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时间:2022-07-22 05:24:22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乌鲁木齐市第五中学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是成功教学活动的关键,其中教师的引导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先决条件,同时也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并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学习兴趣;培养

How in junior high school geography teaching development the study of the student interest

Ru xian gu li

【Abstract】In the stir up of the teaching study interest of high school student of junior high school geography is success teaching activity of key, among them the teacher's leading is development student study interest of precondition, also want to adopt in the meantime variety teaching method, development student study ability, and pass various teaching activity, stir up a student study interest.

【Key words】Junior high school geography;Teaching;Study interest;Development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只有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地理学习中的快乐,才能最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形成一个学习方面的良性循环。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产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呢?

一、精心设计课堂引言

课堂教学的导入,犹如乐曲中的“引子”,戏剧中的“序幕”,起着酝酿情绪,集中注意,渗透主题和带入情景的作用。用生动的描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需要地理老师注重新课导言的艺术性,善于利用情景教学,巧妙地选择地理知识的结合点,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例如,在讲到“时区和日界线”这一地理知识的时候,为了让学生一开始就对课堂教学内容产生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举这样一个例子:有一个怀有双胞胎的孕妇乘坐海轮由西向东航行,在接近日界线的时候,生下了一个男婴,越过日界线又生下了一个女婴,先出生的当然是哥哥,这一天正好是2013 年 1 月 1 日,而后出生的妹妹是在日界线的东侧出生的,日期是 2012年的 12 月 31 日,妹妹的生日却比哥哥的生日大一天,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这节课的内容“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只要我们认真学习这堂课的内容,就会知道准确的答案。通过这样的导言,不仅能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又能寓教于乐地创设欢乐的地理课堂气氛,让学生带着悬念进入渴望求知的角色,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充分展现地理教师的个人魅力

初中生的学习往往带有强烈个人感彩,对任课教师的喜欢与否,在一定程度可以影响他们的学习状态,那么这就要求地理教师更要加强自身人格魅力的提升,例如:运用高超,精湛的教学技术:幽默风趣,具有号召力的语言表达:赏心悦目的板书:形象逼真,生动活泼的版图等。如果你能用几分钟的时间在黑板上画出一副形象逼真的世界地图,那么,学生肯定对你佩服得五体投地。另外,初中生的思想处在一个分水岭,他们更需要我们去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那么,我们应该用心灵去关心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经历体验,家庭等方面,成为他们生活上的良师益友,学生自然就会感激你和喜欢你,从而“爱屋及乌”的喜欢地理课程。

三、恰当使用直观教具

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十分广阔,其内容涉及到多种学科,因而必须借助于直观教具,将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示在学生们面前,才能引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教具。通过地图,学生可以直接获取到大量的地理知识,而初中地理课本中的插图与地理图片,则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幅好的插图与照片,能够达到以图释文和图文结合的目的,同时还有助于增进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理解,全面扩大学生的地理视野,激发初中生的求知欲望,发展学生的全面思维能力。比如,在学习非洲气候时,学生对于热带草原气候缺乏足够的认识,无法区分出干、湿两季的特点。教师可以用“热带草原景观图”来指导学生观察两季自然景观的差异:湿季的特点是草高茂盛,稀树青翠,动物成群;而干季的特点是草类凋零,动物迁徙,草原上一片枯黄荒凉之景。通过观察挂图,还能联系到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规律,让学生了解到,处于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控制下,湿季受到的是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因而降水丰沛;而干季则受到信风带的控制,降水比较少,从而让学生理解干、湿两季交替的原因。

四、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指出:“认识本身就是一种最令人惊讶、诧异和感到神奇的过程。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能激起高昂而持久的兴趣。”但是,只有空洞的理论和说教,不接触事实和现象,学生就很难进入认识过程,就不能体验到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的乐趣,也就不能产生求知的兴趣。教学过程中,应广泛联系实际,给学生提供接触地理事实和现象的机会,使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现象的过程中产生强烈的兴趣。例如,在学习《中国的行政区划》和《中国地形》 时,我将国人引以为豪的“神六”凯旋而归,融入到课堂上,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①“神六”在哪里起飞?(酒泉)②酒泉在哪个省?(甘肃省)③甘肃省的简称是什么?省会在哪里?④“神六”着陆地点在内蒙古高原,为什么?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大增。既联系了实际,又巩固了所学知识。

五、结合学科和学生特点, 动手实践引发学生地理兴趣

教师精心的设计了这一堂地理课,讲解也不乏激情,结果却造成了僵硬低效的课堂效果,原因是什么呢?那是因为教师没有充分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的强大保障。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年龄的心理特征,以便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动手实践,激活学习兴趣是结合地理学科和学生特点,引发学生地理兴趣的有效方式。课堂上枯燥讲授往往容易使学生感到乏味,而让学生自己动手在制作的过程中学习,却会起到良好的效果。例如,还以“认识地球”一课为例,由于学生对于宇宙的自然现象,如地球运行、昼夜交替等较抽象的问题难以理解。以往只靠教师讲课,尽管费了很大劲,却收不到预想的效果。于是我和学生利用乒乓球、铁丝等制作地球仪,做好以后又让他们在上面画出地球的两极、赤道、本初子午线、南北回归线等,学生们充满兴趣,实践证明,通过动手而掌握的知识记得牢、学得开心,明显比单纯的讲授要好。

六、通过重视爱国主义情感、环境保护意识、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以及人文精神的培养来提高学生的兴趣

例如,有人想买房子,有两处地方可以选择,一处空气清新,环境优美,但是房价稍微贵些;另一处虽然房价便宜些,但是离工厂区比较近,空气质量差一些?选择哪一处好呢?结合实例,通过讨论评价生活环境质量;又如,日本将污染较多的工业转往海外、大量进口木材或到南极捕鲸等作法,导致世界资源严重破坏,进而导致全球生态环境失调。倡议各国(1)签定条约,进行国际合作,和平利用,共同保护生态环境。(2)加强个人环保行为。

七、结束语

兴趣是学生勤奋学习、发展智能的直接动力。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对地理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能促进学生追求知识,探索知识的奥秘:促进学生全神贯注,特别到八年级,很多学生对老师已失去了开始时的新鲜感,那么,如何保持他们的兴趣更是我们教育者要努力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王晓曦.初中地理探究性学习方式初探[J].考试周刊,2011,(42)

[2] 王正刚.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J].新课程学习(下), 2011,(06)

[3] 张振国.初中地理教学方法之我见[J].学生之友(初中版), 2011,(08)

[4] 焦永中.凸显初中地理魅力 再现学科教学春天[J].文理导航(中旬), 2011,(07)

上一篇:赤潮的成因、危害与防治 下一篇:重视初中新课程改革下的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