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数形结合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7-21 12:30:02

浅析数形结合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

摘要:数与形是高中数学中两个最基本的概念,数形结合的思想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中一种重要思想方法.在数学解题中认真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注意数与形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数形结合思想数学教学应用

下面举例说明数形结合思想在各模块中的应用。

一、数形结合思想在集合问题中的应用。

在集合运算中常常借助于数轴、韦恩图来处理集合的交、并、补等运算,从而使问题得以简化,使运算快捷明了。

例1:已知集合A=,B=,求A∩B。

分析:对于这两个有限集合,我们可以将它们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就可以很清楚的知道结果。如图1,由图我们不难得出A∩B=。

图1

二、数形结合思想在函数中的应用。

函数是贯穿高中数学知识的主要内容,它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数形结合思想在解决函数问题时尤为重要。

例2:若函数f(x)是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在(-∞,0]上是减函数,且f(2)=0,求f(x)

解:由偶函数的性质,y=f(x)关于y轴对称,由y=f(x)在(-∞,0)上为减函数,且f(-2)=f(2)=0由图2知f(x)

图2

三、利用数形结合求三角函数最值

由于sin2x+cos2=1,所以从图形角度思考,点(cosx,sinx)在单位圆上,这样对一类即含有正弦函数,又含有余弦函数的最值问题可用几何方法求得.

例3:求函数y=2-sinx2-cosx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函数问题可转化为求两点A(2,2)和B(cosx,sinx)间连线斜率的范围。而点(cosx,sinx)的轨迹是以原点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通过点(2,2)的直线方程为y-2=k(x-2),kx-y+2(1-k)=0.原点到此直线的距离应为1.

故|2-2k|1+k2=1,即得k=4±73,ymax=4+73,ymin=4-73.

四、数形结合思想在复数中的应用

复数的几何意义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与复平面上的点一一对应,二是与复平面上从原点出发的向量一一对应,这使得复数可以从解析几何的角度来审视,可借助数与形的互化来解题。

例4:已知z∈C,且z≤12,求|z+1|的取值范围。

分析:利用复数在复平面上所对应的图形及其几何意义解决此类问题。图3

图3

解z≤12在复平面上对应的图形为以原点为圆心,以12为半径的圆周及圆内部,|z+1|表示在复平面上z对应的点与-1对应点间的距离。由图4|z+1|最大值为AC=32|z+1|最小值|z+1|∈。

五、数形结合在解析几何问题中的应用(曲线交点个数)

例5:圆x2+2x+y2+4y-3=0到直线x+y+1=0的距离等于2的点共有().(A)1个(B)2个(C)3个(D)4个如图4本题涉及到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为求点的个数,就要解方程组,有一定的运算量,但是,题目只求点的个数,而不求点的坐标,所以可以

不解出方程,因此,可以借助于图形求解.

C:(x+1)2+(y+2)2=(22)2,

圆心C(-1,-2)到直线x+y+1=0的距离

d=|-1+(-2)+1|2=2,所以,过圆心C(-1,-2)且与直线x+y+1=0平行的直线与圆的交点符合题目要求。又因为圆的半径是22,设半径CD垂直于已知直线x+y+1=0,则D到直线x+y+1=0的距离也是2,于是点D也符合题目要求.因此,符合题目要求的点共有三个:A,B.D故选(C).

通过对上述例题的分析解答,我们可以发现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能使问题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隐为显,轻松快捷地使问题得到解决。因此,要很好地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善于观察图形,对图形中蕴含的数量关系要有一定的认识;

(2)正确绘制图形,尽量清晰地反映图形中相应的数量关系;

(3)把握“数”与“形”的对应关系,以“形”感知“数”,以“数”认知“形”;

(4)灵活应用数、形的转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

总之,学生要真正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精髓,必须有雄厚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基本技巧,只有这样,运用数形结合才能不断深化提高。

参考文献:

曾劲松.高考数学总复习第三讲:数形结合.深圳中学,2003.

贺信淳,李平.试谈数形结合思想在高考中的应用.数学通报,1997,4.

徐有政.略论数学形象思维.数学通报,1999,9.

陈婉华.在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多种能力.青年探索,2005,(06)

王后雄.教材完全解读.人教版.接力出版社.2011

上一篇:论谈体育运动美 下一篇:针对聋生特点切实提高聋生写作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