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沟”是怎样形成的

时间:2022-07-06 12:15:54

俗话讲:儿女连心,血浓于水。无论从生理学的血缘关系,还是从伦理学的亲子感情,不管从哪一个角度,都找不出一条可以证明父母与子女之间存在隔阂的必然性。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父母和子女之间又确实隔着一条无形的鸿沟——有的父母同子女居住空间“零距离”,但亲情淡漠,形同陌路;有的父母同子女互不谅解,彼此抱怨,家庭出现“信任危机”!那么,父母同子女之间的“鸿沟”到底是怎样形成的?笔者近期进行了一项“中小学生家长教育行为”抽样调查,发现了一些共性的问题,现列举出来,供家长朋友们引以为鉴。

一、居高临下

家长同孩子说话的时候,习惯端家长架子,显长辈威严,常常使用命令、指责的语气。如“你应该如何如何”、“你不能怎样怎样”、“你快给我……”,这些居高临下的姿态,生硬强制的语言,难免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无形之中在自己和孩子之间划出了一条鸿沟,成为亲子沟通的主要障碍。

美国精神病学家威廉·哥德法勃曾经说过:“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要把孩子当成与自己人格平等的人。”因此,父母要真正把孩子当成与自己人格平等的人,就要放下长辈的架子,“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蹲下来”,父母就能从心灵深处平视孩子,读懂孩子的眼睛,可以更好地理解孩子。因为孩子的眼睛就像两个镜头,时刻注视着你,折射着你。蹲下来与孩子说话,体现了家长对孩子的尊重,体现了家长对孩子的事情或问题认真又亲切的态度,使孩子和父母更亲近。因为用爱的细节更能感染孩子,教育孩子。

二、自以为是

心理学研究发现,儿童对父母的崇拜和顺从与年龄增长成反比,随着年龄慢慢长大,知识信息储存不断丰富,自立意识逐渐增强,对父母的崇拜和顺从也在逐渐减弱。一些家长无视孩子的这些变化,处处自以为是,还用对待幼儿那样的方式对待正在长大的孩子。“更年期遭遇青春期”,冲突不可避免,代沟进一步加深。

要克服自以为是的心理,关键在于家长实现两个转变:一是转变“老子胜似儿子”的自大心态,树立“儿子可以超过老子”,“向孩子学习”的家庭教育新理念;二是转变“老子永远正确”的惯性思维,以实事求是、坦诚的态度,勇于向孩子认错。这样做,不仅不会降低父母的威信,反倒会使父母的形象在孩子心目中变得更崇高。

三、当面教子

我国古代有句格言:当面教子,背后教妻。从字面意思理解,大概就是孩子可以“当面”管教;教育妻子要在背后,可能是为了保护妻子的面子吧。格言中的“当面教子”被世代传承下来,相沿成习,至今仍然是不少家长管教孩子的常规方式。

有的家长管教孩子不分场合,当着众多老师、同学或亲友的面,开口就是责骂,动手就是痛打,全然不顾孩子的人格尊严和心理感受!不论家长的初衷如何,“当面教子”的影响是负面的——要么激起孩子更激烈的反抗,要么孩子深度自卑,性格从此判若两人。两种情况,印证了一种结果:失败的教育导致教育的失败!

“当面教子”最严重的危害就是让孩子“当众出丑”,其所受到的精神创伤远比肢体伤害严重得多!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顾及孩子的“面子”,“成绩当面夸,缺点背后谈”,不要当着大家的面责骂孩子,那样会令孩子在人前抬不起头来!有时候,对孩子的过错也要宽容,特别是对于性格内向的孩子,宽容比惩罚引起的心灵震撼更强烈!

四、苛求完美

科学家苛求完美,是严肃的责任;艺术家苛求完美,是崇高的境界。而家长苛求孩子完美,则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奢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知其不可而妄为之”,由此而引发的亲子冲突,成为父母与孩子之间几乎是无法逾越的鸿沟!

按照家长心目中设定的“好孩子”标准,要求孩子学习成绩门门优秀,做人做事样样杰出,倘若孩子某一项到不到预期目标,就失落,就浮躁。如,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孩子考了第十一名,家长抱怨:你太叫我失望了!就差一个名次,你怎么就没考进前十名呢?你看,在家长那“完美”的放大镜下面,明明是孩子的进步,但却成了孩子的差距!如此苛求,孩子岂能不累?亲子关系岂能和谐?

