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P和D二聚体检测在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时间:2022-07-21 10:41:57

FDP和D二聚体检测在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摘要] 目的 探讨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和D二聚体(DD)定量测定在骨折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将2013年5~11月本院骨科收治的164例骨折患者根据骨折的程度和部位不同分为躯干骨骨折组、长骨骨折组和非长骨骨折组,采用免疫比浊法对其进行FDP和DD定量测定。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各组FDP和DD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FDP;D二聚体;高凝状态;血栓形成

[中图分类号] R6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3(b)-0114-02

创伤会诱发患者体内高黏、高凝状态的出现,并易并发深静脉栓塞(deep vein thrombosis,DVT)。创伤患者与正常人相比,其DVT的发病率明显升高,普通人群中DVT的发病率约为48/10万,而国外学者研究表明,有将近50%的创伤患者发生DVT[1-3]。D二聚体(D-dimmer,DD)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ibrin degradation products,FDP)的监测可反映体内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简称“纤溶”)活性的改变,本研究通过定量检测本院骨科创伤患者血浆中的DD和FDP水平,探讨其相关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11月本院骨科收治的骨折患者164例,根据骨折的程度和部位不同分为躯干骨骨折组35例,其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21~68岁;长骨骨折组74例,其中,男52例,女22例,年龄24~65岁;非长骨骨折组58例,其中,男37例,女21例,年龄21~60岁。另设健康对照组120例,均来自本院健康体检人员,其中,男74例,女46例,年龄25~63岁。各组检测对象均无血液系统疾病、血栓栓塞病史及心肺肾肝功能异常,检测前未使用过影响凝血及纤溶活性的药物。

1.2 标本采集与处理

应用凝血真空采血管严格按照1∶9比例[3.8%(w/v)枸橼酸钠抗凝剂0.2 ml+静脉血1.8 ml]于入院后第1天采集空腹静脉血,立即混匀,3000 r/min离心10 min,取血浆待检。

1.3 检测方法

FDP和DD的测定采用乳胶免疫比浊法在Sysmex CS51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上用配套试剂进行测定。 正常人参考范围DD为0~0.55 mg/L,FDP为0~5 μg/ml。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各组FDP和DD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各组DD和FDP含量测定结果的比较(x±s)

与对照组比较,*P

3 讨论

FDP是在纤溶亢进时血循环中纤维蛋白或纤维蛋白原在纤溶酶的作用下被分解后产生的降解产物的总称。血液中的FDP浓度上升可证明有纤溶亢进现象[4]。DD是交联蛋白在纤溶酶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降解产物,血浆中DD含量升高表明体内有纤维蛋白血栓形成和纤溶发生,提示机体内继发纤溶活性增强。DD是证实体内存在继发纤溶的特异指标,且可以作为体内血栓形成的无创性检测指标[5]。因此,血浆FDP和DD浓度升高可作为体内高凝和新鲜血栓形成的标志之一,对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的诊断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降低患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十分重要[6]。

外伤性骨折凝血和纤溶功能的改变以及血栓形成的发生已受到广泛的关注。骨折后由于机体的应激反应可导致机体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的变化[7-8]。骨折患者骨结构遭到破坏、挤压后使髓腔内容物进入血液,由于骨的血供较丰富,血管较多,血管壁完整性受到损伤后启动凝血和纤溶系统,从而导致DD和FDP水平升高。本研究显示,非长骨骨折组的FDP和DD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长骨骨折组中,FDP、DD浓度较对照组和非长骨骨折组明显升高,而在躯干骨骨折组中FDP、DD的浓度最高,表明骨折患者机体存在血栓前状态,长骨骨折组损伤程度重于非长骨骨折组,而躯干骨骨折组损伤最为严重,FDP、DD水平在血管损伤、凝血激活纤溶亢进时是明显升高的。

骨折是下肢DVT的常见诱因,及时有效的筛选非常重要。下肢DVT的静脉造影是公认的标准方法,但造影术具有一定的创伤性。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无创和可重复的优点,已逐渐成为一种诊断DVT的可靠方法,但超声只能检测已经形成的DVT,无法预测DVT的发生。一旦骨折患者发生血栓性疾病,将给患者带来后续病痛,下肢静脉血栓有非常大的诱发肺静脉栓塞的风险,此病来势凶猛,死亡率非常高,因此,预测骨折患者血栓的发生,对于骨科的临床治疗至关重要[9]。

综上所述,对骨折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是避免DVT形成的有效方法,对骨折患者的FDP和DD水平进行检测有助于临床对患者伤情的判断和预后评估,因此,在患者入院初期要密切关注DD和FDP参数水平,这对于治疗效果的前瞻性预测和早期凝血功能异常发生的原因判断都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Geerts WH,Code KI,Jay RM,et al.A prospective study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 after major trauma[J].N Engl J Med,1994,331(24):1601-1606.

[2] 魏云,陈勇,张泉.凝血参数在颅脑外伤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2,22(11):2643-2645.

[3] 张小平,胡豫,金毕,等.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的评估[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8,23(3):168-170.

[4] 谭齐贤,张树平.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85-293.

[5] 詹前美.D-二聚体、FDP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厂矿医学,2006,19(4):362.

[6] 王鸿利.广泛开展血栓与止血的检验和应用[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5,18(2):69-70.

[7] 徐国红,周国万.股骨骨折与凝血功能改变的临床观察[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1,9(4):470-471.

[8] 王莉.骨折患者监测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和D-二聚体的临床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12):1500-1501.

[9] Ollendorf DA,Vera-Llonch M,Oster G.Cost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 following major orthopaedic surgery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J].Am J Health Syst Pharm,2002,59(18):1750-1754.

(收稿日期:2014-02-08 本文编辑:袁 成)

上一篇: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阴式子宫全切术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中国大豆产业被外资控制后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