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厘米》一课的教学实践、思考和改进

时间:2022-07-21 05:30:04

《认识厘米》一课的教学实践、思考和改进

摘要:笔者反思《认识厘米》这一课的教学,认为效果不理想。多次磨课使我感悟到,要做个会倾听“学声”的教师,站在学生角度思考。只有使学生自己去经历、创造、体验,才能让他们充分发挥学习潜力,达到激活课堂的目的。

关键词:教学;倾听;激活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3-064-2

《认识厘米》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厘米和米》中的第2课时。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知道物体的边有长有短,都能看成线段。通过本节课的活动,学生要准确认识1厘米并丰富表象,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按要求画出一定长的线段。可是在实际教学中,结果差强人意,要不断修改设计。虽然过程痛苦,但是多次的磨课也让我明白,要倾听学生的声音,从他们的角度来思考、改进。只有使学生自己去经历、创造、体验,才能让他们充分发挥学习潜力,达到激活课堂的目的。

一、“欲理还乱”的导入――紧扣知识点

教材的第一个环节安排了“量一量,课桌有多长”这一活动。通过这个活动,一是要学生体会到,物体边的长度是能测量的;另外,用长度不同的工具量同一物体,结果不同,体会要知道物体的长度需要统一的工具――尺去量。

遵循教材,开头我提出了“桌面的这条边,有多长?有什么办法知道它的长度?”但我忽略了一个细节,因教学需要,课前请同学们准备了直尺。结合生活经验和之前的“暗示”,很多学生立刻想到用尺来量。尺是统一的测量工具,可还不到它出现的时机呀!我既不能否认同学们的回答,也不能顺着这思路。于是点点头,岔开话题“能用手边其它物体量吗?”结合各种暗示,学生才想到可以用书本的长、一的长来量。交流测量结果时,发现仍有学生选用尺量,因为测量的方法不正确,结果差异较大。用课本、一长度测量的同学,也因课桌不是正好几本书长或几长,对测量结果有分歧。总之,过程花了10分钟左右,却没让学生觉得,必须要用尺测量才能统一结果。

这段不顺利的导入,让我不由的反省。从学生角度来说,老师提问“桌面的这条边,有多长”,就是暗示回答“用尺量”。二年级学生尚未接触正确测量方法,用物体测量桌面长度有难度。学生对于测量中出现的错误结果,不能甄别,也不会忽略测量误差,发现不同测量工具测出结果不同。基于这些思考,我认为这一节课导入环节要做到:1.削弱学具的影响,使学生自然体验到用不同工具度量,结果不同。2.活动耗时少,结果明确,使学生感受到必须用统一工具测量。几经查阅资料,我发现,吴江区平望实验小学沈静老师的课用铅笔做引入,是个好办法。这些长度不一的铅笔,排列在列宽、行高不同的表格上,学生一眼就能看出,黑色的铅笔最长。先请学生比一比,观察哪支铅笔最长?学生答出黑色铅笔后,再追问怎样看出来的?学生多数会想到数格子。于是顺理成章地数出格子以后,大家发现黄铅笔比黑铅笔要多一格,顺势我就引导思考“怎么会这样?”通过观察,学生很快就发现,格子横着的边长,竖的短。接着,再请学生比比,哪支铅笔最短?在比较中,学生还是得到同样的结果。这时,引出不能用数格子数比较,而要用统一的工具尺去量,学生就觉得理所应当。最后,放弃学生动手测量的活动,却让他们感受到用尺量迫在眉睫,出现刻度尺是水到渠成的事,并大大缩短时间,为其他活动预留下宝贵时间。

教师导入新课时,使用的材料和过程可以千差万别,但要紧扣知识点,使学生能够领悟出材料蕴含的道理。这个导入教会我:作为教学组织者,多“听”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中得到启发,组织教材内容,紧扣知识点,用适合他们的题材,才能水到渠成。

二、“飘忽不定”的操作――找准立足点

引导学生在尺上找出1厘米长的线段后,教材安排了用两根手指比划1厘米的操作,使学生进一步正确建立1厘米的表象。

教师先提出:“1厘米有多长,能用这两只手指间的距离来表示吗?”学生按照自己对1厘米的认识,进行比划。可学生比划出的情况差异很大,两根手指指腹间的距离有的很短大约2毫米,有的长约2厘米。我请学生用尺来比,校正手指间的距离。却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一些学生认为手指之间的距离,就是指甲尖的距离,两手指靠在一起。相反,有的学生用指节间的距离表示,两手指张开的距离远远大于1厘米。面对这样的情形,我一时语塞,既找不到合适的话语引导,也没合适的学具帮助,只能举起手中的直尺,用手指反复的示范“手指间的这一段长1厘米”。虽然这些孩子都用手指某一部位间的距离表示1厘米,但是差异明显,不利于1厘米表象的建立,造成1厘米的长度“飘忽不定”。

