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类乡土课件“活”出精彩

时间:2022-07-22 12:11:52

养殖类乡土课件“活”出精彩

养殖业资金周转快、经济效益高,因而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与此相适应,农民对于养殖类课件的需求也日益迫切。作为电教工作者,拍足、拍好养殖类课件,不仅是工作的需要,更是责任的体现。但在实际工作中,许多制片人员往往面对大量素材却不知如何下手,或勉强为之,拍出的片子也是干涩无味。尽管这其中有受客观条件制约的因素,但笔者认为,主要还是我们主观认识不到位造成的。养殖类课件不应该仅仅是简单的教学演示,而应该时刻围绕一个“活”字做文章。

前期准备要灵活思路

我们都知道,任何课件的创作都离不开“形式”和“内容”这两个基本要素。内容凭借形式来表达,形式依托内容来生存,二者互为表里,密不可分。养殖类课件也不例外,一方面要依托制作技巧在形式上想方设法吸引眼球;另一方面,还要在内容上千方百计讲求实用。这就要求制片人员首先要打开思路,在前期准备时,脑子里不妨多打几个问号。

问号一:选题是否合需求?

养狐狸的不会去看养鱼的课件,南方的农户不会关心兰貂怎么过冬。在确定选题前,我们一定要对所拍摄的养殖技术做更深入地了解。比如,它在当地的应用前景怎样?农民们对于该技术的需求是否强烈?只有把经济效益、技术保障这些农民们最关心的要点问题充分展现出来,片子最终才能抓住受众眼球。

问号二:内容是否真实用?

用三天时间学习游泳,相信不会有人愿意先拿两天半时间出来听一堆关于游泳起源、流派方面的理论。同样,一部20分钟的课件灌入许多理论资料,也难谈实用。比如要拍一部养狐狸的培训片,如果编导要把狐狸接生、育成、,一直到皮毛外销的整个过程都展现出来,那么自然还要说说狐舍要求、饲料配比、疫病防治等一系列环节。很显然,这种求全求大的想法,必然导致样样讲到,样样不透彻。课件要实用,就必须抓住要点和细节,并把这些要点和细节讲实、讲透。同样20分钟的课件,专门讲狐狸人工授精的,就要比面面俱到、胡子眉毛一把抓的课件针对性强,而针对性强,才真实用。

问号三:准备是否很充分?

养殖业技术含量高、操作要领要求严,且不同物种又存在很大差异。如果单靠经验拍摄,难免会滋生出许多“外行”逻辑。我们既要灵活思路,又不能“说外行话”,就必须提前熟悉拍摄对象。首先,应多找一些相关文字和音像资料仔细阅读,先有个感性认识;其次,还要请养殖专家参与到拍摄工作中来;最后,近距离地观察拍摄对象也很必要。当我们闭上眼睛,拍摄对象的脾气、形象、性格等元素都呼之欲出时,往往拍摄方案才会渐渐清晰起来。

中期拍摄要鲜活主体

和种植、加工等类别的课件不同,养殖类课件的表现主体多是活灵活现的“活”物,它们的一举一动都跃动着生命的韵律。因此,我们在拍摄时,不仅要记录真实,同时也要挖掘一些鲜活的镜头。

要记录真实。动物不是演员,它们不会在规定时间里乖乖地做出各种动作来满足我们的拍摄需求。因此,就需要我们拿出十二分的耐心出来,等待它们最自然的生物反应,从而达到真实记录的目的。如果拍摄主体是狐、貂、兔等胆小敏感的动物,拍摄者还要注意避免摄像机对其造成影响。比如,在我们拍摄《獭兔的饲养技术》时,发现摄像机一靠近兔舍,兔子就会惊得乱撞。于是,我们专门拿出三天时间,按照由远到近的原则逐步靠近它们拍摄,效果就好多了。另外,为了减少对拍摄主体的影响,我们在着装方面也应该注意,比如进入鸡舍,一定要换下红色衣服,衣服颜色最好和饲养员保持一致。

