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教育的秘密

时间:2022-07-22 05:37:33

电商教育的秘密

电商在中国的发展可谓如火如荼,但其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于是,电商教育应运而生。在这个全新的领域,“江湖大师”难以跻身其中,“学院派”的教授们“拿着过时的教材照本宣科”,不但培养不出电商人才,还会因为教育的不当,给行业添乱。日前,人称“老邢”的派代商学院院长邢孔育以及众多电商界知名人士接受网络导报记者专访,详解了电商教育的现状以及困境。

靠谱的老邢

国内的电子商务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电子商务的发展,也降低了电子商务的含金量。因此,进行电商教育势在必行,老邢创办的派代商学院就是其中一个。

“老邢这个人比较靠谱。”

说这话的人是一位名叫陈川尧的小伙子,尽管很年轻,但今年已经是他在派代工作的第五个年头了。他是派代的一名技术开发工程师。2007年年底,他和老邢偶然相遇,谈了一个小时之后,感到老邢这个人很有想法,随后他便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到了派代。当时,派代总共才四、五个人,但现在,派代已经有四五十名员工。

认为老邢比较靠谱的,还有电商界的众多知名人士,比如酒仙网CEO郝鸿峰、露迪玛丽莲CEO樊卫江、好乐买CEO李树斌……

他们口中所说的这个“老邢”并不老,刚过不惑之年。老邢大名叫邢孔育,是派代网总裁、创始人及派代商学院院长。圈内人,包括派代的员工,都习惯将他称作“老邢”,“老”更多的是一种对他资历的认可。

仔细算来,老邢从事电商行业的资历还真有点“老”,从2001年涉足电子商务到现在,十多年弹指一挥间。

在老邢介入电商领域之前,中国电商B2C领域中,当当、卓越已经在1997-1999年的第一波浪潮中初具雏形,麦考林、5173等电商也在2000-2002年的第二波浪潮中崭露头角。之后,京东商城、红孩子、凡客诚品、好乐买等电商也携巨资强势介入,并取得傲人业绩。

与此同时,国内的电子商务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诚信危机、竞相烧钱、恶性竞争、人才匮乏、后续服务不匹配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电子商务的发展,也降低了电子商务的含金量。

但电子商务的发展已经不仅仅是电商行业的事情,也关涉到国计民生。“在全球范围内,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不仅改变了社会生产方式,而且对经济结构的调整,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促进电子商务良性发展,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对电商从业者的培训教育即是其中之一。

在接受网络导报记者专访时,老邢说,大概在2008年左右,他感觉“B2C的门槛已经比较高了,行业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思考再三,他并不想勉强自己。“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固然是一种儒家积极进取的思想,但商场如战场,需要考量各方面的条件,老邢并不想让自己陷入泥牛入海的境地。他决定战略转型,换一种活法,“我更具备做派代商学院的条件,因为这样能看到整个行业发展的脉络和机会。”

战略和细节相结合

为了不让学员付出太多的“学费”以及时间成本,有必要在课程设置上既提供“成功”的经验以资借鉴,并对“失败”的教训加以分析。战略和细节结合,道与术相融。

2010年11月,经过近两年的筹备,派代商学院正式创立。老邢由衷地感慨:“十年来,看着无数的电商企业起落浮沉,进进出出,感慨颇多。这期间,无数的企业花着不菲的学费在重复前人走过的弯路,有的甚至血本无归,黯然退场!”老邢的目标,就是聘请电商业界做得好且讲得好的CEO或高管为讲师,为有志于电商事业的学员提供最新的“实战”干货,并搭建一个学员交流的平台。简而言之,就是:“听过来人的经验,少走弯路!”

对此,酒仙网CEO郝鸿峰深有感触。他向网络导报记者表示,他们是“从传统生意过渡到电子商务的,之前并不懂,瞎摸索。”而且,“国内并没有成功的案例可以学习”,但郝鸿峰并不想为此付出太多“学费”以及时间成本。

不过,学习从来就有两个角度,一个是借鉴“成功”的经验,另一个就是吸取“失败”的教训。既然派代的讲师里有业界做得最好的电商企业,也会提供前车之鉴,为什么不去讨教讨教呢?

郝鸿峰说:“2009年冬天,我们派了两个副总裁到派代学习。当时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但后来的学习效果,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期望。”

随后,2010年春天,郝鸿峰也亲自到派代进修了。他看到了效果,“数字是最有说服力的。去学之前,我们每天才300单,到了一个瓶颈,上不去。学了之后,就达到3000单,最高的时候,达到2.8万单。我们用了一年的时间,从一个电商的门外汉成长为行业第一品牌。”

郝鸿峰对派代的评价带有颇多溢美之词,不过,在老邢看来,商学院的全部秘密无非就是让学员“少走弯路”。怎么样才能少走弯路呢?那就是:“告诉他们,不同阶段会有什么样的坑等他去跳!”这还比较笼统,再具体一点:“对于新手,需要告诉他的是在启动阶段可能会让他付出巨大代价的事情,比如系统的选择。有的人可能贪大求全,拼命在前期投入,他不知道前期投入越多,他的耐心就越有限,渴望回报的心就越急切。”

