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行道树应用探讨等

时间:2022-07-20 11:33:51

城市行道树应用探讨等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绿色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对园林事业日益关注,评价城市园林发展的“省级园林城市”、“国家级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标准也不断更新,特别是随着北京中奥成功和上海申博成功,生态园林的发展更是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作为城市主干树的道路行道树也在不断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色。

中国早在周代即在道旁植树,并设官职“野庐氏”掌管此事,至秦代更是大修驰道,据《汉书》记载“秦为驰道于天下……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由此可见,中国有着极为悠久的栽植行道树的历史。及至近代,世界各国普遍重视行道树的栽植。行道树是代表城市气候特点和文化内涵重要因素之一,它在美化市容市貌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行道树的美丽姿态与茂密的树冠构成了美丽的街景,是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的有效途径,也是城市的天然制氧厂、绿色吸毒器和噪声消减器。

在行道树选择应用上,应根据道路的建设标准和周边环境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当地及具体路段的优良树种作为行道树。由于行道树的生长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立地条件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建筑物、管线、人流、交通等人为因素的影响,所以在不同用途的道路甚至道路的不同位置,行道树的选择都应有所不同,只有全面掌握种植地的环境状况后,适地适树、因地制宜,才能选择出最适宜的树种。

选择行道树时一定要考虑本地区的环境特点与植物的适应性,具体应遵循下列原则:

①便于养护管理,管理粗放,对气候土壤要求不严,适应城市生态环境、树龄长、病虫害少、对烟尘、风害等抗性强;

②能适宜当地生长环境,移植时成活率高,生长快速,以乡土树种为主;

③适应性强,成活率高、生长快、性状强、耐修剪;

④发叶早,落叶迟,树干通直、冠型优美、冠大荫浓、景观效果好;

⑤绿色期长、深根性、无毒害、少根蘖。

近年来,随着蚌埠市城市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园林事业也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人们的爱绿护绿意识达到一个新的水平,道路绿化规划发展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行道树正从单一树种、单排结构向树种多样、形式多样的方向发展。蚌埠市的道路绿化发展很早,在50年代蚌埠市就栽植了毛白杨作为行道树,到现在还有当时栽种的毛白杨,长势都很好,胸径达50cm~60cm;其后大街小巷法桐大行其道,但是季节性的飞絮让人不胜其烦;60年代确立国槐为市树后,国槐又栽植成风,几年之后由于管理不当导致病虫害严重,存活率不高;接下来行道树又以管理粗放、耐贫瘠的常绿树女贞为主,但也存在问题;再之后广植香樟,到现在香樟数量都大大超过其它树种,直到本世纪行道树品种真正丰富起来,但一些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据2007年《蚌埠市城市建成区绿化大普查》中主要道路行道树的调查总结以及我们现场统计植物时的观察,我们发现蚌埠市行道树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①后期管理不当,病虫害防治不及时或人为伤害,造成原先大量的树木长势不旺或死亡,如作为市树的国槐的数量大量减少;

②树种结构不合理,乡土树种(如乌桕、朴树、无患子等)用量过少,而香樟用量过多,虽然香樟目前在蚌埠市表现尚可,但一旦蚌埠市遭遇百年不遇的寒流,香樟将很难存活;常绿树种过多,落叶树种过少,如淮河路上常绿树过多,遮挡了阳光,冬季路上显得特别阴冷;

③缺乏开发新行道树种的试验场所而把道路作为试验地,往往造成年年种树不见树、树种杂乱、不同规格混杂现象,如凤阳路上曾引进木荷栽种,现在已不见踪影:朝阳路上的黄檀、凤阳路上的马褂木等,存活率非常低并且还在逐年减少:

④没有严格的执行绿地系统规划中的树种规划,所以树木品种出现杂乱无章的无序发展模式。

针对以上情况,应采取有效措施,让蚌埠市的行道树真正整齐、亮丽起来,据本人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对本地树种的了解,认为可采取下列措施

①栽植后的养护管理要跟上。俗话说“三分栽,七分养”,栽植后水、肥管理一定要跟上,不能浇完一次定根水后就不问事了,行道树的立地条件差,所以新植的树木一定要浇过三次水,逢干旱季节一定补水,并且要防止人为破坏;

②合理调整树种结构,应大量采用乡土树种和经过多年试验已经适应本地气候的树种,如栾树、剌槐、朴树、榆树、乌桕、银杏、无患子、白玉兰、法桐、枫杨、广玉兰、女贞等树种,香樟数量已经较多,不宜再过多栽植;要合理搭配常绿、落叶树种;

③可以考虑开辟苗圃地作为试验田,如引入新品种可以在苗圃试验栽植,看试验效果决定是否引入,减少不必要浪费;

④应全市苗木统一调配,统一管理,合理规划,严格按新版绿地系统规划执行,让绿化有序发展,分阶段执行。

蚌埠地处北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热冬冷,四季分明,行道树的选择应用范围广,可开发利用及引种驯化的种类多。这些地区行道树选择应用首先应是落叶乔木,尤其应以乡土树种为主,夏季能遮阴,冬季不遮阳,且必须有较强的抗性和耐寒能力。在新一轮的绿地系统规划中对蚌埠市城市道路的行道树选择也作了总体的描述,并规定了基调树种和骨干树种道路绿化选择适应道路环境条件、生长稳定、观赏价值高和环境效益好的植物种类。行道树可选择常绿、落叶阔叶乔木,同时宜选择灌木、地被植物与之搭配。树种要适应性强,生长迅速。行道树的栽种还要考虑耐修剪。公路、铁路及对外交通站场用地的绿化用地属于对外交通用地部分,要考虑安全及减低噪音的问题,特别是穿越市区的铁路两侧,应在沿线设置一定宽度的林带。基调树种为香樟、国槐、高杆女贞、栾树,骨干树种为悬铃木、银杏、乌桕、水杉、广玉兰、合欢、垂柳。

总之,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道路以线的形式,分布于城市,联系着城市中分散的“点”和“面”的园林绿地,以此组成完整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而人们对城市最直接最经常的感受来自于街道,因此道路的景观构成对城市形象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正如《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一书中所说的那样“当我们想到一个城市时,首先出现在脑海中的就是街道。街道有生气,城市也就有生气.街道沉闷,城市也就沉闷。”城市道路贯穿城市的角角落落,行道树的发展水平也直接反映城市的绿化发展水平。让我们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特色的道路绿化,使城市的大街小巷生机盎然、整齐有序。

(作者单位:安徽省蚌埠市园林管理处)

上一篇:迷人的洋牡丹 下一篇:花草医院之六月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