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数学学困生走出困境

时间:2022-07-21 04:43:08

如何帮助数学学困生走出困境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发现数学学困生越来越多。究其原因,主观的主要是一些学生意志薄弱,自觉性和自控力差,遇到难题就放一边,缺乏自信,没有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客观的是因为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方法有问题,以及学生自身存在着基础差,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方法不适合等问题。为了帮助这一部分学困生,我经过调查研究,认为可以通过加大感情投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来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学困生 帮助 困境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发现数学学困生越来越多。究其原因,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我们面对这一现实如何做呢?俗话说,找准病因,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经过了解探究,发现主观原因主要是一些学生意志薄弱,自觉性和自控力差,遇到难题就放一边,缺乏自信,没有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客观原因主要是不少家长文化层次低,没有好的家教方式,望子成龙心切,却不讲究方式方法;有的家长平时对子女的学习不闻不问,光顾自己挣钱,得知学生成绩差了,不是打骂孩子就是责怪老师;还有的家长过分要求孩子加班加点学习,孩子不能胜任而产生逆反心理。加上初中数学涉及面广,难度加大,学习起来困难重重。针对上述原因,为尽早帮助数学学困生走出困境,下面谈谈我的一点看法。

一、加大情感投入,用爱心感染学生

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爱心是绵绵的细雨,滋润着干渴的心灵;教师的爱心是博大的土地,孕育着无数的充满活力的种子;教师的爱心是温暖的阳光,即使是心房潮湿也会为之激荡,重新树立起远大的理想,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茁壮成长。师爱可以拉近师生距离,使教师与学生建立起真诚的朋友关系。如果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能做到这一点,那么你的教学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中学生正处于敏感的青春发育期,教师的爱心能很快温暖他们的心房,让他们看到自己进步的希望。如果教师对他们不闻不问,或嘲笑讽刺,或责骂打击,他们就会丧失学习的信心,滋生厌学情绪,久而久之,必然成为这门功课的学困生。所以,一个数学教师面对学困生要有一片爱心,要有把他们当成自己孩子的那种耐心,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并为之树立自信心,循循诱导,他们才会从怕学数学转向爱学数学,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学习数学,这样学习成绩自然会步步提升。

二、注重方法指导,用智慧启迪学生

大部分学不好数学的学生都是因为没有找到好的学习方法,因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就显得举足轻重了。学习数学也离不开常规方法,即预习方法、听课方法、作业方法。除了这些方法外,重要的还有思维方法。

1.预习方法。许多学生认为数学根本用不着预习,这恰是一种误解。数学同样需要预习,在教学中我们要讲清预习的作用,引起学生的重视。数学学困生大多不喜欢课前预习,也不会课前预习,教师有必要教给他们预习方法。预习就是在上课之前先将要学习的内容熟悉一遍,自己能看懂的内容在听课时加以巩固,自己看不懂的内容听课时作为难点加以突破,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内容听课时加以深化。只要预习到位,不但学习起来轻松,而且学习效果还好。

2.听课方法。上数学课时认真听课是学习数学的关键。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听课。首先把在预习中发现的问题作为听课的主要目标。教师往往会对章节中的重点难点作仔细讲解,反复强调,还会把某些公式、定理及重要步骤板书出来。自己要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作好记录,这样先前的难点就迎刃而解。其次是在听课过程中积极思考问题,提出疑问,主动回答问题,很多普遍的疑难问题,教师都会当堂释疑。这样的课堂互动,学生的印象自然就深,效果必然很好。

3.作业方法。及时完成数学作业非常重要。因为这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过程,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学生通过做数学作业,可以发现自己听课中的得失,并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拓展。一般作业,要求学生必须独立完成,特别难的作业,可以让他们小组讨论,合作完成。在小组成员中互动交流,大大地增强学习效果,学生的思辨能力也能得到很好的提高,团结协作精神得到发扬。

三、注重习惯养成,用恒心促进学生

俗话说,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良好习惯可以使人受益终生。学习数学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持之以恒,这是学好数学的保证。

1.观察的习惯。教师要引导学困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树立数学意识。比如学校的建筑、生活中的各种物体等,处处都有数学知识,教师要指导学生去观察、去发现、去思考。还可利用多媒体打出一些平面的、立体的数学图形画面,让学生观察思考,获取直观的数学知识。长期坚持,养成习惯,数学意识上去了,学习兴趣就出来了。

2.探讨的习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养成遇到问题,与同学一起探讨的习惯。数学教学中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探讨,把教材知识引向生活,引向纵深。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探讨问题的习惯的培养,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得更牢、更好、也会更加灵活,而且还能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

3.复结的习惯。每学一课,一个章节的内容,都要指导学困生进行小结,小结的过程就是收获的过程。复习的过程就是回顾学习内容,明确重点难点,查漏补缺的过程。长此以往,他们就不会存在有知识欠缺的可能性了,这样在每天的坚持中,学习成绩就得到了提高。

总之,要帮助数学学困生走出困境,教师就得奉献双倍的甚至是十倍的爱心,狠下功夫,用恒心促进学生,同时互动交流,指导学习方法,培养良好习惯,如此,学困生的学习成绩定能得到质的飞跃。

上一篇:不要忽略任何一个学生 下一篇:对强制编排学生座位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