基于这种心理,商学院不但开设有针对电商CEO的特训班,也有针对高管的“全网营销”课程,前者是解决CEO的宏观决策问题,后者则是解决高管的执行问题。同时,这两类人群的授课内容区别很大。老邢说,要根据角色来定位课程。“比如,称职的CEO要对整个行业有全局把握,公司目前在行业处于什么位置,他要做什么,有多少资源,具体事情安排谁来做等等,他必须通晓人才架构和市场。对他们的培训,‘道’占80%,‘术’占20%。而其他班级,层次不一样,‘术’的成分就要多一点,要在具体事情上指导。”

这种精心的课程安排,用郝鸿峰的话说,是“战略和细节相结合”。

减少试错成本

派代的成功之处,不仅仅在于让学员对整个行业有个全面了解,更关键的是让学员之间也有很好的互动,促进行业内部信息对称,少走弯路。

老邢发现,来派代学习的,既有传统企业,也有缺乏经验的新手。在传统行业中,从事服装服饰、家具等感性商品经营的居多,占到大半以上,而从事图书、家电等标准类物品的则比较少。究其原因,可能与市场格局已经定型有关,也与消费者的购物心理有关。

不过,同样是来学习电子商务,不同企业的心态并不一样。老邢说,大体有三种情况:一种是自身已经活得比较滋润,只是在寻找电商机会;其二是本身认同电商,欲在电商阵营中占有一席之地;最后一种,就是被逼无奈、走投无路者,比如做外贸、贴牌生意的。

罗莱家纺是国内最早涉足家用纺织品行业、并已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家纺企业。该公司电商运营部刘阿梅经理对网络导报记者说,他们公司已经有十多位高层工作人员参加过派代的培训,“其中包括公司董事长薛卫成以及5个副总,接下来还会继续派人参加学习。从管理人员的快速入手来看,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刘阿梅认为,派代的成功之处,不仅仅在于让学员对整个行业有个全面了解,方便了领导与下属的沟通,更关键的是,派代的学员回炉班、同学会等后续活动也让学员之间有很好的互动,“学员各有各的经验,都在探索,我们今天碰到的问题可能是人家昨天碰到的,别人明天碰到的问题也可能是我们今天经历过的,所以学员之间的互动,不但能相互提高,而且也能促进行业内部信息对称,避免走弯路。”

派代的学费并不便宜,短短3天,CEO特训班就收费3万元,“全网营销”也将近2万元。在刘阿梅看来,这不算学费,而是“能减少试错成本的投资”。她打了个比方:“你原本打算花100万砸广告,但和他谈了之后,发现只投20万就够了。”何况,在她看来,派代提供的“实战干货”是企业最为看重的。

“露迪玛莉莲”CEO樊卫江则对记者表示:“线下发展速度赶不上线上。同样的投资做同样的事情,如果线下要4年,那么通过线上来做,1年就够了。”这个时间差还意味着“快鱼”一旦犯错,后果将是致命的。“如果对电商没有足够清醒的认识,将无异于盲人骑瞎马。”

樊卫江当时纠结于到底是做渠道品牌还是自建官网经营自有品牌。在派代学习之后,他最终确立了发展方向,主攻做淘宝,而非自己搭建B2C平台。“做官网投入比较大,而且我们并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这一说法得到了老邢的印证。老邢认为:“电子商务不是一个独立的生意。所以,如果是一个新手,生意还没有开始,我们会告诉他如何切入,并建议他从平台做起,比如京东、淘宝、拍拍就可以,无需投什么钱,风险也小。”

电商教育的窘局

电商教育几乎是个空白,并且,由于专业性的门槛所在,“江湖大师”难以跻身其中, “学院派”的教授们“拿着过时的教材照本宣科”,不但培养不了电商人才,还会因为教育不当,给行业添乱。

在老邢看来,尽管一个新手也能有收获,但他还是认为学员如果有些电商经验的话,进步会更快,“电商教育是锦上添花的事情。因为电子商务是变化型的。你才做3个月碰到的问题,和你做6个月碰到的问题是不一样的。”老邢强调对实战的感悟。

但是,这种教育并不需要扫地式的轰炸,好乐买CEO李树斌认为,“很多品牌公司的老总不了解电子商务,没有相应的认识。不过,大家最初碰到的很多问题都是比较相似的。所以,你只需要教育其中的一部分,他们就会口耳相传。”

这种“头羊效应”带来的,就是派代声名在外的极佳的口碑。在和记者的交谈中,老邢和派代的员工也一再强调这种口碑宣传的优势。不过,也许派代有点过于依赖这种口碑了,以致樊卫江有点“小意见”:“派代的市场营销比较弱,宣传太少,都是靠口碑。课程也很不错,但不会包装。”

