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公允价值最新动态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时间:2022-07-22 03:18:19

【摘要】2011年5月,IASB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3号——公允价值计量》(IFRS 13),时隔一年,我国财政部了《企业会计准则第X号——公允价值计量(征求意见稿)》及修订说明,本文对IFRS13的核心内容进行评述,再与我国征求意见稿作比较,旨在帮助报表使用者了解最新的会计准则动向,并就完善我国公允价值计量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IFRS13;公允价值;指引;比较

一、引言

2011年5月12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3号——公允价值计量》(IFRS 13),对公允价值的定义及运用做了界定,并提出了指导意见,旨在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的问题。

为尽可能保持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的持续趋同,我国财政部继2006年新会计准则之后,于2012年5月了《企业会计准则第X号——公允价值计量(征求意见稿)》,规范了公允价值定义,明确了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和级次,并对公允价值计量相关信息的披露作了具体要求。本文将对我国公允价值计量(征求意见稿)与IFRSl3作出比较分析,并阐述笔者对我国公允价值应用的几点对策。

二、IFRS 13的核心内容及亮点

(一)公允价值的定义和计量框架

1.公允价值的定义。IFRS 13中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计量日,市场参与者之间进行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收到的价格或转移一项负债所支付的价格”,更进一步说明“公允价值是在计量日的当前市场条件下、在主要市场(或最有利市场)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即脱手价格),而无论该价格是直接可观察的还是使用其他估价技术加以估计的”。

2.公允价值计量对象。IFRS13规定公允价值计量针对的是特定的资产或负债。同时还规定,主体在计量特定的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时,应考虑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对其定价时会考虑其本身的哪些特征(比如资产状况和所处位置,以及对资产出售和使用的限制)。

3.交易情况的说明。(1)假定是在“计量日”和“当期市场条件下”,“有序交易”中发生资产或负债的交换的。(2)假设出售一项资产或转移一项负债的交易发生在主要市场,如果不存在主市场则考虑最有利市场。

4.市场参与者。IFRS 13对市场参与者给出了正式的定义:指在主要(或最有利)市场中相互独立的,了解所交易的资产或负债的,能够并愿意进行资产或负债交易的买卖双方。主体在计量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时,应当采用的假设为:市场参与者为实现其经济利益最大化而对资产或负债定价。

(二)非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

IFRS13提出,非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计量应从市场参与者的角度出发,考虑通过最高效和最佳使用该资产的方式产生经济利益的能力,或者通过将其出售给另一能够最高效和最佳使用该资产的市场参与者的方式产生经济利益的能力。“非金融资产的最高效和最佳使用”概念提出,是IFRS13关于了对非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更为细节的指引。此概念确立了公允价值计量的估价前提,包括组合与单独使用非金融资产的估价前提。同时,“最高效和最佳使用非金融资产”需要考虑实物上可能、法律上允许和财务上可行等因素。

(三)负债与自身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

IFRS 13要求,假设在计量日,主体将负债或自身权益工具转移给市场参与者,该负债或自身权益工具继续存在,受让的市场参与者须履行义务。同时,负债的公允价值必须反应不履约风险,并假定负债移转前后的风险相同,即隐含的一个假设是作为受让方的市场参与者具有与报告主体相同的信用状况。IFRS13还对其他一些情况进行了说明:比如公允价值计量的输入值中已经考虑了负债或自身权益工具存在限制转移因素的情况,那么企业不应当单独设置相关输入值及对其他输入值进行调整;比如存在可随时要求偿还特征的金融负债的情况。

(四)估价技术及其输入值

IFRS13规定,主体计量公允价值时,应该最大限度使用相关可观察的输入值以及最小限度使用不可观察的输入值,主体选择的输入值的要求是:与市场参与者在资产或负债交易时会考虑的资产或负债的特征相一致。

其中有三种常用的估价技术的方法,有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主体应当选择与其中一种或多种估值技术一致的方法来计量公允价值。然而,当该方法的变动能够相同或更好地代表公允价值时,则变动估值技术及应用可被认为是恰当的,应按IAS8的会计估计变更对其进行会计处理,但不需按照IAS8对会计估计变更的披露要求对此进行披露。

