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从作业开始

时间:2022-07-21 02:17:46

“减负”从作业开始

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对于作业的设计、要求、布置、批改自然有其低龄化的特征。如何有效地通过一定数量的作业,最大化地帮助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小学语文老师要正视的问题。

一、作业,呼唤科学减负

作业“减负”是近年来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小学生肩负着太多家庭和社会的期望,在“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影响下,使得本应属于学生们的兴趣和快乐被大量的作业取而代之。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语文教师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的作业观。新课程理念下优化语文作业设计,提高有效性,使语文作业走出泥沼,让它焕发出活力,已迫在眉睫。

二、作业,远离高负低效

传统的作业布置量大、枯燥乏味、缺乏创新、脱离实际、不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养成。

1.漫无目标

为防止学生沉溺于玩耍,随意布置作业,单调乏味的字词抄写作业压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压制了学生的灵活性、创造性的发挥,是一种特别机械的学习习惯。

2.数量失控

在小学语文练习中,除了与教材配套的《补充习题》外,还有订单配发的《综合测试和评价》,除此之外,还有家长另外购买的教辅练习。这些作业数量不少,品种也多,其中内容重复者居多,学生实际收效并不大。

3.形式失控

目前教师布置的作业基本上课外作业多于课内作业,书面作业多于实践作业,识记理解作业多于表达运用作业,形式求新求异却不落实,作业很多时候没有检查落实情况等等。这种作业形式上的失控不同程度地导致学生语文能力滑坡,学生作业兴趣减弱,作业质量下降。

三、作业,优化促进高效

1.精选作业内容,强化作业的典型性、启发性和系统性

实施有效作业,教师必须在选题、编题上下功夫,不断提高自己作业的选择和编制技能。

(1)借用教材。教材上的练习数量合适,质量较高,大部分可以利用。

(2)自己编制。根据“课标”要求、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自己编制练习。自己编制的练习更切合学生实际,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更有一致性,学生操作时更有亲切感,完成起来会更为顺利。

(3)选用资料。练习册、练习题之类的教辅资料多如牛毛,良莠不齐。用这些资料必须先审视,然后严格筛选,只选用那些确能弥补教材不足,有利于巩固、运用、拓展所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练习。

2.实施分层作业,重视作业的层次性、差异性和梯度性

(1)由易到难,注意知识层次。既要设计一定数量的基本作业与练习,又要有一些变式作业与练习,以利于新旧知识的联系,拓展学生思路,还要设计一些综合性比较强的思考性作业与练习,以利于学生加强实践,促进知识、技能的转化。

(2)针对学生差异,设置分层作业。只有为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布置适合各自“最近发展区”的作业和练习,才能构成问题情境,有效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

(3)设置台阶,放缓梯度。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教材内容,将难度较大的习题进行分解或给予具体的提示,系统地规划分步骤的练习,在学生对若干个具体问题作答后,再进行一次整合。

3.丰富作业形式,突出灵活性、趣味性和实践性

(1)“新瓶装旧酒”,体现作业的灵活性。适当的抄写、朗读、背诵是十分重要的和必要的,它可以更好地起到巩固识字,理解课文的作用。

像布置读书的作业,“把课文读一遍给妈妈听”与“回家读一遍课文”的效果就完全不一样。虽然都是抄和读的作业,但换了一种形式,换了一种说法,就可能给学生不同的感觉。所以我们在布置抄写、诵读作业的时候,不妨多动点脑筋,多花些心思,避免走回命令式的单一形式的老路。

(2)放入“调味品”,凸显作业的趣味性。小学生的行为方式受情绪影响很大,感兴趣的事情干得起劲,反之则消极对待。因此我们在作业设计时要尽量放进一些“佐料”,使作业形式灵活多样、生动有趣。

(3)融入“生活圈”,体现作业的实践性。“生活处处皆语文”,开放性的语文,要求教师善于设计开放性的作业,寻找、挖掘、创造可供学生实践的环境。引导学生与生活为伴、与自然为友、与社会对话,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感悟生活、积累语言,培养能力,融入社会。

4.合理布置作业,优化作业的评价与反馈

课堂上应侧重于布置巩固性和一般应用性作业;课后家庭作业应侧重布置应用性或拓展性练习;假期宜布置实践性作业。作业布置既要着眼于提高学习效率,又要适合学生操作,不至于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

评价作业要客观,实行多样化的评价。这样做能较好地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效地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拓展学习的空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个性,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北师大教授肖川说:“作业是教师精心准备的送给孩子们的礼物,它为孩子综合运用知识、发展和表现个人天赋提供机会,使教学的影响延续到生活之中。”教师必须善于把教科书“这本小书”和生活“这本大书”融为一体,富有创意地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让学生的知识在作业中升华,技能在作业中掌握,能力在作业中形成,思维在作业中发展。

上一篇:培育德育素质 丰富校园文化 下一篇:优化新课导入,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