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参与集体活动的个案研究

时间:2022-07-21 07:17:16

孤独症儿童参与集体活动的个案研究

摘 要:通过对一名因害羞、缺乏自信而难以参与集体活动的孤独症儿童实施干预,使该儿童在一个月内能较好的参与到集体活动中,并在语言及表达两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同时,也在干预的过程中,发挥了家长的能动性,培养了孩子的自信心。

关键词:孤独症;集体活动;害羞;自信心

【个案】

小凡,男,4岁6个月,8月份转入部门的孤独症儿童,持续接受康复训练一年以上,以一对一教学为主,少参与集体活动。有一定的语言模仿能力,能仿说,不能持续对话,性格内向,想和其他小朋友玩,但不愿主动上前,喜欢躲在妈妈身后。

【情景】

集体课上,老师教小朋友做手指歌的游戏,小凡坐在椅子上,眼睛到处看,双手放在口袋里。歌曲结束后,老师表演了一个新的手指动作,部分小朋友一边跟着老师做,一边重复老师的话,重复几遍后,除了小凡,其他小朋友都参与了游戏。辅课老师过来引导他做出手指动作,但他不配合。辅课老师握住他的手,和他一起做手指游戏,先有抗拒,后能和老师一起做。接着,老师给小朋友讲故事,当老师提问时,有小朋友举手回答了,根据家长的反馈,小凡是能回答出来的,但小凡一直没有举手,也没有看老师。辅课老师过去后,听见他小声说出了答案。

【问题表述】

小凡的基本能力已达到了上集体课的水平,但他在集体课中不参与手指游戏、不理睬老师、不回答问题,但也不扰乱课堂纪律。

【行为观察】

在做个案研究前,我们首先通过观察来了解小凡不参与集体活动的原因是什么。

1.在集体活动时间里,其他小朋友在唱歌或做手指游戏时,小凡通常在做什么?

安静地坐着,不说话、不唱歌,也不动

不参加活动,但是会通过微笑表示出他对活动的喜爱

看起来非常不安

观察老师或者其他小朋友

眼睛看向别处

试图离开集体教室

2.如果老师问他一个问题或以某种方式向他提出要求,小凡有什么反应?

什么也不说

很小声地回答

尝试回答问题,但是只说几个字来应对

只回答是或者不是

用非言语方式来回答,如点头

变得很不安

把脸盖起来

大哭

从其他老师那里寻找安慰

通过观察得来的信息,我们可以发现:小凡对于集体课没有明显的抗拒情绪,甚至有想参与的欲望,他的能力也基本达到了课程的要求,原因在于他偏内向的性格,在集体活动中的害羞情绪以及孤独症儿童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恐慌。

【行为影响】

每个人的性格和气质都是不同的。一些孤独症的儿童性格外向,喜欢不断变化的事物,喜欢尝试不同的感官刺激;一些孤独症的儿童比较内向,对未知的环境和事物都充满了焦虑。老师不可以而且也不应该试图改变他们这种与生俱来的特质。不过,老师可以采用一种系统的方法耐心地引导他们。

【目标设定】

让小凡能够充分、愉悦地参加集体活动

【干预步骤】

1.系统帮助小凡,使其更多地参加集体活动

2.对小凡参加集体活动的行为进行强化

【与家长合作】

家长对小凡不参加集体活动的情况可能不是很了解,因为集体活动时间,他们不在现场。但老师还是要让他们了解:我们正在采取措施帮助小凡参加集体活动,我们使用了哪些策略以及这些策略取得的成效。同时,也请家长配合我们,对小凡的点滴进步给予十分的肯定鼓励!

【实施步骤】

在集体活动时间,主课老师要负责带领全班小朋友进行活动,因此,必须有另外一位老师坐在小凡的旁边实施这些策略。

系统地帮助小凡,使其更多地参加集体活动。在参加活动时,首先创设一个相对放松的氛围,帮助小凡应对自己的害羞情绪,并提前告知集体活动的内容及小凡可以尝试参与的部分有哪些。

1.每天至少一次坐在小凡旁边,和他待一会,给他读个故事,唱个儿歌。表扬他的回答,不管他的回答是对还是错,只要能开口回答问题就给予表扬。

2.邀请其他儿童参加活动。

3.渐渐地增加小组中儿童的数量。

4.每天在继续这种小组活动的同时,努力让小凡参加整个集体活动。

以下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一些方式:

坐在小凡旁边,微笑着或低声地鼓励他

问小凡一个他已经在小组活动中回答过的问题,当他犹豫时,提醒他当时他在小组中回答得多好

集体讨论过程中,要求小凡分享一些他之前告诉老师的事情

鼓励小凡带着自己喜欢的东西和其他小朋友做游戏

如果小凡举手要回答问题,立刻叫他

当小凡能够像其他小朋友一样参加集体活动时,老师就可以逐渐地减少直至停止这类小组活动。

对小凡参加集体活动的行为进行强化。一旦小凡参加集体活动的频率与其他儿童一样了,老师就要慢慢地减少直至终止对他的关注。老师可继续对小凡进行强化,但是要与对其他儿童进行强化的频率保持一致。

【实施成效】

1.一个月的时间内,小凡基本能参加10~12人的集体活动,能关注老师的活动并主动参与;

2.通过小组的对话活动,小凡的词汇量积累空前增加,能和别人维持一定时间的对话活动;

3.在集体活动中表现突出,能在老师的带领下参加节目表演;

4.家长在对待小凡的进步上有了新的认识,能及时、主动的鼓励小凡,也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小凡的自信心。

(作者单位 湖南省残疾人康复研究中心)

上一篇:初中音乐教学的艺术 下一篇:浅谈中班幼儿区域活动中教师的组织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