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信息技术教材屏障 实现课堂教学创新

时间:2022-07-21 06:42:27

突破信息技术教材屏障 实现课堂教学创新

摘要:信息技术教材已经发展多年,全国的信息技术教材众多且标准不一,存在众多问题。对课堂教学带来的不良影响也在加深。其中内容陈旧等情况已经制约了信息技术教学的良性发展。因此突破信息技术屏障,实现课堂教学创新,已经成为信息技术课程的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材;课堂教学;创新

一、信息技术教材的现状

从2000年我国在中小学全面开展信息技术教育以来,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领域发展迅猛,但存在着“教材众多、内容不一、难度各异”等各种矛盾和困境,这样必然会影响信息技术学科的良性发展。“目前,信息技术教材无论是内容编写,还是选用、审核都存在很多实际的问题,信息技术教材正在成为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瓶颈。”[1]

1.陈旧的教材内容。以广州市信息技术教科书《信息技术》为例,这套版本的教材从2001年沿用至今,只有极少的内容在再版中得到修正。“广州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经广东省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批准,从2000年秋季开始在我市中小学全面使用。”[2]2001年版本的教材沿用到2012年,这个跨越无疑是巨大的。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21世纪,12年内信息技术的发展无疑是远远超出当时教材编者能够想到的。笔者认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不能仅停留在教会学生使用打字、用计算机画画等简单技能,更重要的要是让学生接触到更多更新的信息技术发展的成果。这样才能使学生从小具有会思考、会探索的优秀精神。

2.教材内容枯燥、单一。笔者曾经询问过学生“你们喜欢看《信息技术》课本吗”,学生答道“不喜欢”;笔者问“为什么”,学生的回答尽管各不相同,但不乏“我早就会了”、“很无聊”等声音。如果学生对教材的态度是这样的,如何使学生对教材和学习有兴趣呢?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二、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多样化教学

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不是职业教育,不是为了培养只会打字和处理表格的文员。因此作为信息技术老师应该把更多的目光放在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增长见识上,让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有更深刻的理解。

1.引进机器人竞赛、信息学竞赛知识,开拓学生视野。“民以食为天,我们每天都离不开食品。食品安全问题有些是在我们不经意的情况下发生的,有些则是人为的。在‘食品安全’机器人比赛中,你的机器人的任务是提醒人们在进食之前避免和处理污染”——摘自2012FLL机器人挑战赛主题。当时学生在看到这段文字后,注意力和兴趣肯定从打字、画图等转移过来了,虽然FLL机器人是实体的机器人,普及起来不可能,但是在课堂上引入这些新的知识、概念,对促进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和兴趣是有很大帮助的。

信息学竞赛宗旨是:向那些在中、小学阶段学习的青少年普及计算机科学知识,给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提供动力和新的思路,给那些有才华的学生提供相互交流和学习的机会;通过竞赛和相关的活动培养,选拔优秀计算机人才。任何地方,不管大小学校,都存在一些对信息技术充满兴趣和想象力的奇才。但是这些奇才可能会因为教育环境的限制,没有接触到这个能让他充分施展才华的领域,而作为信息技术教师的你,很可能正是这位伟大的领路人。有谁能知道坐在你的教室里的哪一位小学生在长大后会是图灵奖的获得者呢?

教学内容的多样化教学能使学生的兴趣更高,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和理解会更深入。同时,多样化也可以体现在教学方法上,如“比喻教学法”等[3]。

2.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这不能不说是我国教育界的心头之痛。我国中学生在物理、化学的世界性竞赛中拿过众多金奖,但至今没有中国人在自然科学领域得到过诺贝尔奖。因此谈创新能力不能停留在只说不做的层面,要在课堂中体现出来,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以教材知识结构点为基础,开展主题教学

“信息技术主题教学即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利用主题教学策略来改善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4]为了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兴趣,丰富教学形式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可能有些人会认为,学生很喜欢信息技术课,不需要再提高兴趣了。这种想法是误解学生的兴趣了,学生真正对教材内容感兴趣的不多,但对游戏、网络感兴趣的不少。因此,要使学生真正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是一个不得不提的话题。开展主题教学,会让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有很大提高。

主题教学要站在一个较高的教育理念层面上进行,然后在教学中进行优化。设计主题教学要依据以下几个顺序:

1.根据教学主题,确定教育理念。如教育学生要有诚实守信、有责任心、勇敢创新等优秀品质。

2.根据主题的来源和教学需要,构建主题教学的教学结构。结合教育理念,使学生在学习中锻炼相关技能。

3.根据主题的特点,对教学过程进行详细的设计。如使用情境导入、任务驱动等方法开展教学。

本文提供一个例子,如设计开展“谈谈盗版的危害”这个主题教学。教育理念层面是,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认识到知识产权对我国各行业发展的重要性,认识到盗版对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严重危害;教学结构层面是,确定教学目标,确定大体的教学方法,教师、学生和社会环境之间产生互动。具体技术层面是,采用何种方法导入,采用何种方法促进学生有兴趣地进行学习等。

四、对教材的知识要有取舍,促进教材发展和教学创新

通过篇首的论述,我们都清楚信息技术教材存在一些固有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也因为实际原因不能在短时间内解决。作为信息技术老师,要在实际教学中对教材的内容做深刻的思考,并在教学时对教材内容有一定的取舍和一定的开拓发展。

如《用计算机画画》这一章内容是以“画图”软件为基本开展的。“画图”作为WINDOWS系统的一个附带软件,其功能的低级是不言而喻的。实现“用计算机画画”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用色彩图像丰富的“金山画王”开展教学,可以引入绘图板这个优秀工具,还可以让学生认识如Adobe Photoshop这些专业的优秀制图工具,增进学生的见识。另外,“用计算机画画”是美术的一个分支,众多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在教学时往往会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缺乏美术基础,“用计算机画画”只能沦为一种简单的技术操作的组合。

参考文献:

[1]武健.信息技术教材的现状思考[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5).

[2]王海玲.信息技术课上的多样化教学[J].读写算?教研版.2012,(7).

[3]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信息技术[M].2008.

[4]余娟.信息技术课堂中主题教学策略之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20).

上一篇:谈谈新课程背景下小说的教学 下一篇:计算机课程教学法的几点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