这似乎是派代的缺点或者说困境所在。其实,这也是整个电商教育的一个缩影。

在传统的企业培训中,有两种现象值得拉出来一说。

第一种是江湖派,也可以归结为所谓的“成功学”的翻版。那些自我命名的大师,其实不过是自我包装或者被某个团队包装出来的夸夸其谈之徒,唾沫四溅的煽动演讲中夹杂着连自己都弄不明白的周易八卦、阴阳五行、国学典籍、儒道佛、心理暗示的成分,但华丽的词藻并无法掩饰骨子里的苍白。

第二种是学院派。他们瞧不起前者的江湖戾气而自命清高,但缺乏那种调动现场氛围的魅力。更要命的是,用后玛特CEO雷霆的话说,讲出来的东西不切实际,“空对空”。

电子商务在我国的时间很短,因而,在电商教育这一领域,几乎是个空白,并且,由于专业性的门槛所在,“江湖大师”难以跻身其中,基本上是“学院派”的天下。但他们的水平又如何呢?

雷霆曾经应邀到北京的某所大学讲课,结果非常震惊地发现,“那里的学生学了三四年的电子商务,充其量也就算略知皮毛。他们学的东西都是理论上的,与目前电商的实际情况严重脱节。而且,教授们也不懂电子商务,都是拿着过时的教材照本宣科。”

对此,雷霆不无担忧,因为这样的教育“不但培养不了电商人才,还会因为教育的不当,给行业添乱”。

事实上,在谈到电商教育的重要性时,雷霆用了“迫在眉睫”这样的字眼。他向记者介绍,由于人才难觅,他换助理的速度几乎像走马灯一样频繁。“我们自己也有培训,不过都是限于现学现用。今天教给他的,就是他明天要用的。电商发展太快了,又太浮躁了,企业内部培训的局限性很大。”

即便如此,一旦面临高薪的诱惑,员工的离职势所必然。雷霆举了一个例子:“有个助理在我身边待了半年,人家给他开出双倍的薪资,他就来向我辞职。我说,你现在走还不行,还没学到家,结果他听不进去,还是走了。”

谁来办电商教育?

很多公司并不具备融资、找风投的资质,大家都按相同的套路出牌,没有自己的特点。谁来当头棒喝呢?业界大佬是最佳人选,不过他们没有时间,而且,容易倾向于自己的平台。

事实上,从电商行业的种种现象中就能看出电商教育的紧迫性。

比如,电商企业要想做大做强,争抢头把交椅,除非是资金特别雄厚的,一般都会考虑引进风投来融资,维系其高速发展,A轮刚投完就考虑B轮、C轮。但投资人是要求回报的,这样,难免就会陷入赢利、争抢市场份额的怪圈。

“融资的一个好处是,你融资了,你就能跑得更快,就会有更多的机会。”老邢的语速明显慢了下来,“但是,很多公司并不具备融资、找风投的资质,大家都按相同的套路出牌,没有自己的特点。这种单一的业态也不够健全。”

这种剑走偏锋的直接后果,就是让电商行业出现了泡沫,并导致了电商的“冬天”。在老邢看来,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事情,远比一窝蜂寻求融资更有利于行业发展。而这点,目前还未成为行业的共识。

谁来当头棒喝呢?首选的当然是业界的大佬了。不过,雷霆反问:“马云当然可以,但是他有时间吗?李彦宏也可以,但他有这个时间吗?”

对于派代商学院这样的机构,雷霆还是比较认同的,因为在他看来,它属于“中立的第三方机构”,可以避免某种特定的倾向。“圈子里的人来办,会比较倾向于自己的平台,有利于自己的发展。李彦宏可能会在搜索、优化方面下工夫,马云会在淘宝上做文章。”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老邢也说派代是“全网店商务”,“不服务于某个特定平台”。不过,他也强调,派代与淘宝大学并不相冲突,因为两者是“满足相同人群的不同需求”。

尽管派代的CEO特训班一年才办6期,一次30人,但老邢还是认为,电商教育的市场容量是很有限的,在未来的三五年就没有多大市场了,“让CEO想明白电商这件事,3-5年就够了,如果电商发展快,那么,有3年就够了。但实战层面的培训的时间会长一点,8-10年也够了。”

对此,郝鸿峰并不赞同,他认为中国电商的发展要趋向良性,还需要10年乃至更长的时间,“竞争越激烈,压力越大,越需要明白人来指点。”

“任何一样东西都有生存周期,而且竞争会越来越激烈。电商教育和普通教育不一样,但永远会有新的公司、新的竞争者涌入。”李树斌话锋一转,“不是要求每个公司都去做电子商务。但你可以培养他们电子商务的意识,让他们树立与各种电商平台合作的战略意识,推广自己的产品。从这点来看,市场是巨大的。”

市场盘子到底有多大,一方面是由用户需求决定的,另一方面,也取决于电商教育者自身的努力。所幸,在老邢看来,派代算是找到了“让消费者多付钱的理由”,而此时,不少电商还在继续挥舞着低价促销的利器。

上一篇:iPhone 4S开售 再引抢购热潮 下一篇:《前传》隆重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