要拍出情趣。动物也有情感。因此,拍摄时,我们不仅要表现它们的外表,还要注意它们的内心世界。比方说在介绍山上放养小公鸡技术的课件《草山鸡闯出大市场》中,常见的小公鸡一旦放养到山上,立即“野”味十足,伸爪亮翅、跳墙上树、争水夺食,忙得不亦乐乎。这怎么办?干脆,在介绍清楚技术措施后,我们专门拿出20秒时间,把拍摄到的镜头剪辑成一个片段:鸡发现了矮树上的知了,要去吃,这时知了也发现了鸡,“吱”的一声飞走了;另一只鸡发现了另一只知了,猛地一蹿啄在嘴里,掉头就跑,其他的鸡围追堵截,鸡口夺食;鸡吃饱了,懒懒地展翅亮爪,伸个懒腰。这一段饶有情趣,较好地表达了“饿了吃草籽,馋了吃知了,大自然养育了草山鸡的品质”这一主题,同时也抓住了观众。

要镜头干净。养殖类课件的拍摄主体有活泼、视觉效果好等优点,但同时也有不听话、受场地和环境影响较大等缺点。比方说我们在实地拍摄猪舍内水槽、料槽的摆放时,往往就会有一头或几头猪过去挡住镜头,往往感觉拍了不少,但后期制作时一看,没有一个能完整表现出位置、环境的,显得镜头的目的性不是很明确。怎么办?笔者认为,应尽量保证镜头内的表现主体不受干扰。要表现水槽料槽,不妨在空笼内搭建一个;要表现某一类型猪的细部特征,那就请其他的都退场。拍什么就是拍什么,要加强镜头目的性。“镜头要干净”还有一层意思,就是要避免动物的排泄物被摄入镜头,以免影响画面美感。

后期制作要带活观众

如果把一部给科研院所研究人员看的专业课件拿给农村观众看,结果八成是不受欢迎。这是因为受众接受能力存在着差异。养殖类课件的受众多为农民,怎样才能调动起他们的注意力呢?这就需要在片子后期制作时添加一些特殊手段。

要把握节奏。再美的风景也会产生审美疲劳。同样,科教类课件也很容易让受众感到枯燥无味。笔者认为,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与片子的节奏把握不好有直接关系。实际上,我们在片子制作过程中,完全可以把自己变成一个普通观众,感觉容易产生视觉疲劳的地方,我们就采取点措施。只要不喧宾夺主,漫画、动画、顺口溜、歇后语,都可以为我所用。在课件《刘大嫂养鸡》中,我们在每个较长的技术环节中间,都有意识地加入了一些调节气氛的小花边。实践证明,这些小手段让受众的注意力紧紧跟着课件的节奏走,思维一下子“活”了起来。

要注意取舍。随着特技制作能力的越来越强,一种“特技+创意”的表现手法也渐渐流行起来。本来追求画面精彩是好事,但现在有一种用多、用滥的趋势。笔者认为,一是慎用为妙;二是要注意取舍。还以《刘大嫂养鸡》为例,产蛋期管理要点是要注意观察蛋鸡的采食量和精神状态,原先我们设计的是刘大嫂在鸡舍前手举望远镜,然后以动画方式滑出字幕“观察”二字,以强调观察的重要性。可试播时的效果并不好,受众对这一情节印象很深,但到底应该观察什么却没记住。显然,我们坠入了片子要“好看”的陷阱。而再次全片通览,删减掉的类似“无必要情节”竟然占了全片的三分之一。当然,忍痛刀斧的结果是片子的实用性更强了。看来,只有懂得舍去枝蔓,最终才能得到主干。

要善抓特点。课件有可以反复观看、随意停止或重播的特点。抓住这个特点,我们就可以在后期制作时利用字幕、图表等形式为片子加大信息量,这样不仅能方便受众收看和使用,而且还能增强他们的参与热情,让课件真正地“活”起来。当然,这只是课件的特点之一,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就会找到课件较普通的电视片更多的优势。抓住优势,改变思路,我们的课件制作水平才会不断地“活”出精彩,从而更好地满足基层党员群众的需要。

(作者单位为山东省龙口市委组织部电教科)

上一篇:推行“节约型”培训 促进效益最大化 下一篇:时代风采入眼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