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是画上的一笔

时间:2022-07-21 04:00:09

思想是画上的一笔

如果说艺术创作有艺术家个体情感、生命体验和社会经历在其中,那么从梁明作品中看到的生机、隐喻与多义正是他艺术与人生的写照。

梁明出生于福建龙岩,从小对艺术有着特殊的感情。1984年毕业于福建省工艺美术学校后,在龙岩市艺术馆担任过美术干部,负责过舞蹈编排,从事过漳平农民画,至今为艺术馆馆长,风风火火一干就是20多年。作为一名艺术家,梁明为人丰神秀爽,气味淡泊,胸情夷旷,他遇事坚韧,不为风气所移,特立独行不为俗事所变,工于笔墨。他既喜欢机械美学中那种看似精细、明确、坚硬的实体体现,又关注柔性、模糊与虚幻的美学,同时还对民间美术倾入了大量心血。

散发着泥土气息的民间美术

“民间美术蕴含着华夏历史上古老的神话、传说和信仰、习俗,特别是体现了我们的民族对生命执着热爱和对生活乐观旷达的情怀。从理性上领会民间美术深邃的内涵和博大的容量,才会在感情上喜欢那些面貌素朴,散发着泥土气息的民间美术作品。”对于民间美术,梁明充满了感情。

1991年,作为福建省第一个青年画家,梁明进入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系深造。学习期间,他创作的《在公路上》、《走出户外》、《长城远近》、《舞厅》等多件作品被收录在中央美术学院规划教材《造型原本・看卷》和《造型原本・讲卷》中,得到了老师极高的评价。

由于梁明在此前已有相当的绘画实践,还从事过农民画的辅导工作,因此当他有机会从理论和实践上进入到民间美术学习的状态时,他努力锻炼自己以民间美术造型方式观察和表现当代生活,因此,在他的部分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民间”的个性。

有两组创作正是这其中的代表,一组是《春牛》和《正月》,把农村的风俗和风情活脱地传达了出来。例如《春牛》取自闽西开春时节游春牛的习俗,梁明在画中强调了牛与农民、土地的内在联系和牛的灵性,从而使作品超逸了写实而具有强烈的力量。另一组是表现当代城市景观的《推拉门》。这一组作品显示了梁明用民间美术的观察方式看当代生活的收获。推拉门外熙熙攘攘的人影构成变幻的景象,让人感到是传其神而非录其形的妙笔。

也许正是缘于对民间美术的热爱,梁明对家乡客家文化情有独钟,几十年如一日地描绘着客家人心中的土楼,从来没有厌倦。

这些年来,许多画家走近土楼,描绘土楼,力图为土楼留下丹青之影。但是,土楼的特点是景色入画而难画,建筑有形而难造型,因此,如何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土楼的神采,成为一个学术的难题。相比那些只是去土楼写生两三天的画家,梁明有着天然的优势,因为对土楼有着深厚的理解,他画作中的土楼更容易打动人心。20年来,他已经记不清自己去过多少次土楼,有时为了创作一幅画,要翻山越岭,走许多路,但他仍乐此不疲。因为,他意识到艺术家只有生发在属于自己的土壤上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

然而,拥有雄厚绘画功底的梁明在画土楼时也曾遇到过瓶颈,这几乎是每个创作土楼的人都曾面临的困扰。不过,他并没有停止创作和思考,在发现常规美术这条道路行不通时,梁明大胆运用雕塑和剪影的手法,融合了民间美术的思想,用民间的美术造型之式,从多角度对土楼进行重构。在梁明的土楼画作中,虽然画的都是土楼,但每一幅都不尽相同。总体来看,梁明的土楼系列作品可分为四个系列。它们犹如不同的分镜头,记录了土楼建筑群的不同侧面。

土楼四篇章

在“沧桑篇”中,梁明侧重表现的是土楼的历史感。越老的土楼故事越多,他用暖色调表现出土楼的苍老肌理,斑驳陆离的墙体和厚重的泥土质感在以逆光效果中显示出一种剪影般的感觉。而大片的墨色或红色渲染土楼的墙面和天空,则造成强烈的视觉张力,衬映出土楼数百年不倒的高大形象和神话般的气氛。

在“风情篇”中,梁明把土楼的封闭性与开放性的统一表达出来,把客家人日常的闲适与节庆的热闹表达出来,在那里有起舞欢歌,也有袅袅炊烟,这既是生活的情趣,又是艺术表达的探索,艺术的形式感与生活的生动性形成了天然的结合。早在90年代初,反映土楼风情的大型作品《正月》就被中国美术馆收藏,这幅作品也成为美术界认识梁明和他的艺术主题的代表作。

在“节气篇”中,南方的农耕生活与节气特别相关,梁明在表现土楼的时候抓住了节气这个大自然变化的枢纽,把土楼与节气的内涵联系在一起,也传达了土楼建筑群与大自然的关系。这种观察是深情的,而不是印象式的。他用流动的水墨表达土楼与环境的关系,如“春分”以墨线勾出梯田的形状,以湿笔淡彩敷染出草木峥嵘的季节氛围,如“谷雨”则将透明的梯田与满山青绿对比,以纯度、饱和度极高的色彩和几笔淡墨勾线体现出湿润的感觉。在这组篇章中,土楼既是画面的主角,也是自然的配角,显现出与天地共生,充满自然生命和谐的乐章。

在“家园篇”中,梁明带着对自己少儿记忆的表达,满怀深情地画出了土楼形象的许多细节,也带有来自童年的幻想。在这些作品中,有建筑门口的溪流和门楣上贴的对联,也有丰硕的果实和层层相连的空间。土楼的建筑群尤其以圆形最具代表性,梁明抓住了土楼这个最典型的形式特征,着重刻划土楼环抱的空间结构,将土楼造型的弧线与天穹弧线相呼应,例如,《月满楼》作品中,他将月亮的造型与土楼的造型合二为一,使得画中形象交织着圆浑的线条,天光月色与土楼躯体的线条相迭映。

无疑,在走近土楼的画家中,梁明是一个成功者。当然,如果你将这种艺术上的成就归结为他天生的悟性使然,那么相对于悟性而言,勤奋这个词在梁明身上体现的很明显。在记者采访即将结束的时候,时钟已指向晚上10点,然而他依然没有离开工作室的迹象。也许正如他的作品一样,每个时期的面貌都会有微妙的改变,这是勤于思考的结果,也是他在思考后反复矫正自己“运行”轨迹的体现。未来,梁明还将有延续性作品,也会继续进行许多实验性创作,这来自他的真诚与执着。

上一篇:当代古典家具风华再现 下一篇:在杭州遇见人生好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