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可靠性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时间:2022-07-21 09:03:21

用电可靠性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摘要:结合多年的用电检查经验,在分析导致用电可靠性工作出现问题的原因的基础上,从管理和技术两方面对其应对措施做出了阐述。

关键词:用电可靠性;可靠性指标;精细管理

作者简介:胡彬(1975-),男,河北定州人,太原供电公司客户服务中心,助理经济师;王鹏(1981-),男,山西太原人,太原供电公司客户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山西?太原?030009)

中图分类号:F2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8-0116-01

用电的可靠性工作,可直接反映供电部门对用户的供电服务水平,同时也反映对国民经济用电需求的满足程度。[1]所以,作为供电单位的工作人员,应认真分析导致用电可靠性工作出现问题的原因,然后积极从管理和技术的双重角度出发,探索提高用电可靠性工作的应对措施。

一、导致用电可靠性工作出现问题的原因

用电可靠性水平通常是通过在一定时间内对有效供电时间的统计得出,因此要保证高水平的用电可靠性,在有效供电时间假定不变的情况下,就应当缩小统计意义层面的小时数,唯一的途径就是尽量减少平均停电时间,[2]结合多年用电检查的经验,现将导致用电可靠性工作出现问题的原因简要归纳如下。

1.基础配电线网和设备的问题

基础配电设施设备的问题主要是配电线网布局的不合理性与设备的故障等。这两方面是影响用电可靠性水平优劣的最直接因素。参照现行的配电安全标准,当前部分地区的配电线网还存在布局欠缺规范的现象。老化情况普遍,运行条件恶劣,多数线路的导线截面较小,不具备较高的互带能力,反之供电辐射面却相对很广,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局部线路出现问题,其他线路很难承担起电力负荷的转供,从而造成大面积的停电,影响到供电的可靠性。对于设备来说,主要故障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变压器铁芯出现局部绝缘间短路或者是局部烧毁;户内高压少油断路器出现故障;线路的端头或各中继接头比较容易出现短路;因为电压互感器的电磁谐振或受潮而发生短路或击穿;电流互感器因为绝缘老化或是腐蚀等原因造成二次开路,导致电晕放电和局部放电;电网故障自动化处理的水平还比较落后,人工的勘查检修花费时间长,妨碍了及时恢复供电。

2.计划之内的系统和设备检修

计划之内的系统和设备检修虽说是影响供电可靠性的主要因素,但这样的检修工作是保障用电安全的一项很重要的措施,所以必要的检修不能成为可有可无的工作。因此,我们要用更科学的检修管理方法来最大限度地提高检修的效率,另外,尽量选择有质量保证的配电相关器材和设备,加紧对技术落后和陈旧工程的改造,这样可相对延长计划检修的时间周期,也相当于提高了用电的可靠性。

3.检查和维护的人为因素

配电线路的检查和维护说到底都还是由工作人员来完成的,所以人员的管理技术水平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用电的可靠性水平。首先,管理人员的实际技术能力参差不齐,维护不善或者操作上的失误都可能导致断电事故;其次,人员的思想素质和所表现出来的责任心都有待提高,麻痹大意往往为用电可靠性工作埋下隐患和不可预知的困难。

二、提高用电可靠性工作的应对措施

1.提高用电可靠性工作的管理措施[3]

(1)发挥领导职能作用,网络化组织管理。用电可靠性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化很强的管理工作,因此,必须充分发挥领导的职能作用,站在全局的高度,制定严谨的检查标准和细则,建立起可靠性领导小组和检查小组相协作的网络化管理组织,统筹规划结合逐级细化,确保基层管理单位基于用电可靠性职责的明朗化。

