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分析

时间:2022-07-21 06:35:44

新课标下的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分析

摘要: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教育基本完成了新课程改革,各教学科目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形式上均进行了新的改革和编排,数学教学也是如此。新课标的实施,给中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也带来了新的困难和挑战。本文在新课标背景下,就如何在中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和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探讨,以期更好的提高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成效。

关键词:中小学;数学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5-0055-02

一、引言

数学一直是中小学教学当中的基础性学科,在整个的中、小学教学过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地位。随着我国现阶段教育工作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持续性深入,如何在新课标背景下提高教学质量,强化学生学习能力,成为当前各科教学工作的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本文就在新课标背景下,如何在中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和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探讨,以期更好的提高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成效,真正的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素质。

二、积极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要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对数学的求知欲,具体措施如下。

1.巧设悬念。在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对相关问题和难点进行巧妙的设计,通过悬念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授“平面中存在n个点,将任意两点进行连接形成一条线段,请问在平面内总共可以连出多少条线段?”在这一问题中,教师可以先对问题提出假设,如:假如毕业10年后大家进行聚会,见面时每两人进行一次握手,请问一共可握多少次手?然后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操作,这样不但增加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趣味性,也提高了学生自主思考和学习的能力。

2.创设问题情境。所谓创设问题情境,即是指在学生的求知心理与数学教材内容之间,人为的创造一种不协调的环境,并通过不同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引入到同问题相关的情境当中去,从而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它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

例如,在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首先提出两个相关的问题,即:①某城市正在积极的发展农业经济,其目标是将2013年的无公害蔬菜产量较2011年翻一番,则2012年和2013年的无公害蔬菜的年产量的平均增长率为多少?②一块四周宽度相等的带草坪的花坛,其长度为20m,宽度为17m,若在花坛的中央建设一个面积为154平方米的长方形草坪,则其草坪的宽度为多少?然后让学生进行自主尝试性的解决,并列出相应的方程式。然后,学生通过比对所学习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自己编写“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并组织学生进行综合讨论。例如“一次项常数、系数是否存在限制?”“二次项系数值为什么不等于零?”等等,然后让学生自己编写几组一元二次方程式,从而有效的培养和强化了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发散性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积极促进数学教学的改革

1.积极转变数学教学的模式。在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传统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枯燥、单调的教学模式逐步的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新数学教学模式转变,深入贯彻“关爱唱主角、说教当配角、活动为载体”的教学新原则。同时,要加强合作学习的程度,根据合作学习的相关要求,将学生作为中小学数学合作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明确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组织者的定位,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学活动的主体。数学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学习进度和能力制定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案,在进行合作学习时,要对教学目标进行明确,不断加强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在学习上的引导,从而使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自主的理解和掌握数学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和知识,从而使教学活动能够在师生平等的关系中有效的开展。同时,中小学数学教师还要积极的采取相应措施对教学资源进行扩充,并对教学方法和方式进行改革和优化,以此来激发和调动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发散性学习的成效。

2.大力调整数学教学的方法。在中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要积极的运用“迁移”方法,使学生能够通过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和方法对新的数学知识加以分析和掌握,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的发挥“例子”在其中的作用。通过引导,让学生自主的将所学过的一些内容、方法、解题思路、技巧等类似的知识同新知识进行对比,并找出新旧知识在内容、方法、技巧上的共同点,从而引导学生通过“迁移”对知识点进行“举一反三”,在加深对原有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同时,培养学生同中见异、刻意求新的能力。

例如,在进行“圆面积”的知识点的学习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将其同已学过的“扇形面积”相联系,利用拼凑切割的方法自行对圆面积的相应计算公式进行推导,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两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也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进行“圆柱体积”的公式的学习时,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对学生加以启发和诱导,从而不断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发散性思维的学习模式,进而提高和强化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创新能力。

3.加强开放性教学。在中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加强开放性教学,来不断提升学生在发散性思维方面的能力和水平,进而不断提高学生在数学学科中的创新能力。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潜能,更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变通性。在开放性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开放题型对学生进行具体的引导,但需要注意的是,所选择的问题必须要有一定的难度,同时还要留有相应的余地,从而让学生能够就一个问题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角度,通过不同的方法加以分析和探索,以便于激发不同能力学生的创造力。

例如,在进行“调查本校学生课外活动情况”这一开放型问题时,教师在设置相关要求和标准时,一定要注意给学生留下充足的空间和时间进行充分的交流和探索。在引导学生确定调查的方法和途径时,可以让学生以学习小组的方式,进行组内成员之间的充分讨论,让学生能够通过听取其他同学的不同想法,经过实际验证,整合成自己的调查方法,并对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和有效性进行充分的讨论,从而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的样本所获得的结果在一定条件下是不同的,并通过小组讨论其中的解释和所能得出的判断。这样一来,让学生通过自我实践和检验的方式对课题有一个较为深刻的印象和理解,并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提高了自身发现问题、吸收信息、整合信息以及提出新问题、探索问题的能力,从而综合性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四、结语

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自主性、兴趣性和创新性的培养。通过积极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优化改革数学教学的模式和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养成学生的创新性学习习惯,从而使学生能够自主的进行数学学科的思考、学习和科研,为数学学习中的创新活动积学储智,从而有效的培养和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谢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新课程(教研版),2013,(01).

[2]张钱文.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语数外学习(数学教育),2013,(03).

[3]米慧莲.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3,(02).

[4]王会荣.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祖国(建设版),2013,(02).

[5]刘平梅.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10).

作者简介:黄捷毅(1976-),男,福建福州人,福州市仓山第二中心小学数学一级教师(小学数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育。

上一篇:启发式教学模式在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中的运用 下一篇:大学双语教学改革的方向——CBI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