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案例“黄金搭档——喜报和红旗”

时间:2022-07-21 09:38:27

班级管理案例“黄金搭档——喜报和红旗”

一、学生分析

我们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比较多,吃喝不愁,过着优越的生活。面对这样的群体,要想实施有效教学,单靠道理引路,让学生主动刻苦努力,有点显得苍白无力。因此,有时候就需要老师多动脑筋了,想点办法刺激他们去参与。

二、红旗的起落

因为自己平时比较喜欢看参与挑战的电视节目,有时候就把节目中精彩的地方告诉学生,学生呢,也乐于听,我们就共同分享其中的乐趣。时间一长就有了一种想法——在班中开展一个平台——红旗擂台,供学生施展。规则是学习中表现优秀就可以得到一面红旗,小组长负责记录,月末统计,奖励前十名,月擂主参与年度擂主的比拼。想法一出,学生积极响应,学习气氛高涨。可是好景不长,几个月后也许是因为月末公布红旗结果,等得时间长了点,有部分学生不能坚持到底。于是,又出现了不在乎的一部分。看到这种情况,我不由得担心了。争夺红旗,还是中上游的学生最先争得,下游的学生只是旁观者,这样一来,还是有掉队的学生。看来,这个办法需要改进。

三、喜报的诞生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我校的教学也在日新月异,喜报就在这时应运而生了。最近,我校开展了“推普小明星”与“优秀小先生的”活动。本来,我们这个活动的主旨有两个,一是在全校课间推广普通话,二是实践陶行知先生的“小先生”制度。如果能够在课间坚持说普通话,就能得到一张“推普小明星”的喜报;能够在课堂做到主动讲解疑难问题,帮着同伴解决困难,就能得到“优秀小先生”的喜报。喜报上有学校的公章,还有老师和家长的评语。对于“推普小明星”的喜报,学生不难得到,但是对于“优秀小先生”的喜报得到并不容易,需要真正的付出。一月之余,推普明星普及了,喜报初战告捷。

四、红旗喜报联手——喜报开花

随着时间的流逝,学生对于“优秀小先生”的获得,不再那么渴望了。不是因为没有吸引力,而是因为获得者大部分是中上游的学生,因为没有解说能力是不可能获得的,毕竟,这个喜报需要一些真才实学。怎样才能让全体学生都积极去参与呢?一次偶然的机会给了我灵感。又是一节语文课,小先生们积极地在黑板上展示自己。一名小先生出了一个简单的小错误,我暗示一名下游的学生去改正,他昂首阔步就上去了,轻而易举地改正了,台下响起了掌声。我借此奖励他一面红旗,没想到,他竟然激动地双手一举,大声地“耶”了一声。接下来的日子,这个不敢发言的学生,竟然频频举手,我就有意把简单的问题让他回答,没想到这个一向不爱发言的孩子竟然一路过关斩将,一周下来顺利得到一张优秀小先生的喜报。(一周有十次积极表现就能得到一张“优秀小先生”的喜报。)他的变化,提醒了我,红旗的奖励面要放宽了,给孩子创造机会,让孩子跳一跳得到红旗,再继续努力与喜报交朋友。因为孩子挺在意的。

于是,每当看到学生在勇于表现自己时,我会激动地奖励他一面红旗——为你的勇气加油;当看到一名学生在连续进步,我又会奖励他一面红旗——为你的进步喝彩……这样,班中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得到或多或少的红旗:积极参与讨论得到的、勇于发言得到的、主动捡废纸得到的……就这样,红旗成了学生的好朋友,只要努力就能得到。看到红旗进入孩子的生活。我又想到,喜报怎样才能进入每个学生的内心呢?毕竟喜报承载着老师与家长的认可,还有那个红红的学校的公章。得益于红旗的启发,我把喜报延伸了:“努力之星”“勤奋之星”“环保卫士”“小小舞蹈家”“小小作家”“小书法家”……就这样,在我的篡改下,喜报不再那么高不可攀,而是跳一跳就能得到。这样一来,课堂又热闹了,你争我抢,努力表现。最后,孩子们埋怨一节课的时间太短了,劝我延长时间呢,我才不呢,这就叫诱惑,下节课继续努力吧。有个快嘴的学生说:“老师,我发现了一个秘密——红旗与喜报联手,真是黄金搭档。”我欣慰地笑了,孩子们开心地笑了。他们认为这不是上课,这是在挑战自己呢。

看着课下摸着鼓鼓的成长档案袋而陶醉的孩子们,我为他们的天真高兴,不得不为他们的成长喝彩。在他们的眼里,那不是一面简单的红旗,也不是一张普通的喜报,那是他们的努力换来的荣誉。

(作者单位 山东省茌平县信发小学)

上一篇:如何加强校长自身修养 下一篇:浅谈班主任在工作中如何对待和管理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