(2)预测与控制相互补,强化可靠性指标。一是理性预测,确定检修必要性。主要是充分利用各种成熟的测试技术和统计分析理论等对配电线网和配电设备进行常规或在线检查,根据现行状况对其运行规律、趋势做出理性的预测,以此决定是否该进行检修。二是将运行和检修工作分离。改革原来运行、检修混合的模式,使工作更专业化,提高检修和排障的效率。三是做足停电前期工作。对于停电后要实施的工作做慎密的思考,充分衡量各方面的因素和可能突发的状况,并以此为依据最大程度地优化施工方案,一方面使操作流畅化缩短作业时间,另一方面避免中途的失误造成多次停电。此外如果实际情况允许,还可以从作业时间的选择入手,比如把检查时间放在夜间等。四是可靠性管理与用户检查相结合。在停电的过程中,各部门统一行动,高度协作,在停电时间内实现最高效的作业。

(3)检修工作的精细管理。首先是建立检修指挥中心,由中心实施全天候监控并整合事故信息,组织人员加强巡查工作;其次是做好配电检查的演练活动,并根据不同线路或不同用点客户做出详细的有针对性的排障预案;最后是落实快速反应制度,一方面从时间上保证全天24个小时都有轮流值班的人员,另一方面要对配电线网范围的人员分布做周密安排,科学全面覆盖,如有事故发生,可缩短到场时间和检修时间。

(4)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科技的发展带动了配电系统的发展,相关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在日益提高,但这并不意味着单纯地减少了人员的工作量。事实上,越是技术含量高,对人员技能水平的要求也就更高。因此,必须加大对工作人员新技能的培训,以适应现代化设备的需要;另外要加大对员工的素质教育,杜绝麻痹大意的现象,减少操作失误。

2.提高用电可靠性工作的技术措施

(1)普及科技含量高的技术和设备。逐步实施配电装备的改良,广泛采用免维修、免维护的先进电力产品,提升设施对过电压的承受能力,改善绝缘材料的耐久性等,以此加大配电系统的检修周期。

(2)优化配网结构,提高故障自助处理能力。一方面,要尽量使用电缆,在各变电站之间建立更通畅的联络线路,提高站与站之间负荷的可转供性,在人群密集和多树地带采用架空绝缘线或是地埋线,在系统非重要区域线路减少架空线路的多回并架,充分评估电网构架,科学设计配网中的开关设备等;另外,可利用各种配点线网自动化手段进行故障管理,通过故障寻址仪做好信息的采集,实施快速故障定位和检定,同时通过遥控进行故障隔离并利用应急设施恢复供电。以此大幅度减少人员操作时间,提高用点的可靠性。

(3)提升带电作业的可操作性。带电作业是指在不断电的情况下,由工作人员在带电区域进行的安装或检修作业。所以不断提高带电作业的安全措施,保证带电作业较高的可操作性,可大量减少因检修带来的停电。

(4)在新电网建设或老电网改造的工程中,施工单位必须按章办事和严格遵照施工细则。对进入电网的元件和设备进行质量把关,坚决杜绝低劣质量甚至是伪劣产品混水摸鱼的现象。

(5)科学设计继电器保护装置,包括保护各种用电设备的熔丝和整定值的配合,确保在个别设备发生事故时,保护装置可快速断开故障源头,把事故危害减少到最小。

(6)调整和恢复配网的正常负荷。对满负荷、过负荷运行的线路需迅速做出调整,可通过改变配网运行模式或负荷的转移调整实现恢复正常负荷,以此减少停电频率,提高用电可靠性。

三、结束语

提高用电可靠性工作是一项繁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科学的管理和先进的技术是保障用电可靠性最关键的因素。在实际的工作中,需时刻总结经验,创新管理方法,大量采用新的技术和设备,不断提高配电线网的运转效率和自动化管理水平。同时努力建设好出色的技术人员队伍,加大人员对电网结构的优化能力以及对故障的掌控力度。只要完善好这些方面的工作,就完全可以保障用电可靠性能,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对用电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陈立方,薛攀.浅谈如何提高用户供电可靠性[J].中国科技博览,

2012,(6).

[2]王淑慧.应用排列和因果分析图提高供电可靠率[J].华北电力技术,

1992,(9).

[3]李松欣.关于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探讨[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0,

上一篇:基于一体化的变电标准运维模式探讨 下一篇:“稻花香里说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