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陶行知创造教育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现代意蕴

时间:2022-07-21 10:06:43

浅析陶行知创造教育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现代意蕴

摘 要:本文结合陶行知创造教育中提出的六大解放,即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眼睛、嘴、时间和空间这六方面,浅析此精神对幼儿区域活动的指导,从而总结出具体的措施,旨在为幼儿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陶行知 创造教育 区域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6-0268-01

陶行知在中国史上是首位提出创造教育的,他认为学校的意义就在于要教会每个孩子自己学,可以拥有自己发现和探索的能力,解放创造力,这与当时的只重教不重学的教育状况背道而驰。

教育的主要方向是“教人以渔”,而不是“给人以鱼”,这对孩子的生存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都有很大的益处。现在的区域活动是一种全面发展幼儿各方面的有效手段,也是幼儿自我发现、自我探索、自我学习、自我完善的方式。接下来,笔者将从现当代教育观和区域活动理念出发,讲述创造教育对幼儿的意义所在及一些实施方式。

1 从适当介入出发,解放孩子的头脑

在传统教育中,不可否认的是孩子接受的大多是灌教育。当然,在当今的教育活动中,一些教育者的控制性也没有减弱,为了达到目标而去强制性地建立了一种反射,虽然这种强化的效果不差,但并不提倡。孩子并不是知识的容器,如果教育者适当介入、指导得当,他的潜能或许超乎想象。

就比如说现在社会上有一种“天才现象”。并不是只有个别孩子是天才,每个孩子都有创造力,教育者在实施教育的时候能发挥民主,刺激他们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而并不是用无理取闹的规则来把创造力掩埋在他的“思想摇篮”里。

2 从多通道感知出发,解放孩子的双手

学龄前儿童表象思维和直观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而掌握知识的最佳方式是:视听触,三合一。一个活动中单靠讲述,幼儿往往听过就忘记,但是具体的视像,视觉印象会深一点,再用实际的操作进行加强。

“教学做”还是要合一,试想如果双手被绑住了,困兽之斗,总觉得让人心酸。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个小男孩见到所有东西都喜欢往嘴里塞,毛绒玩具、遥控板、钱包……饭量随着咬东西的欲望一路飙升。经观察发现,原来孩子没有学会正确认识世界的方式,他用嘴替代了所有的感触觉。这时候孩子来到“触觉大世界”,这里提供了各种各样的事物,可以让孩子通过双手触摸,鼻子嗅闻,孩子终于改掉了乱咬东西的习惯。这作为一个反面教材,足以可见双手是不可以被任何东西给替代的。

3 从创造机会出发,解放孩子的眼睛

学前儿童接触世界的时间只有短短几年,况且他们的短时记忆不是很强,所以经验相对匮乏,所以我们要多提供观看感受的机会。

好比在美工区,欣赏评价多的幼儿往往作品呈现也更加丰富。又好比在阅读区,一些优秀的绘本蕴含了很多人文知识,在现代幼儿教育中可以有一个很好的全方位指导的作用。还有活动《逛逛我的幼儿园》《参观警察局》《寻找春天》等,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带领孩子走出教室,从一个区域中解放出去,用眼睛领略一下教室外面的风光。

4 从轻松引导出发,解放孩子的嘴

语言的发展靠的是练习,孩子语言发展得好不好,这完全要看他是不是愿意讲,说话的环境如果宽松、自由,他心中的紧张也会渐渐消除,孩子得到较多的发展空间。

所以,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无论孩子的表达水平如何,你用尊重和接纳的方式与他对话,那么无论表达的效果如何,他都会很大胆。比如说每个假期过去了,可以通过和孩子交谈假期里的趣事来让他们愿意表达讲述。有了一定表达的水平之后,教师就要引导孩子进行清楚的讲述了。这不仅是里程碑式的跨越,也是循序渐进的成果展示。

5 从打破界限出发,解放孩子的空间

我们的教育不应该是把孩子圈在一个狭小的范围里与社会生活隔绝,应该要打破这样的隔绝,把学校的一切延伸到大自然里去,深入到社会生活中去。

每次活动的活动延伸意义非凡,把经验进行迁移,从而扩展他们的思考空间。也可以通过打破游戏活动空间体现,就好比区域活动时,孩子们是四散的,教师提供足够的活动区域给孩子们进行自由活动,同时每个区域也要控制人数。否则容易引发孩子们之间的冲突,冲突一多,不利于整个活动环境的有序进行。

6 从自我支配出发,解放孩子的时间

孩子区域活动的时间要保证,他们的反应不如成人一般迅速,但是教师要学会耐心等待,这并不是消极的。如果把他们的时间填充得太满的话,孩子会没有精力自由发挥,这会适得其反。

有次要准备收玩具了,在科学区的浩浩仍旧在摆弄着魔力纸杯,反复思考,我没有催促他。过了一会儿,他似乎领悟到吸管的妙用,于是用力一吸,纸片就被吸住了。他得意洋洋地收拾材料回到位置,这个的确是令人骄傲的瞬间。我想如果我一味催促,今天他参与所有活动都会索然无味吧!

7 从实际操作出发,提出具体措施

为了达到六大解放的前景,对今后的具体操作做了如下规划:

(1)教师指导要讲究适时。有些孩子会因为热衷于某项材料,而导致在自主选择的时候一直会倾向于那个区角,老师先要听其声,然后改其意。材料是“跳一跳,够得到”的水平。如果他们的确因为自身的经验能力不足,局限了他们的思维,让他们的探索活动难以继续,那这时教育者就可以适当点拨。在区域活动中,教师主要还是一个旁观者,孩子们才是真正的“小主人”。

(2)建立良好的习惯。孩子的自由并不等同于缺乏社会指导,也不是单纯的身体上的运动的不加限制,如果是那样的话,孩子根本没有自律可言,我们只是让幼儿在道德基础上接受各种常规。

(3)多提供原材料和半成品,材料适合年龄,让他们有制作和模仿的机会。

(4)给孩子更多的自,让他们有更多自我选择、监督的机会。在区域活动中,孩子之间的交往很多,这也是在培养他们的社会性。但避免不了的是冲突,但给他们监督他人的权利,于是在监督他人的过程中可以自然而然地内化规则,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育不是要把孩子们都塑造成同样的人,而是要培养成一个个有创造性、有个人特质的人。因此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要认真观察,积极反思,勇于纠正,这样才能成就一朵朵美丽的花朵,成为陶老先生口中的“好园丁”。

上一篇:情景教学对幼儿学习品质的提升作用 下一篇:职业教育中使用泛雅网络教学平台的探索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