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朗读为抓手,增强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时间:2022-07-20 11:02:45

以朗读为抓手,增强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摘 要: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最终要落在学生的“学”上,教学才有效果可言。但在中职学校,由于学生语文素养低、基础差、底子薄,没有主动学习的愿望,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的单边活动,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如何改变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这种现状,笔者尝试运用朗读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中职语文课堂教学 增强教学效果 朗读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它包括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教师的“教”最终要落在学生的“学”上,否则,即使教师“教”得汗流浃背,口干舌燥,也是无效教学。

在中职学校,语文是学生眼中的副科,又加上学生普遍语文素养低、基础差、底子薄,没有主动学习的愿望,因而,语文一直备受学生的冷落。绝大部分学生是课前不预习、不阅读,课后不复习、抄作业或干脆不做作业,课上不摸课本、爱睡觉、玩手机、听音乐、乱起哄,课堂气氛要不沉闷,要不吵闹,教学活动往往变成教师的单边活动,课堂教学效果很不尽如人意。难怪很多中职语文教师会说,在中职学校教语文一点成就感都没有。然而,面对这种状况,怨天尤人也无用,中职语文教师积极的做法是,因材施教,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采用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努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结合中职生学习语文的实际情况,尝试了以朗读为抓手,唤醒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调整教学策略,从而增强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朗读,简单讲就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有情感地把文章读出来。朗读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和当代阅读教学的重要方法。《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体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运用朗读的教学方法,更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的可能性。

一、朗读让学生更容易享受成功的喜悦,唤醒学生的参与意识。

比起分析理解课文,朗读让学生更先发现自己的进步与成功,更容易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因为朗读是分析理解课文的基础,如果没有经过充分的朗读,教师就急匆匆地带领学生对课文进行分析与理解,无疑是在赶鸭子上架,不但不能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反而更打击他们学习的自信,学生更无心向学。

虽然中职生语文基础差、底子薄,但朗读对于他们来说并不陌生,也不至于完全不会,并且在老师的指导与鼓励下,再笨的学生经过多读几遍也容易达到“读正确”的目标。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说:“人性最深层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和赞美。”当学生朗读完之后,不管效果如何,教师就应该及时地给予积极的评价,以肯定、赞美或奖励为主,让他们体验到实现目标的愉悦,从而激励他们争取获得更大的成功。比如在初学课文时,我一般先向学生提出“读正确”和“读流利”的不同要求,供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自由选择所能达到的目标。然后留足时间,要求学生自由地、无所顾忌地大声朗读,我则在教室里巡回走动,以便督促、指导、了解学情。当了解到学生朗读得比较有把握时,我再请学生进行个人朗读展示(一般以接力或赛读的形式)。评价的时候,我以多表扬少批评为原则,抓住每一位学生的朗读亮点多给予肯定与表扬,同时对不足之处做恰当的指导。

学生都有自我价值得到认可的心理,在教师的肯定与表扬的刺激下,学生参与朗读的热情更加高涨。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还有什么样的教学比学生的积极参与更有意义、更有效果呢?

二、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兴趣盎然,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

中职生普遍缺乏学习兴趣,如果课堂中的朗读形式过于单一,他们就更容易产生厌倦心理,参与朗读的激情就会大打折扣。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课文的特点及具体学情尽可能地开展多样化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到兴趣盎然,激发他们的朗读兴趣。

1.师范读引路,生模仿赛读。

范读能给学生以示范,可以是教师的范读或名家标准录音范读。例如:在文言文教学中,由于时代的隔阂、语言的变化,文言文让学生学习起来很是费劲。在初学时,范读能帮助解决识字断句、感知内容的问题,能有效缩短学生的认知过程,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学生比较欢迎。另外,在范读前教师要向学生提出具体要求,如:请大家边听边注出生字读音、标出停顿;听完范读之后,大家先自由练读,读得正确、流利、甚至读出感情;然后大家再来赛读,读得好的有奖励。这样,在老师范读时,学生也有任务在身,就不容易分神。自由读,能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学生在自由朗读的时候不受其他同学的牵制。赛读可以有个人赛、小组赛、男女赛。由于赛读,学生要处在比赛的状态,要体现出你我的优点,所以读的态度更好,他们能尽力读出特色、读出水平。由于朗读的形式多样,又有竞争、奖励的因素,学生能更专注于朗读这件事。

2.学生表演读、分角色读。

表演读、分角色读,更能增加学生朗读的情趣。在小说教学和戏剧教学中,我常采用这两种朗读形式,既增加了学生的情趣,又能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例如《荷花淀》中,对话很多,这是分析理解人物的钥匙。在品味“夫妻话别”中的对话,探究水生嫂形象时,我先是让同桌两个人分角色朗读从“女人抬头笑着问”到“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然后让学生说说对水生嫂的印象,接着我再挑出最能表现水生嫂性格特征及此时的心理状态的语言让学生进行表演读。如读“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有的用温柔的语气,读出了对水生的关心;有的则用生硬的语气,读出了对水生的责怪。学生读“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也有不同的理解与读法。有的突出“我不拦你”,读出对丈夫的理解与支持;有的强调“家里怎么办?”读出对丈夫的埋怨、读出对家里的担心等。最后全班同学讨论,选出最符合水生嫂心理状态及个性的读法。整个课堂气氛非常轻松活跃。

除此之外,还可以配乐朗读、齐读等。形式多样的朗读形式使学生读得多而不腻烦,印象深而非机械重复,全体学生在轻松灵动的朗读活动中充分体会着朗读给他们带来的乐趣。

上一篇:如何提高初中生阅读的质量 下一篇:诗歌鉴赏中的动静与虚实