未成年人的智力、能力、生活体验及身心发育程度,都还未达到成年人的水平。因此,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其它方面,孩子表现不“完美”才是正常的,符合儿童成长规律的。家长应从孩子的年龄、知识和实际能力出发,适当调低期望值,努力就是好孩子,进步就是一百分。

五、盲目攀比

现实生活中不乏这样一种人:草坪总是别人的绿,孩子总是别人家的优秀。有这种心理的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时常陷于盲目攀比的误区,难以自拔。

家长搞攀比的良苦用心,是给孩子寻找一个“参照系数”,树立一个“身边的榜样”,以此激励孩子发奋用功。但是,他们忽视了一个最基本的常识:人是有差异的,各人的智力、能力水平发展也不平衡。这就是为什么在同一个班级,同一个教师,几十名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会有较大的差别。再者,即使同等水平的两个孩子,在某些方面也会有强弱之分:这位理科是强项,那个文科有优势,或者在某一门学科上各有千秋。

所以,父母不应事事拿自己的孩子同别人的孩子比,比分数高低,比名次好坏,更不要拿自家孩子的短处跟人家孩子的长处比,这样比来比去,比“丢”了孩子的自信,比出了亲子之间的矛盾!要记住一句话: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六、急功近利

当代人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反映在家长身上,就是拔苗助长式的家庭教育。

有个别家长,心浮气躁,急功近利,无视孩子的成长规律,一味抢“先”求“快”,揠苗助长的蠢事不断发生,伤害孩子的悲剧屡见报端:一位年轻的母亲因为三岁的女儿不会背诵李白“床前明月光”这首诗,竟把女儿毒打致死!某市一位父亲因为上小学的儿子考试成绩不及格,将儿子打成伤残!一位家长在仅有半个多月时间的寒假里,就为女儿报了钢琴、舞蹈、英语三个特长班,恨不得一夜之间就把孩子速成为“全才”!

在这里,笔者向家长朋友们介绍一种新教育理念——慢教育。

教育专家告诫家长:应以“慢”的心态对待孩子的成长,陪着孩子一点一点地进步,欣赏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点滴快乐,慢慢等待孩子长大。等待、耐心、从容、宽容、淡定,是专家强调的“慢教育”的关键词,也是家长们家教过程中需要培养的姿态与心态。

七、高压政策

“乐嬉游而惮拘检”(喜爱嬉戏游玩而讨厌约束限制),是少年儿童的天性。而家长对孩子的顽皮、任性和不良习惯,多采取强制性的“高压政策”:

一是“堵”。怕孩子染上网瘾,于是不准孩子玩电脑;怕孩子学习受影响,索性不准孩子看电视;怕被别人带坏,于是把孩子“封闭”在家阻止与人交往……

二是“禁”。在家里,只有家长的批评权,而没有孩子的申辩权。孩子受了委屈,刚想张口辩解,就会遭到家长的呵斥……

“高压政策”虽然能管住孩子的身,却管不住孩子的心。何况这种表面的“听话”、“顺从”是以压抑孩子的天性为代价的。在长期压抑的状态下,孩子可能走向两个极端:要么屈从,要么反抗。前者让孩子性情抑郁、自卑、怯懦,后者使孩子产生焦躁、易怒、心理和行为上的强烈逆反。

面对顽皮加叛逆的孩子,宜疏不宜堵。除了耐心引导之外,家长还应该给孩子一个发泄情绪的“窗口”。譬如,给孩子留出点儿“小空间”,发点儿“小脾气”,宽容点儿“小错误”。你可别轻视这些“小招式”,运用得好,也许能起到帮你消除火气,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消弭鸿沟的大功效呢!

八、食言失信

诚实守信是人的立身之本。教育孩子讲诚信,家长必须身体力行,堪为孩子表率。我国古代“曾子杀猪,以示诚信”的故事就是一个典范。

平心而论,父母对孩子失信,也不尽是存心要欺骗孩子,很大程度上是觉得孩子小,不懂事,承诺的事只不过是“逗你玩”,无需太当真。表面上看,父母不兑现对孩子的承诺,除了孩子一时不高兴外,也不至于造成什么太严重的后果。然而事实上,父母失信的结果决不像表面所看到的那样简单:孩子们会觉得父母对自己的承诺虚假,自己对父母的承诺也可以虚假,因此,对很多人的承诺都是可以虚假的……

这不是笔者妄加推论,而是可怕的必然!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为人处事的态度,是孩子学习、模仿的榜样。父母的品行足以影响孩子的一生。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父母教给孩子什么,孩子最终也会给父母返还什么,这就是最简朴的“因果报应”。

九、多疑好奇

人都会存有自己的隐私,这是出于安全和自我保护的本能。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心理发展的变化,这种意识会变得越来越强烈。诸如抽屉加锁、进屋后关上住室的门窗、接打电话避开他人等。有的家长出于对孩子的关心,总对孩子的“私密”抱有太多的猜疑心和好奇心,总想“窥探”孩子那些不愿为所知的内心。于是,打听、跟踪,甚至不惜偷听偷看孩子的私人电话、日记……

这些看似“关心”的举动背后,实质是对孩子的不放心、不信任、不尊重,是造成父母同孩子产生矛盾和鸿沟的主因之一。

相互信任,是人们之间交往共事的人格保证。同理,信任也是建立亲子感情的重要基石。如果父母和子女之间没有了信任,亲情也会淡漠、疏远。

家长对孩子的信任,应该包括对孩子的人品和行为能力的信任两个方面,其中,尤以人格信任最为重要。俗话说,知子莫如父,知女莫如母。正因为如此,父母对自己的孩子要多点儿信任,少点儿猜忌;多点儿坦荡,少点儿好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建立在亲情基础上的信任,才是维系亲子关系的重要保证。

