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婚姻生育制度(文化)的研究

时间:2022-07-21 10:18:05

基于婚姻生育制度(文化)的研究

[摘要]文章主要对生育制度(文化)进行一些研究。从费孝通的观点出发,继而是经济学、村落文化的角度,最后结合众多学者的观点,从而给生育制度最全面的解释。

[关键词]生育制度;婚姻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1-014-01

一、费孝通的生育制度

费孝通先生是中国早期出版论述生育文化专著的学者之一。费孝通对生育制度的各构成要件作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把人们的生育动力归结为制度的力量。并且,他明确指出了婚姻与生育的关系,认为每一个社会所容许出生的孩子必须能得到有人抚育的保证。所以在孩子出生之前,抚育团体必须已经组成。男女相约共同抚育他们所生孩子的责任就是婚姻。婚姻的目的是确定生物性的父母和社会性的父母。因此,只有确立婚姻关系之后才有生育孩子的权利。即使在承认婚前性生活是正当的人民之中,也并没有允许婚前合法地生育孩子。

二、贝克尔的生育观点

贝克尔对生育行为进行了微观经济分析,将传统微观经济学中消费选择理论与家庭(人口)生产的理论结合起来,把生育看作是一对夫妇对子女数选择的结果。这主要是关于人们生育决策的讨论。贝克尔认为子女既是一种耐用消费品又是一种生产品,因为子女是一种心理收入或满足的来源,按照经济学的术语,子女可以看成是一种消费商品,有些时候,子女还可以提供货币收入。作为家庭产品的孩子的养育是要支付成本的,也就是说,孩子的生产和养育也是一种投资行为,这种投资分为经济投入和感情投入两部分,其中的经济投入又可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部分。贝克尔认为,父母在做出是否养育孩子以及养育孩子的数量方面的决定时,同样要遵循成本――效益分析。贝克尔的这一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会生孩子,因为生孩子可以为他们带来他们想要的成就感、满足感、以及年老时的养老。这一点与社会交换理论相通。

三、李银河的生育观点――村落文化

李银河认为贝克尔的人口经济学在中国的农村是不适用的,因为它缺少在这里适用的基本条件。她进入相对贫困的山西南山村与相对富裕的浙江南阳村,就村民的生育行为进行田野调查,用文化来解释这些村民的生育行为,并特别强调村落文化的趋同性特征。因为村落文化可说是一种耻感文化,生活在这样一个没有陌生人的地方,每个人都熟悉他,注视他,评说他,他才会在做“错事”时产生羞耻的感觉。因此可以说,村落文化既是耻感文化所以产生的源头,又是它的载体。耻感文化却可以促进生育,因为它对于非罪的行为也作出规范――人人都要生育,不仅如此,还要多多生育,生育男孩。不愿这样做或做不到的人就会蒙受耻辱。很明显,这正是村落文化中人们拼命要生儿育女的一大动因。这一研究对于中国人生育观念的一个主要理论概括就是:中国人的生育观念之所以与西方人的生育观念有极大区别,是因为中国人的生育基调是以家庭为本位的,而西方则是以个人为本位的。在她的理论中,可以从文化的角度来分析农村未婚先育的原因。

四、其他学者的一些阐述

1.《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人口控制》课题组在国内是较早开展新型生育文化研究,他们在其研究成果《中国农村社区生育文化》得出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之所以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就是因为中国在70年代已经完成了传统生育文化的根本性转变这样的结论。雷洁琼的《改革以来中国农村婚姻家庭的新变化》也是这一领域研究的杰出代表,其研究的成果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2.在赵文琛看来所谓生育文化就是建立在一定经济、社会条件之上的生育观念文化与建立在一定科技发展水平之上的生育科学文化的合称。他通过对传统的与现代的、西方的与我国的生育文化进行对比,中国的反馈模式、家庭本位的生育文化不无优越性。这种剔除了封建糟粕,以反馈模式为基础的家本位的生育文化,渗透了亘古不衰的中国文化的和合精神,于人、于家、于国有益,是值得我们弘扬的;家本位的生育文化,本身也内含了生育主体优生优育的观念和要求。

3.齐晓安在研究的过程中将生育文化理论与人口理论区分开来,指出了两者的不同,并将生育文化理论进行了专门的归纳:生育文化本质理论、生育变动发展理论、生育调节理论以及生育文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互动理论。这些理论可以与生育观念里面的内容相结合,分析出农村未婚生育的进一步原因。

虽然我国一直在宣扬男女平等的生育观,但是男孩偏好仍是农村生育的主流价值观。不论他们是生几个孩子,其中必定有一个甚至是更多的男孩,除非是特殊原因的出现。在性别偏好的研究中,传统的生育观念还是根深蒂固的,或者说压根就没有彻底的改变过。“传宗接代”、“养儿防老”、“劳动力需求”等的观念使得追求生男成为了农村的理性选择。这些各种现实的理由,使得在农村这样一个有限的空间得到复制,男孩在农村的特殊地位,给那些没有男孩的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他们会想尽策略生育男孩,直到达到目的为止。

上一篇:基于人类学视角的金融市场交易行为研究 下一篇:从一起民间借贷纠纷看民间(口头)借贷案件的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