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校美工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探索

时间:2022-07-21 06:06:03

盲校美工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探索

摘要:盲校美工课是一门操作实践性、直观性很强的学科,能让盲生学到制作的本领,锻炼精细动作,发展盲生的触觉和动手能力,补偿视觉缺陷,增强盲生的手脑、手眼的配合、协调能力,锻炼盲生的形象思维、扩散思维,帮助他们建立空间概念,形成正确的立体感和空间感,有助于培养盲生的形象记忆与操作表现能力和耐心细致、善始善终的劳动习惯,培养学生对生活和美术作品的感受力、欣赏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挖掘美、感受美并创造美,培养审美观和审美情趣,提高审美鉴赏能力,提高鉴赏水平。

关键词:盲校教学;美工课堂;实效探索

一、盲生学习美工常见的障碍

(一)盲生无法通过视觉观察认知事物,学习制作的技能和本领,他们只能以手代目,以耳代目

视觉是人的重要感觉,也是主要信息来源之一。盲生由于失去了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不能依靠视觉,主要通过手的活动去认识世界,因此,如何采用科学方法,调动盲生的其他感觉器官来补偿视力缺陷,提高盲校美工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我们必须进行深入探究的一个课题。

(二)缺乏想象力,存在畏惧心理与畏难情绪

盲生认识客观事物有相当大的困难,没有具体可感的形象参照供他们发挥想象。他们由于视力缺陷,敏感,胆小,多疑,不敢去尝试,有的盲生缩手缩脚甚至不敢去触摸教具模型,害怕受伤,害怕失败,害怕困难,缺乏自信,更不敢去自由发挥、大胆创作。

(三)盲生的造型能力差,美工制作动作变形

美工课的学习进程是先认知事物再进行实践操作。盲生由于视力缺陷,他们的认知能力、形象思维和空间想象力都较差,对作品造型的特点难以形成准确、细致、完整的认识,难以建立具体形象的印象。并且美工制作中,动作出现变形不精准,成为盲生学习美工中的一大难点。

二、方法和措施

为了使盲生能掌握一定的美工知识、技能和技巧,发展他们的创造能力,提高美工教学课堂教学效率,针对盲生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抓好以下教学环节。

(一)培养盲生用手去感知事物的能力

1.盲生的观察主要是以手代目、以耳代目,触摸观察时,只有充分调动其他感官的功能,盲生才能细致客观地观察事物。

2.准备课,应先教会盲生认识手的各部分名称和手的各种摆法,如手的横放、直放、斜放。懂得方位词的概念,然后教会盲生用不同的手形去触摸不同的物体,教会他们触摸的各种方法,例如,借助手的形状变化,从不同的方向触摸物体各个部分。

3.指导盲生观察时,目的要明确,调动各种感官协调观察,避免随意性。如触摸基本几何形状: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要认识它们的角、边、对角线、中心线、直线、曲线等概念,并进行触摸观察。

(二)出示范品、讲解介绍、观察作品、建立形象

1.盲生依靠触觉等感官进行学习,要培养其各种感官功能,在美工课中必须尽可能使用直观教具,使用实物进行教学。

2.教师要帮助盲生利用触觉认识物体,指导盲生认真细致有顺序地观察范品模型,建立正确的具体形象概念,才能很好地进行操作。

3.在美工课上,要培养和指导盲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在触摸之前,教师要先分析、讲解、介绍范品的造型特点,介绍的顺序从全貌再到局部,然后再指导观察各部分的主要特点,先触摸范品,指导盲生触摸观察的顺序一般从整体到部分,上下来回、左右来回地摸,反复感知,仔细地观察和记忆物体特征和各部分的细节,发展认知技能。盲生通过触摸、聆听、观察、认识,感受范品的形态、结构和特点,为下一步制作打好基础,然后通过塑造,再现这些物体的形象。

(三)强化操作训练,体会动作要领

教师通过指导盲生触摸直观教具,然后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加以讲解,并亲自手把手做示范动作,使盲生领会有关操作术语,领会动词的含义,例如泥工中的搓、压、捏、敲等动作。教师必须采用集体教学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法来辅导盲生,让盲生亲手操作,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动手操作的能力。

(四)分小步骤练习,语言提示结合示范适时辅助

教师讲解时教学语言要规范、准确、简明,形象,便于学生理解与操作。学生仔细聆听,根据语言提示,按要求一步一步地操作练习。有的盲生对语言的理解与执行较难,所以对盲生来说,仅仅语言直观还不够,还得利用盲生触觉,教师手把手个别辅导做示范,让学生触摸制作过程中的每一步动作并协助完成,加强个别辅导,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再放手让他们独立完成。

(五)反复再现

针对盲生的特点,教学中要重视形象的建立和再现,教师应注意形象再现使盲生得到完整准确的认识。例如:基本的几何形体,在纸工中折叠,在泥工中也要制作。泥工,学会了做球形,圆形是由球形发展而来的,教学时要从球形教起,环形是由圆形发展而来的,教学时还要复习球形、圆形,再学习环形,教学中要反复强调操作过程的形象再现。在塑造的过程中,还要经常把自己的作品与范品比较对照,以便修改。要边制作边摸,反复感知,反复强化,再现形象,使盲生巩固和加深印象,克服视力缺陷带来的困难,对物体形成深刻、准确、清晰、完整的形象。

(六)鼓励盲生大胆探究、自由创作

1.要注重盲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自学、感知。如编结,可先尝试观察、触摸范品,摸出线的走向。学习纸工,一些学生通过摸、拆、还原,通过努力,终于找到方法,寻到答案。尝试用各种方法制作,做成成品。

2.创意美工对学生具有挑战性,要引导盲生自主学习、自由创作,激发其想象力和创新意识,鼓励他们进行作品的花样设计。例如,在学了编结和穿珠后,盲生把两种技能结合起来应用,设计制作出了新颖别致、美观大方的手链、项链。

美工教学中要注重发挥盲生的主体作用,指导盲生用手去感知事物、建立形象,让他们主动探索、实践操作,教师要注重分步骤教学、语言直观、教具直观、形象再现、示范动作、集体教学和个别指导与协助相结合。教学中,手的触觉能力的训练和观察物体能力的训练要贯穿始终,把盲生美工学习的过程变成视觉缺陷补偿的过程。美工课整个教学过程还贯穿着审美体验,使我们的学生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热爱生活,并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去装点生活,让生活变得更加美丽。希望我们的学生都变得心灵手巧,聪明又可爱。

上一篇:故事教学对幼儿语言发展的作用 下一篇:幼儿园区角活动的组织与指导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