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建立海外专利风险预警机制的设想

时间:2022-07-21 04:58:29

深圳建立海外专利风险预警机制的设想

专利风险预警是指通过对各种专利信息、情报的分析,对不当科研立项、专利侵权、专利无效纠纷等专利风险进行警示和主动防范,更好地确定研发和产业发展方向。国际专利风险预警机制可及时指导企业采取有效措施,应对专利注册陷阱、专利侵权诉讼威胁和利用境外展会“发难”等国际专利壁垒,化解潜在知识产权国际风险,同时为企业立项、技术攻关、专利申请等起到高水准的“参谋”作用。

一、中国企业专利风险预警机制建设情况简要回顾

中国企业专利风险预警机制建设起步较晚。2008年辽宁省在机床数控系统开发、光伏产业等高科技产业领域实施知识产权预警机制,以减少因专利侵权而产生的纠纷,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取得一定成效。这一做法后又在辽宁省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领域全面推广,由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负责建立起全省统一权威的专利风险预警应急机制。

2011年9月北京市《企业海外知识产权预警指导规程》,以推动全市企业专利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服务企业的“走出去”战略。该规程为企业提供了专利预警操作具体的流程指引,指导企业科学构建与其海外经营战略相对应的专利风险预警机制,进而帮助企业从被动应对纠纷转化为主动防控海外专利风险。

为提高企业“走出去”的知识产权风险预防与应急处理能力,北京市已投入上千万元在全市重点产业领域开展了30多个专利预警与应急救助项目,当地相关企业踊跃参与。这些项目的预警分析发现,一些企业在拟出口或已出口的目标市场国存在专利侵权风险,提出了风险控制措施。基于此,华旗资讯、北大方正等一大批企业接受了预警分析意见,随即跟进调整市场策略、修正技术方案、采取专利风险规避设计措施,避免了陷入国际“专利陷阱”。

二、深圳建立海外专利风险预警机制的必要性

深圳一向重视科技创新,发明专利申请数量位居全国前列,PCT国际专利申请更是名列全国榜首。然而,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深圳企业频繁遭遇各种国际专利壁垒。在美国,遭遇国际贸易委员会﹙ITC﹚337调查;在英国和意大利,遭遇国际专利诉讼,应诉和诉讼成本高昂,和解或赔付费用巨大;而在徳国汉诺威Cebit展会上,则遭遇权利人发起的以搜查产品甚至扣押人员为主要方式的知识产权“围剿”,不仅展会被迫撤展、费用受损、员工安全受威胁、心理受到打击,而且蒙上“造假制假”恶名,丢失海外市场,“走出去”步伐受阻。更有甚者,损害到深圳市的国际形象。凡此种种,说明建立海外专利风险预警机制的必要性。

建设专利风险预警机制,需要集中专利信息资源、知识产权人才资源,对人才总量、结构和素质有较高要求。深圳高新技术企业多、外向型企业多、中小企业多,要求小型企业建立一个完善的专利风险预警机制是不现实的。这三个特点决定了统一建立深圳市海外专利风险预警机制的必要性。

为建设深圳市海外专利预警机制,建议市政府组织市知识产权局、市市场监督局等相关职能部门,会同市科学技术协会和相关行业协会,制定海外专利预警指导规程;与有实力的专利中介机构合作,吸纳国际化复合型专门人才,与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和通信汽车等重点行业涉外业务频繁的企业对流,跟踪相关技术领域的专利活动,收集和分析这些领域的专利信息以及市场信息,了解竞争者的动向,帮助企业提高专利风险预警能力,预测来自外部可能的专利威胁,以及他人侵犯企业专利的情况,同时避免侵犯他人专利,减少专利纠纷,避免重复研发,为企业节约大量的人力与财力成本,以应对跨国公司和发达国家企业在专利技术领域里对深圳企业的挑战。

三、制定《深圳市企业海外专利风险预警指导规程》的构想

专利风险预警应当建立在风险管理原理的基础上,即按照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风险交流的程序、策略和方法进行建设。在专利信息、市场信息和技术信息的流动中(应当保密的除外),识别重点风险,评估风险性质和等级,相应地采取风险接受、风险避免、风险降低和风险转移等风险控制策略,最终以风险交流实现预警目标。

操作上,该规程分为“三级预警”、“一大基础”和“四大模块”:

第一级是以政府为主导、行业组织和企业参与的多层次的专利预警机制。主要对深圳重点优势产业的技术发展、经济安全进行预测,警讯。

第二级行业层面的专利预警,主要针对行业技术研发、进出口专利壁垒等进行行业监控和预警,由行业协会参与执行相关任务。

第三级是企业层面的专利预警机制,由企业内部建立预警职能、相关危机评价指标和处理方案。

这三个层面的专利预警相互依存,需要加强联合、互相交流。

“一大基础”是指涉外大中型企业要成立专利预警工作组,小型企业要有人参与专利预警工作,使专利预警工作常态化。工作组构成人员应该包括知识产权、技术研发和市场部门的主管人员。

“四大模块”是预警工作的4个环节,包括数据检索和筛选、数据统计分析、可能的侵权分析、风险规避及应对策略。其中,可能的侵权分析是预警工作的核心。

规程要点应包括:(1)明确国际专利侵权分析的要点和须注意的问题,通过侵权判定能够明确企业产品的障碍专利,使企业能够有的放矢地制定风险应对策略;(2)明确专利防御、进攻和“圈地”策略的适用条件、完善专利权的国际保护措施;(3)可考虑把“深圳市企业海外专利风险预警机制”与“深圳市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系统”的运作结合起来。

通过建设海外专利预警指导规程,建立重大海外专利案件的案情通报制度、重大专利案件的跟踪研究制度、外事沟通制度、多种形式的海外专利维权援助机制,加快构建海外知识产权维权信息网,及时介绍和有关国家或地区专利保护制度与状况,以及相关技术领域专利活动情况,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信息参考,加强对企业解决海外专利争端的专业指导,帮助企业妥善应对海外专利纠纷。

在企业层面,深圳企业应当动态地调查分析本企业技术领域内的专利状况,建立企业专利数据库,搜集了解特定技术领域内的专利状况,充分调查各种专利侵权的可能性,既避免侵犯他人专利权,也防范他人侵犯自己的专利权,减少因侵权带来的损失。深圳企业必须在技术研制开发、新产品投入生产,直至产品的销售和出口等各个生产经营环节,都采取积极措施管理专利信息风险。

深圳中小企业多、高新技术企业多、外向型企业多、遭遇的国际专利壁垒多。这“四多”决定了统一建立深圳市海外专利风险预警机制的必要性。为此,须制定《深圳市企业海外专利风险预警指导规程》,组建市级专利预警机构,及时指导企业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国际专利壁垒,化解专利风险, 并服务于企事业单位科研立项、技术攻关和(国际)专利申请,提升国际专利水平。

建设专利风险预警机制,需要集中专利信息资源、知识产权人才资源,对人才总量、结构和素质有较高要求。

上一篇:会议论坛 第3期 下一篇:操作策略篇:多空转换灵活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