士在与患者的沟通和护理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护士需要具备丰富的业务知识和沟通技巧,因此,开展以患者为主导的干预模式的过程之中需要护士不断学习以拓展知识面,同时也锻炼了护士的沟通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护士的整体素质。综上所述,消化道大出血是临床上常见急重症,要提高疗效,护理质量至关重要。护理人员必须深入了解患者需求,制定以患者为主导的护理干预模式,减轻患者对疾病的焦虑、抑郁情绪,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促进疾病康复。

参考文献:

[1] 肖继明,徐军,缪东培.冠心病患者伴焦虑抑郁的心理干预.医学研究生学报.2011,9(24):927-929.

[2]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 生杂志.l993:160-204.

[3] 李翠,刑清梅.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心理状况调查.中华医药学杂志,2003,2(4):66.

[4] 宋晨,郭强,丁小容,等.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焦虑分析.护理学报,2009,16(10):70-72.

[5] 余茂琼,王英,曾丹,等.急症留观患者健康教育认知与需求调查分析.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1(25):106.108.

[6] 王荣茂,卢洪超,陈萌.心理干预对大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焦虑水平及术后恢复的影响.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3):5575,5576.

[7] 杨芳,任蔚虹.针对性信息支持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围手术期疾病不确定感及焦虑状态影响的干预效果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3):19-22:

上一篇:英语会考写作题型复习对策 下一篇:《恐怖之夜》艺术魅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