IFRS13指出,如果初始确认时,交易价格作为公允价值,而后续期间计量公允价值所运用的估价技术采用涉及不可观察输入值,则应调整估价技术,使初始确认时所运用估价技术的结果等于交易价格。如果按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或负债存在出价和要价的情况,应当以在出价和要价之间最能代表当前情况下公允价值的价格确定相关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

此外,IFRS13列举了可能具有可观察输入值的某些资产和负债(如金融工具)的市场,包括交易所、经销商市场、经纪人市场和直接交易市场等。

(五)公允价值级次

为增加公允价值计量和相关披露的一致性和可比性,IFRS13将计量公允价值所使用的估价技术的输入值划分为三个层次,并将活跃市场相同资产或负债(未经调整)的报价(第一层次输入值)划分为最高等级,将不可观察输入值(第三层次输入值)划分为最低等级。与此同时,IFRS13强调公允价值级次划分的是估价技术输入值的等级,公允价值计量结果所属的级次由输入值所属的最低层次决定。这里所讲的输入值,指的是对公允价值计量整体而言重要的输入值,评价输入值对整体计量结果的重要性需要考虑相关资产或负债的具体因素。

(六)披露

在目前IFRS和FASB会计准则中已有的披露要求基础上,IFRS13增加了一些财务报表使用者建议的有用信息的额外披露要求:披露的信息应当有助于财务报表使用者评估财务状况表中初始确认后以重复和非重复基础计量公允价值的资产和负债,以及计量所使用的估价技术和输入值;还应使报表使用者能评估对于使用重要不可观察输入值(第三层级)的重复性公允价值计量项目,所形成的对当期损益和其他综合收益的影响。IFRS13还对划分为公允价值级次中第三层次的重复公允价值计量项目及其转换提出的进一步披露要求。此外,对于重复和非重复公允价值计量项目,如果主体不是以最高效和最佳方式使用非金融资产的,则应披露这一事实以及非金融资产非以最高效和最佳方式使用的原因。

三、我国公允价值计量(征求意见稿)与IFRS13差异比较

(一)关于非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

规定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非金融资产,应当考虑市场参与者通过直接将该资产用于最佳用途的方式产生经济利益的能力,或者通过将该资产出售给能够使其用于最佳用途的其他市场参与者的方式产生经济利益的能力。我国准则还对“最佳用途”进行了定义,指出企业确定非金融资产的最佳用途,应当考虑实物上可能、法律上允许以及财务上可行等因素,以及对这些因素的解说。同时,强调企业应当从市场参与者的角度确定非金融资产的最佳用途。

我国准则和IFRS13的规定基本一致,主要差异点在于IFRS13提出了“最高效和最佳使用”(highest and best use)的概念,我国准则将其译为“最佳用途”,两者含义存在一定差别。此外,IFRSl3规定,当主体为了竞争或其他原因不打算积极使用或者不打算按照最高效和最佳方式使用非金融资产(如无形资产),也应按“最高效和最佳使用”的假设计量该非金融资产。我国准则未涉及此规定。

(二)关于负债与自身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

征求意见稿除依据IFRS13制定的相关规定外,对负债和企业自身权益工具公允价值计量的原则,分三种情况(存在相同或类似负债或企业自身权益工具报价的,不存在相同或类似负债或企业自身权益工具报价但其他方将其作为资产持有的,不存在相同或类似负债或企业自身权益工具报价并且其他方没有将其作为资产持有的)作出规范,比IFRS13更明晰。其中对于以相同或类似负债或企业自身权益工具的报价为基础确定公允价值,IFRS13中没有作出类似规定。

(三)关于估值技术

征求意见稿规定企业在计量公允价值时,应当采用在当前情况下适用的、有足够可利用数据支持的估值技术,同时说明使用估值技术的目的是为了估计在计量日当前市场条件下,市场参与者在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或者转移一项负债的价格。

给出了估值技术的3种方法:包括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其中,市场法是利用相同或类似的资产、负债或一组资产和负债的价格和其他相关市场交易信息的估值技术。收益法是将未来金额转换成单一现值的估值技术。成本法是反映现行重置成本的估值技术。