用什么材料引导更科学呢?经过一番查找、研究后,我发现可以借助以下两种学具:一种是自制的小棒,另一种是学具盒中的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使用自制的小棒,棒长不一定精准,但学生找到的是大约1厘米的长度。选择学具,学生找到是准确的1厘米。到底用哪一种材料更好呢?立足于长度单位的概念,我决定使用自制的小棒。

可是,怎样引导学生用手指表示1厘米的长度呢?首先,我提出:“同学们在尺上找到了1厘米,那么你能用这两根手指比划出1厘米有多长吗?”学生迁移在尺上找到1厘米的经验,尝试用手指距离来表示。接着,请学生取出1厘米长的小棒,轻轻塞进去校准。这样不论学生是怎样夹住小棒的,他们食指和拇指之间的长度始终都是1厘米。学生比较准确的建立表象后,后面丰富长度表象,领悟内涵就更顺利了!

学生表示的1厘米长度“飘忽不定”,因为得到的要求不够细致、明确,遇到困难时没得到有力的帮助。他们年龄小,生活经验不足,很难完成较抽象的操作。在操作时,教师要找准立足点,给学生以详细的要求,具体的示范,使他们得到准确的体验。这次“飘忽不定”的操作教会我:作为活动引导者要多“听”学生实际情况,找准立足点,只有符合他们的已有能力,化抽象为具体,化简

略为详尽,才能事半功倍。

三、“权衡再三”的练习――抓住上进心

教材在练习中安排了7道练习,习题数量足,知识点涵盖全面。但教研组讨论后,觉得可以适当拓展对物体长度的估计,然后测量的内容。通过估计,使学生结合对1厘米的认识和观察情况,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长度观念。完全依照教材,时间只够勉强完成前面3道习题,并没有时间练习其他内容。在此基础上,我从中挑选出5道涵盖知识点的题目,再融合估计长度和测量验证。调整后,同学先照样子量出手掌的宽大约几厘米,交流得知手掌宽度大约是7厘米宽。在此基础上,提出估一估练习本的短边有多长。面对问题,有的学生冥思苦想起来,有的赶紧悄悄把手边的尺移到练习本边上,偷偷测量后飞快地举起手。教学中,学生没有感受到估计长度的必要性,也没有想出参考手掌宽度估计的方法,既然要知道长度,只直接用尺来测量。原来的估一估就变成了一种假象,一种形式。

学生为什么不动脑筋估计呢?原来,手掌的宽是用尺直接量出的。练习本的边学生们熟悉,但不会估计的方法,又很想正确回答老师的提问,促使他们直接测量边长。怎样引导学生把上进心,用在估计长度上呢?思考后,我进行了以下改动:首先,请小朋友轻松一下,玩个游戏,请学生仔细观察不用尺量,猜猜正方形的边长大约几厘米呢,使学生放松心情,引导他们在观察的基础上,动脑尝试估计。积极求上进的学生,总会有好办法。学生猜的很接近,就请他们介绍怎么猜的。学生们体验到借助手指、小棒估计比随便猜测要准确。这样尝试后,学生在观察、参考的基础上,都能结合1厘米的表象,估计物体长度并测量验证,独立填表也游刃有余。

练习中出现的问题,正是练习安排时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心理特点,他们有很强的上进心,力争上游,竭尽全力得到正确的回答。只有尊重他们的心理特点,把探讨的权利还给他们,才能激发学生智慧火花。这次“权衡再三”的更改练习教会我,作为学习合作者,多“听”学生心理特点,从他们的角度出发设计练习,用合适的方法帮助学生,化兴趣为动力,化要求为需求,才能画龙点睛。

磨砺《认识厘米》这节课,走了不少弯路,也使我感受到了很多。原来学生在课堂中的反应,混乱的导入、悬殊的操作和虚假的估计,就是在告诉我,作为一个数学教师,要倾听他们的“声音”。只有从学生认知水平出发,结合心理特点,综合他们的动手能力、思维水平,才能够激活课堂。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他们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从组织者角度,教师紧扣知识要点,组织适合学生的教材,激活内容教学。从引导者角度,教师找准立足点,结合学生实际能力,激发学生的数学体验。从合作者角度,教师要抓住学生的上进心,利用已有知识,激发他们的探索兴趣。要上好数学课,就要做个会倾听“学声”的老师,才能激活课堂。

上一篇: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上电脑操作的环环相扣 下一篇:让学生在自主灵动的数学课堂中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