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与途径

时间:2022-07-21 01:55:13

化学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与途径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要心理活动是思维活动,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是培养各种能力的基础,是掌握知识的关键。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既传授知识又发展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本文就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方法与途径阐述如下。

一、会读书、会观察实验,养成思考习惯,形成缜密思维能力

教师要教会学生读书,学生在读书时要通读教材内容,精读重点句子,思考关键字词句的内涵与外沿,做到在读书中思考。如同素异形现象的教学要求同学读书时找出“同”在何处;“异”在何处?同学通过思考可以得以下分析:

观察是思维的基础,教师要充分利用化学学科的实验特点,通过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要教会学生会观察,勤思考。如在用FeSO4制Fe (OH)2的实验中,教师设计了如下一组递进式问题。①要求形式观察此实验与其它试管试验做法不同点是什么?②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③此实验说明什么?④由此推理Fe 2+的化学性质。

又如,在苯的结构教学中,通过①苯与甲烷、乙烯、乙炔燃烧现象的比较;②苯不使溴水高锰酸钾褪色的实验;③苯环键角,键长相同的事实引导讨论,得出苯环结构为的结论。教师要充分挖掘实验的“思考”功能,让学生会观察,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培养学生的缜密的思维能力。

二、精心设问、激活思维,提高思维发散性

课堂设问要避免“判别性”与“叙述性”思维能力低的设问。这些设问的基本模式为:“是不是?”“是什么?”等,这些问题的回答只需复述,不能有效地训练思维能力。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叙理性”“发散性”问题。即应多问“为什么”?“还有什么”?这些问题的回答要先说明“是什么”,这需要记忆、叙述事实。其次是回答理由,进行比较再推理,这些问题的回答训练了记忆力、表达力、比较、归纳推理等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做到精心设计问题,让问题充满了兴趣和挑战性,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的解答问题的积极性,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思维的发散性。例,教师在钠的性质中设计了下列一组题目:①钠与水反应的现象是什么?(叙述性设问,涉及到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表达能力);②说明产生此现象的原因(说明理由为叙理性设问,联系到钠的熔点、密度、与水反应的产物,涉及到归纳、推理能力。)③哪些物质与水反应有类似情况?(发散性设问,涉及到金属活动顺序表,涉及推理、发散思维能力。)④钠与CuSO4、Fe(OH)3溶液作用的现象与产物是什么?钠与盐反应的规律是什么?(发散性设问,涉及到归纳、推理、发散、创造等思维能力。)作为教师一定要精心设问,使学生的学习处于一种求知欲极旺盛的情况下,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思维,提高思维的发散性。

三、一题多解、多变:拓展思维,提高思维敏捷性

在习题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和启发学生能一题多解、多变,做到多角度、多层次入手去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能有效的拓展思维,提高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与创造性。如一定量的乙醇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得CO、CO2、H2O的总质量为27.6克,若水的质量为10.8克,则CO的质量为( )

(A)1.4克 (B)2.2克

(C)4.4克 (D)2.2―4.4克之间

这道题,我采取由同学自己准备,第二天在黑板上由同学讲解自己的解法,其它同学评价对否来讨论此题的教法。通过讨论同学提出了此题有:①代数式法;②差量法;③平均式量“十字”相乘法;④极端值的“十字”相乘法;⑤线段法等五种解法。

一题多解、多变能极大地调动同学的积极性,有效地训练思维能力。教师要有意识的多编写这类的习题,鼓励同学积极探讨,尽可能多、尽可能简的寻找解题方法,以拓展思维,提高思维敏捷性。

四、鼓励大胆质疑、创新;深化思维,提高思维批判能力

学而应思,思则生疑。教师要鼓励同学积极探索,对教材、教师的讲解大胆质疑,如在习题的讲解中,我经常在介绍我的解题方法后,让同学对此方法充分讨论评头论足、让同学思考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和更简单的方法?经常同学会提出一些更好的方法和更简单的方法,许多是我没有考虑到的。当然学生的质疑产生有的想法可能超出教师的想法外,这是一种正常现象,是学生创造力的表现,教师应积极鼓励和与学生认真讨论。对学生错误的质疑,教师不能嘲笑打击,而要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找出合理的因素是哪些,错误的原因是什么?不论如何,都应充分表扬学生能积极思维。尽量营造出一个宽松、和谐、平等、科学讨论问题的氛围,以调动学生探索问题的积极性,深化其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能力,培养创新能力。

五、学会归纳总结、做到有序思维

每一教学单元完成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归纳总结,将知识结成网、形成体,使零散的知识有序化、系统化,以利于知识的储存、记忆和沟通。这既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又是一个思维的过程,学生只有经过自己整理、归纳和总结知识,才能真正掌握知识,才能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广阔的知识基础上,在使用时能广泛联想、有序思维。使思维更灵活、深刻、开拓、敏捷。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主体作用,调动学习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紧紧抓住思维能力培养这个龙头,必然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科学文化素质。

上一篇:浅谈高职教育课堂教学改革 下一篇: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