征求意见稿又列举了公允价值计量使用的估值技术可以变更的5种情况,以及变更估值技术及其应用方法应当参照的规定(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来进行变更及披露。

关于估值技术的相关规定,我国准则与IFRS13没有多少出入。其中我国准则提出企业可以使用出价计量资产、使用要价计量负债,也可以使用市场参与者在实务中使用的在出价和要价之间的中间价或其他定价惯例计量相关资产或负债,IFRS的态度是“允许”或“不排除”使用,但不作出“要求”。对于IFRS13列举了可能具有可观察输入值的某些资产和负债(如金融工具)的市场,我国准则未涉及此内容。

(四)关于公允价值级次

征求意见稿规定企业应当将公允价值计量所使用的输入值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输入值是在计量日能够取得的相同资产或负债在活跃市场上未经调整的报价。第二层次输入值是除第一层次输入值外相关资产或负债直接或间接可观察的输入值。第三层次输入值是相关资产或负债的不可观察输入值。准则还对三个层次划分的要素市场情况具体展开说明。关于三个层次的公允价值计量,IFRS13进行了详细讨论,我国准则较为简单。

(五)关于披露

我国准则关于公允价值披露的总体要求是企业应当根据相关资产或负债的性质、特征、风险以及公允价值级次对相关资产或负债进行恰当分组,并按照组别披露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信息。这与IFRS13披露的要求和内容几乎一致,在此就不细说披露的内容。

总的来说,IFRS 13统一了公允价值的定义、计量指引及披露要求。尤其明确了非活跃市场情况下公允价值计量的规则指引(公允价值估值技术的规定),增加了对资产和负债(包括非金融资产和负债)公允价值计量的可操作性,提高了公允价值计量的披露要求,为我国相应准则的制定提供了有用的借鉴。

四、完善我国公允价值计量的建议

(一)积极推动经济市场发展,构建完善的市场体系

我国作为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市场体系相对不完善、金融市场发育程度相对较低、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相对滞后。市场尚未健全和规范,这影响了市场信息和估价参数的质量,进而影响了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这就要求我国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加快成熟与完善,努力构建一个开放和充分竞争的市场,为公允价值的采用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制定单独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和计量指南

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规定只零星散落于22项具体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在实务操作中的许多细节问题缺少必要的公允价值计量指南,特别是非活跃市场环境下公允价值计量指引。因此应该建立专门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与指南,对公允价值的定义、范围、计量方法、披露进行明确规范,以确保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

(三)建立非活跃市场环境下公允价值计量可靠性的保障机制

我国准则虽然就公允价值的定义与计量三层级都给予了说明,笔者认为,在实际运用中公允价值计量的可操作性上仍存在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比如如何为非活跃市场环境下公允价值计量提供详细指导。尤其在市场信息短缺,无法取得相关及其类似资产负债的市场价格时,公允价值估计涉及大量专业判断、面临较多不确定性、估价过程以及结果存在不少风险。

笔者建议,为确保公允价值估计真实性、可靠性和相关性,应建立公允价值计量可靠性的保障机制。该保障机制应当具备以下主要特征:

1.拥有各级要素市场相关的信息数据库,提供容量大、时效性强的行业数据信息,为公允价值的运用提供充分而有效的市场数据支持。

2.拥有独立的定价部门和相应的检查程序,可协调内部风险管理与公允价值计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加强公允价值估计内部监管。

3.使用第三方的专业评估机构提供的报价(比如定价服务或经纪人报价),可获得多个第三方报价或者其他市场信息相互验证,使得确定公允价值时运用的市场数据具有可验证性,更能够为公允价值的审计提供有效的审计轨迹和足够的数据支持。

参考文献

[1]王守海,孙文刚,李云.非活跃市场环境下公允价值计量的国际经验与研究启示[J].会计研究,2012(12).

[2]李瑛,杨蕾.IASB公允价值会计进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财会通讯(综合·上),2012(3).

[3]汪祥耀.我国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征求意见稿)与IFRSl3的比较及完善建议[J].会计之友,2012(12).

上一篇:上游犯罪本犯是否适格洗钱罪主体之探讨 下一篇:浅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租赁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