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辅导员工作角度谈大学生食品安全的预防策略

时间:2022-07-22 06:26:56

从辅导员工作角度谈大学生食品安全的预防策略

【摘要】食品安全教育是高校安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频发的高校食品安全事故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科研和生活秩序影响着广大师生身心健康和校园的和谐稳定。本文主要从辅导员工作角度出发,探讨建构高校大学生食品安全教育预防策略。

【关键词】辅导员工作角度 食品安全 预防策略

一、当前高校食品安全的现状

当今市场经济给我们带来了极其丰富的物质产品,提供了多样化的服务,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食品的要求已不单是吃得饱,更多的是吃得好,吃得健康,然而食物中毒又是校园食品安全中最突出的问题。据我国卫生部公布: 2011年我部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共收到全国食物中毒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189起,中毒8324人,死亡137人,涉及100人以上的食物中毒事件9起,重大食物中毒事件2起。与2010年网络直报数据相比,食物中毒事件的报告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减少14.09%和25.54%,中毒人数增加12.75%。其中学生食物中毒事件30起,中毒1901人,死亡1人。学生食物中毒事件的报告起数和中毒人数分别占全年总数的15.87%和22.84%。其中25起发生于学校集体食堂,中毒1682人,无死亡。与2010年相比,发生于学校集体食堂的食物中毒事件的报告起数减少1起,中毒人数增加9.15%。严峻的形势引起了上到国家政府,下至普通百姓的高度关注。当代大学生大部分都是住校.离开了父母独自学习和生活,使他们感受到了期盼已久的自由,饮食起居也不再受家长的安排和管束。面对这一转变,他们此时更容易忽视食品安全隐患,消费的随意与自身食品安全常识的缺乏可能会危害到自身健康。

二、当前高校大学生食品安全教育的难点

食品卫生安全方面存在着食品卫生安全意识不强, 重视不够。据统计我国大学生安全教育课开设的高校不多,有的仅仅是把把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放在《形势与政策》课或由辅导员组织主题班会中进行讲授,未把食品安全教育课纳入教学课程体系,这显得内容单调,形式单一,不利于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普及和安全意识提高的需求。

由于高校历年来逐年扩招,造成高校结构性失衡,由此产生了一方面高校后勤保障体系发展滞后,设备陈旧,供给不足,学生选择性不大,不能满足广大师生在消费观念和消费需求上吃好、吃舒服、吃放心,对饭菜质量、就餐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食堂经营者应把食品安全放在第一位,确保消费者放心用餐;另一方面,造成高校师资结构、生师比例的失调,教师工作负荷大,影响了高校大学生食品安全教育在深度和广度的开展;

高校周边无证照经营现象普遍,食品卫生法制观念淡薄,缺乏应有的鉴别食品卫生质量的知识和技能, 在经济利益的驱动和获取最大利润的本能要求,往往会采购一些价廉质次的食品原料予以加工使用。围绕高校周边的流动经营户较多,多为小吃零食,食品来源没有保障。作为消费者的大学生由于自我保护意识差,被经营者采取各种有奖促销等方式吸引消费。一些散装、袋装食品缺乏必要的冷藏或恒温保存设备,经常露天摆放,导致食品在保质期限内就已经变质却不易发现。

执法合力不强,监管压力较大,执法效果不明显。校园周边无证无照小食品经营者多属小本生意,流动性强,监管难度大,取缔后容易“卷土重来”,反弹现象严重;小食品包装、三期、认证标识、厂名厂址存在的虚假表示和标示难以认定。一些小食品经营店的总货值仅有几百元,进货渠道由过去的进城批发转变为现在的流动车送货上门,食品经营户未能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一旦出现质量问题追根溯源比较困难。

三、开展大学生食品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我国食品安全教育界定为:为了防止、控制和消除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预防和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食品的生产、流通、消费以及监管环节中,有目地引导食品安全的参与者接受食品安全知识和食品安全法律,并按照法律规范行为的活动。大学生作为其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经历了从父母衣食住行全权包办到一切需要自理的转变。消费的自由和自身食品安全辨别能力薄弱可能会导致他们忽视食品安全的问题。另外,学校是人口密集的场所,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其后果不堪设想。为保障大学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必须尽快开展大学生食品安全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食品安全意识,此举意义深远。

四、开展高校食品安全教育的预防策略

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民族的希望,做好大学生食品安全教育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包括政府、学校、食堂等相关部门和人员认真履行其相应职责,共同努力保障大学生饮食安全,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技能,提高大学生的食品安全防范意识。下面本人从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角度出发对当前高校大学生食品安全教育提几点建议:

呼吁高校构建校园食品安全长效管理机制,成立校园食品安全教育领导组织机构,制定和建立校园食品安全管理规定及校园食品安全事故处理应急预案及运行机制,强化校内食品供应体系及校园周边食品的监督和管理,严格把关,严格监控,强化监督。

强化大学生食品安全教育,将食品安全教育融入课程教学课堂之中。教学是学生接受教育最基本、最主要的渠道,本校在食品安全教育融入课堂教学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实践,将食品安全专题纳入到必修课《形势与政策》教学计划中,让学生了解目前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掌握食品安全相关常识、了解我国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出路有哪些;今年将开设公共必修课《大学生安全教育文化》课,正式将大学生食品安全教育纳入《大学生安全教育文化》课程教学计划体系中,通过自主选课让对食品安全和饮食营养感兴趣的学生能接受系统学习.帮助他们树立科学饮食观,以科学的理论和实践指导食物消费。

积极创建高校大学生食品安全文化环境和氛围,利用新闻传媒、校内外网络平台、校园广播、宣传栏等渠道加大宣传,营造气氛,以全国食品安全周为契机、以社会食品质量安全热点问题为主题、利用宣传栏、网络平台等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教育学生生活中应当如何选购食品、如何科学安排饮食,发生了损害消费者利益事件是应如何投诉维权等,从而增强食品安全意识、树立健康科学的消费观念、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印发食品安全教育宣传小册子。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高等教育更强调“自我教育”,体现学生在教育过程的主体作用,重视引导学生自觉地参与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教育活动中来。根据大学生的特点编写用于学生食品安全教育宣传小册子,将它作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加强食品安全的意识。

积极开设大学生食品安全科普教育第二课堂。开展大学生食品安全教育要注重形式的灵活性和多样化.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如举行学术讲座、主题班会、学术研究、网络论坛(QQ、微博及博客等),大学生美食文化节,大学生聚吧(专门提供给大学生生日聚会的场所)等。通过专家深入浅出的讲解及学生多形式多样化的参与,增加学生的食品安全常识,影响学生的生活饮食习惯;把大学生食品安全教育学术研究纳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开展学术研究,达到变害为利的目的;开展知识竞赛,通过竞赛营造一个“人人关心食品安全,从自我做起”的校园氛围,也可使学生在竞赛中增长见识;指导学生主动参与食品安全教育的宣传工作,进社区、进农村等.让学生充当教育的主体,为社会做出当代大学生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杜殿虎.论高校食品安全机制优化的路径选择[J].经济研究导刊,2012.

[2]张英,何帆.大学生食品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及路径分析[J].百家论坛,2003.

[3]王富刚.浅议高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的管理与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10.

上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中绽放生命教育之花 下一篇:探索新课程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