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新品种

时间:2022-07-21 08:47:46

1 选育经过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已故曹德群副教授以‘东莞中把’的吸芽为材料,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通过钴-60(60Co-γ射线 )辐射诱变,获得一批诱变株系,种植保存于华南农业大学香蕉资源圃。课题组从1993年春起,连续3 年对60株诱变株系的生物学特性、果实品质、产量以及主要经济性状进行观察,从中筛选出6株经济性状优良的株系。1996年对6个株系进行组织培养繁殖,1997—2000年将组培苗种植在华南农业大学教学实验基地果园内继续进行观察。经连续3 年观察和经济性状分析,再从6株优良株系中筛选出梳形好、果指微弯、果实糖分高、风味浓、抗风和抗病能力较强的‘华农8号’优良株系,由于果实后熟甜度高,初定名为‘华农甜蕉’。于2000—2003年,将‘华农甜蕉’香蕉和其他28份香牙蕉品种或株系一起种植于广东省东莞市香蕉蔬菜研究所,并对其植物学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连续4年的观察,应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法对 ‘华农甜蕉’香蕉的亲缘关系进行鉴定,进一步证实‘华农甜蕉’香蕉与‘东莞中把’香蕉的亲缘关系最近,期间还对‘华农甜蕉’香蕉在抗风性、抗冷性和抗病性方面的表现进行了比较。从2008年春天起,分别在广州、东莞和珠海3个香蕉主栽区进行了连续3年的区试。经多年多点观察,认为筛选出的‘华农甜蕉’香蕉优良株系,经济性状稳定、表现一致,没有出现变异现象的株系。2010年1月通过广东省农业厅种子管理总站鉴定,定名为‘华农中把’香蕉;2011年5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粤审果2011010。

2 主要性状

2.1 植物学特征

属中把香牙蕉品种,假茎高度210~265厘米,周长55~75厘米,假茎黄绿色,并间有紫褐色斑。叶片绿色,近长圆形,叶片长185~210厘米,宽75~95厘米,叶柄长32~40厘米,叶距较密,叶尖形状为钝尖,叶基对称楔形;果穗轴有茸毛,苞片呈窄卵形,苞片外色暗紫,内淡红,苞片开后上卷;果穗长65~90厘米,宽110~135厘米,梳距中等,果指数158~198个,果指长19~20厘米;果形微弯,果端饱满,果棱不明显,未成熟的果实,皮为绿色,后熟的果实,皮为金黄色。

2.2 生物学特性

在珠江三角洲地区,试管苗袋苗(6~8片大叶)春植(3月上中旬),7月上中旬花芽分化,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抽蕾,15~20天后断蕾,翌年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采收。组培二级苗苗期一般40~60天,定植至现蕾时间为6~7个月,定植至采收(年生长发育期)为12~13个月。

2.3 主要经济学特性

果穗长61~83厘米,果穗宽36~42厘米,梳距7.5~10.5厘米,果梳数7~12梳,梳形好、果指微弯,果指数119~186个,果指长度中等,19~20厘米,果柄长4厘米,正常管理下,单株产量21~25千克,亩产量2500~3000千克。果实催熟后为深黄色,果肉黄白色,果实糖分高、味甜香,可溶性固形物20.3%,可溶性糖18.1%,可滴定酸0.42%,维生素C含量为124毫克/千克。

该品种与原诱变品种‘东莞中把’以及目前我国主栽的‘巴西蕉’的果实相比,可溶性糖明显的高,华农中把为18.1%,东莞中把14.1%,巴西蕉15.8%,风味浓甜,品质优异。

2.4 抗性和适应性

经田间测试表明,‘华农中把’在香牙蕉中对枯萎病病菌的耐受性较强,属于中度耐病品系。抗风性和抗寒性中等,且无特殊的敏感性病虫害和逆境伤害。该品种适宜在广东珠江三角洲及其他适宜香蕉生产地区的低丘山坡地或平地种植。

3 栽培技术要点

以春、秋2个季节种植为合适,株行距2米×3米或2 米×2.5米,每公顷 1665~1995株。

香蕉施肥次数及施肥量是根据肥料种类、气候条件和植株生长发育情况而定。全年分5次施肥,第1次种后1个月,施肥量占全年的10%;第2次种后2个月,占全年施肥量15%;第3次种后3~3.5个月,占全年施肥量30%;第4次种后4.5~5个月,占全年施肥量30%;第5次种后6.5~7个月,占全年施肥量15%,要求在花芽分化前施完全年肥料70%。

春植香蕉,一般定植2个月左右吸芽就开始从蕉头球茎抽出,应及时除芽。

套袋宜在断蕾、疏果后喷1次防病虫药剂后进行,采用浅蓝色薄膜袋,长120厘米,两头通,夏秋季宜用有孔洞浅蓝色薄膜袋,冬季用双层薄膜袋比单层防寒效果好。

采用综合防治技术,重点防治香蕉生长期和果实发育期的病虫害,病虫害防治宜参照国家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的要求进行。

上一篇:浅谈电气主接线设计的原则和要求 下一篇:苹果树水分需求与保墒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