十、惩罚过度

关于孩子犯了过错,该不该给以惩罚这个问题,家长们有疑惑,专家们也是各抒己见。笔者以为,这里的关键是惩罚的“度”的问题。

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承受力有限,过度的惩罚不但起不到教育孩子改正错误的作用,还会把孩子推向另一个极端。所谓“过度”就是“罚不当罪”,即所犯的过错不应受到那么重的惩罚。比如,孩子偶尔一次犯错,或一次考试失利,家长就大发雷霆,训斥、打骂、赶出家门,这样过度的惩罚使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遭受严重打击,性格柔弱的孩子会由此蒙上心理阴影,变得怯懦自卑;脾气倔强的孩子可能会破罐子破摔,产生极端行为。

惩罚是一把“双刃剑”,需要教育者具有一定的教育艺术和教育智慧。一次有效的、有激励作用的惩罚,可以促进一个人深刻反省,使他迷途知返,将他引向成功,一生受益;一次伤人自尊、令人消沉的批评,则会让一个人从此一蹶不振,失去前进和向上的动力。所以,对孩子进行教育惩罚,一定要从爱心出发,注意适度原则,讲究方式、方法。

请家长注意:我们惩罚的是孩子的错误,而不是孩子本身。

十一、唠叨不休

也许人们不愿接受这个事实:家长的“唠叨不休”同“家庭暴力”一样,被中小学生列入“最不满意的家长教育行为”。

许建国先生在他的报告中曾讲到这样一件事:

一个学生家长向他一气“唠叨”了一个半小时,中心话题只有一个:抱怨孩子不听话。家长终于说完了,许先生去一句话:“我要是你的儿子,就离家出走!”那位家长愣住了:“孩子已经出走了!我就是为这才找您求教的。”许先生给她的办法只有三个字:“闭上嘴!”

这个案例虽然是个极端,但有其普遍性。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的“唠叨”确实是孩子们最头疼、最反感的教育方式。说话内容拉杂重复,翻来覆去一个话题,说个没完没了,让人生厌;说话方式死板俗套,数落、抱怨、叮嘱,天天如是。长期生活在家长唠叨的困扰之中,对于孩子的劣行情绪刺激不亚于肉体上的伤害。

家长之所以唠叨,是因为他们总是对孩子不放心,总是对孩子不满意,主观愿望都是为了孩子好。但是,为什么“满心是爱,说出来就变成对孩子的伤害呢”?值得家长们反思。

十二、父母不和

父母不和给孩子内心深处留下的痛苦阴影,有可能伴随他们的一生。

在童年的记忆中,最刻骨铭心的,就是父亲和母亲经常吵架。每当那时,我就蜷缩在角落里哭,无奈,无助,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也许是有过亲身的经历,我特别理解有着同样遭遇的孩子们的感受。

夫妇关系是家庭关系的核心,决定着家庭生活的质量。夫妻和美,家庭和睦,孩子就有安全感、归属感。如果夫妇两人经常争吵,冷战不断,无辜的孩子受到的伤害最深:处在两人夹缝中无所适从,不知该听从父亲,还是该倾向母亲?一不小心,还可能成为夫妇一方的“出气筒”!

父母不和对孩子更深层的伤害,就是在充满怨恨和敌意的家庭环境里,孩子的性格被扭曲:孩子从父母那里学会了仇恨,学会了暴力,学会了以同样的方式伤害他人……

播种善良,收获感恩;播种习惯,收获命运。为了孩子,愿天下的父母和睦恩爱,永远告别“昨天的战争”!

十三、生而不养

“养不教,父之过”。古人早已对那些放弃对孩子的教育,不负责任的父亲提出了批评。而在当下,一些年轻家长因工作、生意繁忙,无暇顾及,把孩子交给爷奶(外婆、外爷)领养,出现大量的“隔代教养”儿童。

据笔者跟踪考察,“隔代教养”虽然有着照顾贴心、老人育儿经验丰富等有利因素,但在儿童性格发展和亲子感情培养方面可能产生消极影响:

其一,教养方法失当。爷爷奶奶总是对孙子孙女疼爱有余,管教不足,过度溺爱,顺从放纵,把这些孩子惯得娇气、霸气,自私任性。这种不合群的人格终会成为孩子人际交往的障碍。

其二,亲子教育缺位。2~3岁是孩子发展“依附关系”的关键时期,也是父母和孩子培养感情的最佳时机。父母不亲自负责孩子的教养,不利于亲子感情的建立。

著名教育哲学家洛克讲:“无论一个家庭是怎样一个情形,(父母)亲自教养子女就是对子女最好的给予。”亲子教育沟通父母与子女的骨肉之情,使孩子获得幸福感,而这种体验从任何别的地方是不可能得到的。

为什么有的孩子明明是亲生,却同父母的关系冷若冰霜?为什么有的父母领养的孩子不是亲生却胜似亲生?答案就在这里。

上一篇:语文教学如何搞好创新教育 下一篇: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