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群发性断奶仔猪烂耳病的诊治

时间:2022-07-21 07:48:40

2014年8月30日至10月1日,广西某种猪场相继有4批、共1315头断奶仔猪转入保育舍,先后有378头仔猪因合群打架耳尖被咬伤且创面出现坏死并逐渐扩大。虽然没有仔猪因烂耳死亡,进而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但其中251头仔猪因烂耳程度较重,本来可以种用的仔猪因耳缺号无法辨认,导致血缘无法查清而只能作为肉猪处理,因此间接地影响了猪场的经济效益。

一、饲养管理情况

哺乳仔猪在21~25日龄断奶,26~28日龄转入保育舍,按体重大小、性别分栏,每栏17~25头不等。保育舍全部为高床,每栏面积7. 2米2,内设料箱和饮水器,任仔猪自由采食和饮水。断奶仔猪前两周仍然喂饲料厂生产的教槽料,后逐渐过渡到饲喂自行加工的小猪料,过渡期约1周。

二、发病情况

断奶仔猪转入保育舍合群打架属于正常现象,但一般仔猪的伤口出血后会结痂,痂脱落后伤痕也会逐渐消失。然而该场有378头断奶仔猪耳部咬伤后出现变黑坏死,其中251头仔猪耳缺号几乎全部烂掉,但采食量和精神状况完全正常,也没有出现死亡。全场除个别断奶后仍在产房的仔猪有轻度烂耳症状以外,其他猪群完全正常。

三、诊治

病初,猪场管理和技术人员都怀疑是教槽料缺乏某种微量元素或维生素,营养不平衡遂导致发病,因此没有采取治疗措施;后经饲料厂家售后服务人员到场采血化验,确诊为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混合感染。治疗采取在饲料中添加阿莫西林1428克/吨,同时用5%聚维酮碘溶液进行带猪喷雾消毒,每天两次(上、下午各1次),无新增病例出现,烂耳仔猪也逐渐恢复。

四、发病原因分析

该场从2010年开始边生产边建设,之前从未群发过仔猪烂耳病。此次发病因猪群规模扩大过快,猪栏高度紧缺,产房和保育舍基本上都是上午出猪、下午进猪,无法进行彻底冲洗和严格消毒所致。

五、讨论

1. 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由于日龄小、体重轻、抵抗力弱,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所以猪舍、猪栏的消毒工作至关重要。笔者认为产房和保育舍最好在上一批猪转出后彻底冲洗,待干燥后再进行喷雾消毒,然后关严门窗用甲醛熏蒸并空闲5~7天再进猪,防病效果较好。

2. 此次发病情况是产房患猪头数少、病情轻,保育舍患猪头数多,病情重。这是因为该场技术人员在进行断脐带、打耳号、断尾和小公猪去势操作时都进行了严格消毒,断奶后仍在原栏饲养的仔猪只有个别出现打架现象,所以感染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的概率较低;而转入保育舍后,仔猪按照体重和性别分群,来自不同窝的仔猪经过激烈的打架后大部分仔猪耳部出现伤痕,加之伤痕又没有得到任何消毒处理,所以感染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概率随之提高,仔猪烂耳的数量也相应增加,病情也越发严重。

(作者联系地址:邱雪珍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城县大埔畜牧兽医站 邮编:545200;庞 萍 勇仲根 柳城县天福种猪场 邮编:545200;王丽荣 柳城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邮编:545200)

上一篇:“半A不B”的构式研究 下一篇:正视存在问题 推动转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