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投连险要多长个心眼

时间:2022-07-21 11:12:40

为规范投连险市场,保监会近日继《投资连结保险管理办法》和《新型产品信息披露办法》后又发通知,进一步对此加以规范。对于投保者而言,购买投连险时也应该多长个心眼,仔细衡量一下自己是否适合购买投连险。一旦购买了就要有长期投资的准备。

随着股市的潮起潮落,投连险也经历着春夏秋冬。从最初问世到暂停销售,从卷土重来到投诉、退保连连。近十年来,投连险可算得上足最不安稳的一个险种。

保监会加强监管

2009年2月2日,中国保监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投资连结保险销售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寿险公司、健康险公司及养老险公司向个人销售投连险的经营活动加强监管,从2009年3月15日起执行。

由于投连险是一种既无保底收益又不保本金的产品,保费随时面临损失,对投保人的评就很要了。正如《通知》所规定的那样,保险公司应建立风险测评制度,投连险销售人员需与客户共同完成对客户财务状况、投资经验、投保目的,以及对相关风险的认知和承受能力的分析,评估客户是否适合购买所推介的投资连结保险产品,并将评估意见告知客户,双方签字确认。如果客户评估报告认为该客户不适宜购买,但客户仍然要求购买的,保险公司应以专门文件列明保险公司意见、客户意愿和其他需要说明的必要事项,双方签字认可。

投连险的投诉连连有部分原因是客户在银行购买投连险,误以为可以稳赚不赔,可实际上既不保收益又不保本,直到亏损后才发现弄错了,想要及时止损又无法拿回初始费用。因此,《通知》还特别强调:“保险公司委托银行销售投资连结保险的,应严格限制在银行理财中心和理财柜销售,不得通过银行储蓄柜台销售投资连结保险。”以免投保人再产生误解。

对投连险的营销人员,《通知》也做了规定,要求必须拥有资格证书,且应至少拥有1年寿险销售经验,并无不良记录,还应接受不少于40个小时的专项培训。

投保前多多审视

要想避免投连险纠纷,除了对投连险销售环节的规范外,客户自身还应做好充分的自我评估,看看自己究竟是否合适投保投连险。

想要投保投连险的客户对其保障可能并不是最在意的,毕竟能够得到相同保障的其他险种并不少见,而且保费也更加经济实惠,人们关注更多的是投连险背后的投资回报。不过正如人们所看到的那样,投连险的预期收益虽高,但并不保证,负收益的情况很可能发生。因此,在投保前可要做好亏损的心理准备。

当然,要想获得收益并非不可能,只是要耐心等待而已。从中国股市的历来表现及未来预期来看,如果你可以坚持长期投资超过5年,那么还是可以取得不错回报的。所以,投保前先问问自己,这笔保费你打算投资多久?是应急款项还是闲置资金?如果自己做好了长期投入的准备,那再买不迟。《通知》中规定,投保人的新单趸交保费不得低于3万元,设立该门槛大概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投保后不要轻言退保

从投连险账户的成绩单来看,虽然在金融环境动荡不安时难以独善其身,但受损情况一般要好于大盘,一些稳健型账户的抗跌能力还是相当不错的,特别在弱市时期优势就更加明显了。

此外,退保的成本可是不低的。不仅在保费投入后已经支付了资产管理费(稳健型账户较低、偏股型账户较高)、买卖差价(一般为2%或者免收)及账户转换费等等,还需要额外负担退保费用,大部分产品前5年的费率在2%~10%不等。相反,一旦坚持超过5年,还有不少费用上的奖励。可见,退保应属下下策。

“投保前谨慎考虑,投保后长期坚持”是投保投连险的最佳方法吧。

上一篇:理财信箱 第5期 下一篇:境外游多穿几层“保险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